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內家拳秘法丹田貫氣功

丹田貫氣功是內功(包括內家拳)的輔助功, 此法傳之于武術名家張占魁, 張又傳入室弟子張雨亭。

初習內功, 許多人最感困難的是丹田取得得氣感。 所謂得氣感即意守丹田或引氣下沉丹田時, 丹田處有一股氣流跳動。 往往有一些人, 雖練了很長時間的功, 但毫無丹田得氣感。 究其原因, 既有練功不得法, 也關於各人身體素質。 丹田貫氣法即是針對上述情況的一種輔助功法。 可以練丹田內功的前後行之。 具體練法分三步:

第一步:兩腿微曲站立,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 微成內八字, 十趾抓地;舌尖輕抵上顎,

懸頂, 豎項, 微收頷, 含胸拔背, 沉肩垂肘, 提肛松采、松小腹, 兩手自然下垂於兩腿側, 全身放鬆, 意守丹田, 虛心涵空。 兩眼平視遠方或垂下眼簾視鼻端。 第二步:接上勢, 兩手緊握成拳, 分別移向後背, 以背食指根部(即拳尖)抵住各一側的腎俞穴(本穴在第十四脊椎, 即腰二椎下凹窩, 左右向外各量一寸五分, 按之有痛脹感, 即為此穴位), 要用力, 以穴位感到有力或痛脹為宜。 然後晃動腰腹部, 先左扭——前仰——右扭——後俯, 順時針成1圈, 幅度要儘量大, 共晃動80-100圈, 接著逆時針晃動80-100圈。 當然, 如感晃動太吃力, 可循序漸進, 量力而行。

注意:晃動時, 一定要晃動腰腹部, 以小腹丹田部位帶動腰部晃動, 頭部要保持端正, 保持內功身法要求, 千萬不要以頭部去帶動腰腹晃動。

否則不僅感到吃力, 更會導致內氣上浮, 頭暈、腦脹。

晃動後稍停, 意守丹田, 可以兩拳尖在兩腎俞穴揉動30~40下, 要用力, 以穴位有酸脹熱感為宜。 第三步:接上勢, 兩拳變掌, 從腎俞穴分別經兩脅前移, 緊貼小腹。 拇指緊按小腹上緣, 餘四指向下, 緊按小腹下緣, 兩手虎口相對, 中間突出丹田部位, 然後上下攔動小腹30~40次, 此時意守丹田, 氣沉小腹, 切不可上浮。

本法一般習練10~60天就能獲得丹田有氣感, 注意練功期間要節制生生活。 本法又稱:“晃氣海, 抖丹田”, 還能醫治腰腿乏力、心率不齊等病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