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上有北周、後周、武周等多個周國,為什麼他們都以周為國號

最早以周為國號的是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世襲奴隸制王朝, 建立者為周武王姬發。

後周(951年—960年)是五代十國之一, 是五代的最後一個朝代, 從951年正月後周太祖郭威滅後漢開國, 至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建宋, 歷經三帝, 享國10年。

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國歷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 又稱後周(唐宋以後鮮用), 宇文周。 由西魏權臣宇文泰奠定國基, 由其子宇文覺在其侄子宇文護的擁立下正式建立。

曆五帝, 共二十四年。

武周(690年—705年)是武則天建立的朝代, 為區別於歷史上先秦的周朝而稱之為武周。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獲得普遍承認的女皇帝, 前後正式掌權23年, 她是該朝代唯一的皇帝。 弘道元年(683年),

唐高宗病逝, 太子李顯即位, 是為唐中宗, “尊武后為皇太后, 政事咸取決焉”[1] 。 684年九月, 太后廢中宗為廬陵王, 立中宗弟豫王李旦為帝, 是為唐睿宗, 改嗣聖元年為光宅元年, 改洛陽為神都, 由太后臨朝改制。

這些朝代國號其實都為“周”只有一個字, 後周、北周、武周其實都是後來歷史學家為了區分加的, 之所以以周為國號, 因尊崇某上古周朝國家而沿用其國號, 都是其建立者尊崇周禮、欲效仿周制或因周朝延續長久, 故而寄予厚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