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十五代福特Mustang,不像野馬的野馬(多圖)

​為什麼說野馬不像野馬, 1962年, 福特研發了野馬的第一輛概念車——Mustang I概念車。 它是一部發動機中置的兩座跑車。 而野馬的名稱正是為了紀念二戰中富有傳奇色彩的美軍P-51型Mustang戰鬥機。

​由於Mustang I野馬概念車的兩座設計實用性太低, 被福特高層駁回後, 1963年10月, 福特推出了Mustang II概念車, 將佈局改為了發動機前置, 並採用四座佈局。 1964年4月17日, 經過福特團隊反復論證、修改後的第一代量產版Mustang於紐約世博會上正式發佈,
野馬自此正式向全世界展示了它的風範
​福特的時間表把握得非常之巧, 此時正值戰後生育高峰期的一代剛剛進入購車的年齡, 這一代人對車的要求與其父母大相徑庭, 他們想張揚自己的個性, 野馬應運而生。
​標誌性的加長引擎蓋和較短的後甲板標誌著40年的歷史, 正如如下這些經典的設計風格也成為了野馬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的標誌一樣:車身側面的C-開口、三元尾燈以及在水箱護罩中間的一匹賓士著的駿馬標誌。
​野馬那長相兇惡有如鯊魚一般的鼻子向我們傳達著一種自從上世紀六十年代晚期的車型開始就一直讓人難以捉摸的感覺, 而被置於梯形空間之中的、飾有寶石的圓形車頭燈則是福特那驚人的創新設計能力的一個體現。
​這款專用的肌肉車, 外形樸實無華, 但從骨子裡散發著一種野性, 毫不矯揉造作的樸實外形, 一切以實用為主, 是野馬的一個突出特點。 前臉顯得過於保守, 與普通轎車相比並沒有太大區別, 絲毫沒有顯示出跑車的霸氣。
​發動機艙蓋上的兩條折線總算為整個前部調節了一下氣氛。而整個動感好像來自那匹賓士的野馬車標,黑色的蜂窩狀散熱格柵,更加襯托出鍍鉻車標的氣勢來。都說眼睛是心靈的視窗,看來平淡的前燈組應對整車氣勢低沉負主要責任。
​車身側面雖然仍以沉穩為主,但是一條梯形的凹線從前翼子板開始,直貫後翼子板,將整車的動感展露出來。尾部也以穩重為主,垂直尾燈採用了特徵化條矩形式設計,怎麼看都是一款轎車,要不是尾翼的提醒,很難將野馬劃為跑車之列。
​總的看來,野馬的外形沉穩有餘而動感不足,不過周身散發的那種穩重硬朗的氣質,讓人很容易感受得到。
​另外,野馬給人一種極其質樸的感覺,如果駕駛野馬牛仔裝會比西裝革履更加合適
​​​​​​​從1964年第一代野馬到2005年的那一代,在外觀上看起來總會覺得沒有後面幾代的一種感覺,肌肉車是有肌肉車的一個樣子,而在後面幾代反而覺得野馬像野馬!

​發動機艙蓋上的兩條折線總算為整個前部調節了一下氣氛。而整個動感好像來自那匹賓士的野馬車標,黑色的蜂窩狀散熱格柵,更加襯托出鍍鉻車標的氣勢來。都說眼睛是心靈的視窗,看來平淡的前燈組應對整車氣勢低沉負主要責任。
​車身側面雖然仍以沉穩為主,但是一條梯形的凹線從前翼子板開始,直貫後翼子板,將整車的動感展露出來。尾部也以穩重為主,垂直尾燈採用了特徵化條矩形式設計,怎麼看都是一款轎車,要不是尾翼的提醒,很難將野馬劃為跑車之列。
​總的看來,野馬的外形沉穩有餘而動感不足,不過周身散發的那種穩重硬朗的氣質,讓人很容易感受得到。
​另外,野馬給人一種極其質樸的感覺,如果駕駛野馬牛仔裝會比西裝革履更加合適
​​​​​​​從1964年第一代野馬到2005年的那一代,在外觀上看起來總會覺得沒有後面幾代的一種感覺,肌肉車是有肌肉車的一個樣子,而在後面幾代反而覺得野馬像野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