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後金時期,一直到皇太極死後,八旗旗主勢力的分佈情況是怎麼樣的

後金努爾哈赤憑藉父親留給他的13副鎧甲起兵, 最終統一關外諸部, 當時, 努爾哈赤就是用這13副鎧甲組建了後來的八旗軍隊的第一旗-黑旗, 從此, 八旗軍制在努爾哈赤的手中愈發成熟, 在努爾哈赤建立隸屬自己的黑旗之後, 又組建了紅旗, 這時候, 努爾哈赤手中就有了兩旗的力量, 隨著軍事力量的增強, 努爾哈赤將紅旗改編為黃旗, 正式隸屬自己, 同時, 又將黑旗調撥給了自己的弟弟舒爾哈齊, 因此, 努爾哈赤成了當時後金的第一個旗主, 而舒爾哈齊則成為除了努爾哈赤外的第一位旗主, 由於戰爭的需要,

努爾哈赤將新組建的白旗軍權交給了自己的大兒子褚英手中。

因此, 此時的三旗勢力是這樣的:

黃旗旗主——努爾哈赤

黑旗旗主——舒爾哈齊

白旗旗主——褚英

之後因為政治鬥爭的需要, 舒爾哈齊和褚英先後被奪權, 舒爾哈齊的白旗被一分為三,

分別是正藍旗、正白旗、鑲白旗;至於褚英的黑旗也被一分為三, 分別是正紅旗、鑲紅旗、鑲藍旗, 於是, 努爾哈赤索性將自己的黃旗也一分為二, 是為正黃旗和鑲黃旗。

因此, 此時的八旗勢力是這樣的:

鑲黃旗、正黃旗旗主——努爾哈赤

正白旗旗主——皇太極

鑲白旗旗主——扈爾漢(先)褚英之子杜度(後)

正紅旗旗主——代善

鑲紅旗旗主——代善長子岳托

正藍旗旗主——莽古爾泰

鑲藍旗旗主——舒爾哈齊次子阿敏(先)濟爾哈朗(後)

從此, 八旗勢力格局正式形成, 此時, 各個旗主所擁有的兵力情況大約是這樣的:

努爾哈赤正黃45牛錄、鑲黃旗20牛錄,

共計65牛錄;

皇太極正白旗25牛錄;

褚英之子杜度鑲白旗15牛錄;

代善正紅旗25牛錄;

代善長子岳托鑲紅旗26牛錄;

莽古爾泰正藍旗21牛錄;

舒爾哈齊次子阿敏鑲藍旗33牛錄;

後來, 在皇太極登上帝位之後, 八旗的勢力格局再次經歷的大的調整, 這次調整比較混亂, 這主要是皇太極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 不斷的進行洗牌, 所以, 就形成了下面的局面。

鑲黃旗旗主(後被改為鑲白旗)——阿濟格(後為多爾袞)

正黃旗旗主(後被改為正白旗)——多鐸

正白旗旗主(後被改為正黃旗)——皇太極

鑲白旗旗主(後被改為鑲黃旗)——豪格

正紅旗旗主——代善

鑲紅旗旗主——代善長子岳托

正藍旗旗主——德格類(先)皇太極(後)

鑲藍旗旗主——舒爾哈齊次子阿敏(先)濟爾哈朗(後)

最後, 隨著皇太極的不斷洗牌, 一直到皇太極死時,皇太極和豪格手中共掌握了117個牛錄的兵力, 成了八旗中第一大勢力, 多爾袞兄弟則握有98個牛錄的兵力, 實力次之, 代善和濟爾哈朗控制著96個牛錄的兵力, 成了第大勢力, 看了這個勢力分佈情況, 就可以知道,當時牛氣沖天的多爾袞為什麼沒有硬碰硬,選擇自己爭漢位,而是選擇了折中的方案,推舉福臨,這一切都是實力決定的。

就可以知道,當時牛氣沖天的多爾袞為什麼沒有硬碰硬,選擇自己爭漢位,而是選擇了折中的方案,推舉福臨,這一切都是實力決定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