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二戰中,美國成功狙殺山本五十六,背後離不開一中國人的功勞

在太平洋戰爭中, 有著兩場最著名的戰役, 一場是日本偷襲珍珠港, 另一場就是中途島海戰。 這兩場戰役的共同點就是發起策劃者都是當時日本所謂的“戰神”山本五十六。

山本這人是當時日軍的海軍聯合艦隊司令, 這人犯下了很多戰爭罪行, 他是當時日本少有的對於戰局比較清醒的人, 他主張不能觸碰美國, 但當時狂熱的日本內閣並沒有聽取他的看法, 最終他只能接受命令, 偷襲了珍珠港, 由此讓二戰的戰局出現大轉折。

山本五十六

由於當時美國的航母恰好出航執行任務, 並沒有在珍珠港內, 因此逃過一劫。 雖然當時美國的太平洋艦隊遭到了打擊, 但是並沒有傷到根本。

山本五十六在率人偷襲完珍珠港後, 就被美國列入了必須除去的名單之中。

後來, 在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後, 山本五十六再次策劃了中途島海戰, 這一戰役是史上最大規模的航母群對航母群的海戰,

也是二戰中亞洲戰區的一個巨大轉捩點。 這一戰役美國由於情報及時, 加上指揮得當, 以少勝多痛擊了日本, 讓日本從猛烈的攻勢變成了防禦。

狙殺

日本在吃了敗仗後, 就想方設法的準備反擊。 1943年, 在當時日本參謀長的建議下,

山本五十六決定前往所羅門群島視察, 以鼓舞當時日軍的士氣。

殊不知, 這一情報早已被中國一個叫做池步洲的情報員截獲, 當時截獲的並非是完整的情報, 而是零散的資訊:所羅門, 山本五十六。 最終通過中國方面對情報的反復破譯和當時戰情分析, 最終得出山本要去所羅門。

這一情報隨後被當時的美國知曉, 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 立即命令美尼米茲上將制定出狙殺山本的計畫。 1943年4月18日, 當山本的飛機還沒有飛到所羅門的時候, 就被美軍的P-38閃電式戰鬥機襲擊, 葬身大海。

山本被擊殺後, 日本當局在國內封鎖了消息, 但是並沒有用, 那時候這一消息早已傳遍了世界。 他的死給當時的日本軍民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打擊!

池步洲(右)

值得一提的是, 結果情報的這位中國情報員, 在當年也截獲出日軍要偷襲珍珠港的情報, 當時中國方面希望通過美國駐華大使轉告羅斯福, 可惜的後來沒了下文!

而這一次, 機會沒有再一次錯過。

有人說美國其實當年是相信第一次情報的,

航母沒有在港內就是證明, 你認為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