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巴導彈危機的結束,讓整個世界都松了一口氣

在55年前的今天, 1962年11月20日, 古巴導彈危機宣佈結束。 那麼這場差點讓世界爆發核大戰、差點改變世界進程的危機是如何開始、如何處理, 又是如何結束的呢?

圖片來源網路

1959年1月1日, 古巴著名革命家菲德爾·領導的革命軍推翻了親美賣國、貪污腐化的巴蒂斯塔政權, 建立革命政府。 最初美國試圖拉攏古巴新政權繼續走半殖民地道路, 希望能繼續維持美國在古巴的特權:如駐軍、治外法權、特殊商業利益等。 但是獲得新生命的社會主義古巴政府拒絕了美國的無理要求。 於是美國就開始著手顛覆古巴新政權了。

11月, 美古斷交。 4月, 在美國中央情報局策劃下, 由美國海空軍提供支持, 1400名全副武裝的古巴流亡分子在豬灣登陸, 企圖突襲並推翻古巴革命政府。 然而古巴軍隊全殲了這些叛徒, 400名叛徒被打死, 1000人被活捉。 這就是著名的"豬灣事件"。 按美國顛覆外國政府的慣技,

低成本低風險的代理人戰爭失敗之後, 就輪到美國軍隊赤膊上陣了。 當時的古巴軍隊非常弱小, 主要裝備是輕武器, 顯然無法抵擋美國的入侵。 因此只有求助於蘇聯的幫助。

圖片來源網路 甘迺迪、赫魯雪夫、卡斯楚

蘇聯向古巴提供了大批武器裝備,

派出了顧問團。 但這遠遠不夠, 因為古巴距美國僅140公里, 距蘇聯11000公里, 蘇聯也沒有能力在如此遙遠的地方和美國對抗。 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面對美國的核優勢, 決定在古巴秘密部署王牌武器-中程彈道導彈, 這一行動如果成功, 將改變蘇聯在美國核武器包圍之下的不利地位。 對古巴來說, 蘇聯導彈可以平衡美國的軍力優勢。 因此, 196月, 蘇聯和古巴簽署了部署蘇聯導彈協定。 揭開了古巴導彈危機的帷幕。

10月14日, 美國人通過U-2偵察機掌握了蘇聯在古巴建築6個中程導彈基地的證據。 以甘迺迪總統為首組成了國家安全委員會執行委員會, 全權處理同古巴有關的事項, 其關鍵問題是迫使蘇聯從古巴撤走中程導彈。

甘迺迪最後作出抉擇:進行封鎖。 美國政府為此進行積極活動, 一方面加強美國在該地區的軍事勢態, 同時爭取外交上的支持。 10月24日, 美國海空軍派遣了68個空軍中隊和8艘航空母艦駛入封鎖帶。 美國駐大使請求安理會舉行緊急會議, 討論蘇聯在古巴部署導彈"對於世界和平與安全的危險威脅"。

圖片來源網路 甘迺迪和赫魯雪夫掰手腕

蘇聯面對著甘迺迪的封鎖和威嚇, 態度前後發生了巨大變化。 開始時態度強硬, 一邊把美國的封鎖照會當作不可接受的檔退還美國駐蘇使館, 一邊呼籲各國政府和人民"強烈抗議美國侵略古巴和別國的行徑, 堅決譴責這些行動並阻止美國政府發動熱核戰爭"。 但是, 在美國強大攻勢的壓力下, 蘇聯開始後退。 10月26日, 蘇聯方面發出資訊, 如果美國保證不入侵古巴, 蘇聯可以將導彈撤出。 10月28日, 赫魯雪夫在廣播講話中公開答覆甘迺迪, 蘇聯政府下令"拆除您稱為進攻性武器, 並加以包裝運回蘇聯", 赫魯雪夫重申"蘇聯政府曾為古巴政府提供經濟援助以及武器。 甘迺迪政府認為在古巴導彈問題的主要目標即迫使蘇聯撤走導彈,消除對美國的軍事威脅已經達到。

1962年11月11日,蘇聯貨船從古巴撤走了全部42枚已經運抵古巴境內的彈道導彈,隨後蘇方又在11月20日宣佈將在一個月內撤離部署在古巴境內的戰術轟炸機。美國方面對此迅速作出反應,宣佈停止對古巴的海上軍事封鎖,為期兩個多月的古巴導彈危機就此畫上句號。

圖片來源網路 冷戰 美國和蘇聯的對抗

這是冷戰期間美蘇兩大國之間最激烈的一次對抗。這次危機雖然僅僅持續了13天,美蘇雙方在核按鈕旁徘徊,核大戰一觸爆發,世界處於千鈞一髮之際。最後以雙方的妥協而告終,其中有不少值得總結、反思的經驗教訓。迄今為止,古巴導彈危機仍然被認為是人類存亡的最危險時刻,它的結束,讓整個世界都松了一口氣。

甘迺迪政府認為在古巴導彈問題的主要目標即迫使蘇聯撤走導彈,消除對美國的軍事威脅已經達到。

1962年11月11日,蘇聯貨船從古巴撤走了全部42枚已經運抵古巴境內的彈道導彈,隨後蘇方又在11月20日宣佈將在一個月內撤離部署在古巴境內的戰術轟炸機。美國方面對此迅速作出反應,宣佈停止對古巴的海上軍事封鎖,為期兩個多月的古巴導彈危機就此畫上句號。

圖片來源網路 冷戰 美國和蘇聯的對抗

這是冷戰期間美蘇兩大國之間最激烈的一次對抗。這次危機雖然僅僅持續了13天,美蘇雙方在核按鈕旁徘徊,核大戰一觸爆發,世界處於千鈞一髮之際。最後以雙方的妥協而告終,其中有不少值得總結、反思的經驗教訓。迄今為止,古巴導彈危機仍然被認為是人類存亡的最危險時刻,它的結束,讓整個世界都松了一口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