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家居>正文

國際繁華都市的背面:20萬香港人住進“棺材房”

提起香港, 大多數人第一印象都是富麗繁華大都市、鱗次櫛比摩天樓、還有爭分奪秒的股票場。 名貴跑車, 奢侈品牌, 高檔餐廳, 這些全部都有。 而且香港對我們很多人來講, 還是一個“購物天堂”。 但這個天堂的背面, 卻是最接近地獄的地方, 因為有一些真實就不像它的表面如此光鮮, 總有一些角落, 霓虹燈的光照不進去。

夜幕下, 中環寫字樓與平民小屋共存。 一如這個貧富懸殊巨大的香港。 有20萬香港人, 結束了一天的奔波勞累, 回到的是這樣的“家”。 面積絕對不超過8㎡, 卻融合了廚房、臥室、客廳, 租金約合人民幣2500~4000/月。 這些房子俗稱“劏房”, 劏, 意為“分割”, 劏房通常指一個住房單位被切割成很小的部分, 租給多家住戶, 類似內地的群租房。 近20萬人居住在劏房裡, 人均居住面積5.7平方米僅比香港懲教署監獄囚倉人均標準多27%。

居住在劏房內的一家四口, 姐姐和弟弟趴在床上寫作業,

下面是他們的家人。 因為面積太小, 廁所只能和廚房連在一起, 可以說生活得沒什麼尊嚴。

然而, 劏房還不是最誇張的。 還有一部分香港人, 連劏房都住不起。 當橫向空間已經無法再被利用時, 房東們把目光投向了縱向空間, 棺材房應運而生。

面積小於4㎡, 最小的不過1.4㎡!僅僅放得下一張床, 人在裡面只能躺著, 租金約合人民幣1600~3200/月。

因為負擔不起一個可以站立的房間, 只好過著彎腰屈膝的日子。 在這種房間裡生活, 只能直挺挺躺著像躺在棺材裡一樣, 所以被稱作“棺材房”, 其實棺材可能都比這舒服,

因為只要一個身材高大一點的人, 在這裡躺著連腿都伸不直。

除此之外, 還有一種住所叫“籠屋”。 籠屋最早出現在1950年代, 它是移民的臨時住宿。 一張張鐵絲網包圍起來的床位就成為了可以居住的籠屋, 它們大多存在於深水埗的危樓之中, 而住在鐵籠裡的人,

被稱為“籠民”。 住籠屋簡直是對人類尊嚴的極端侮辱, 籠民們自嘲:住在這裡的就像孤兒, 談何做人的尊嚴?

雖然住的最慘, 但這些慘不忍睹的房價確實全香港最貴的!這些劏房、棺材房每尺(約 0.09 平方米)最高租金可達 300 港元。 的確啊, 對有些香港人來說, 面對20萬一平的房價,此生買房無望。

面對20萬一平的房價,此生買房無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