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這些症狀可能是腦膜瘤,治療……

腦膜瘤在臨床上表現為發病緩、病程長的特點, 顱內不同部位的腦膜瘤可有不同的表現。 臨床資料表明, 中老年人腦膜瘤患者的發病較多, 因而, 當出現慢性頭痛、精神改變、癲癇發作、單側或者雙側視力減退甚至失明等, 並且伴有進行性加重的顱內壓增高症狀時, 應考慮腦膜瘤的可能性。

腦膜瘤患者由於腫瘤的膨脹性增長, 患者常常表現出頭痛和癲癇發作為首發症狀。 依據腫瘤生長的部位不同, 可造成患者出現視力、視野、嗅覺、聽覺以及肢體運動障礙等, 老年患者多以癲癇發作為首發症狀。

那麼, 腦膜瘤會導致哪些常見的障礙呢?

1、視力減退

腦膜瘤初診患者視力低於0.1的可達到50%以上, 視力的喪失和腦膜瘤生長的位置有關。 生長于視神經管內的腦膜瘤, 視力減退和視野缺失往往是早期唯一的症狀, 少數患者會伴有頭痛現象, 往往容易被誤診為球後視神經炎,

因為腫瘤壓迫視神經纖維, 發生萎縮, 患者往往視力喪失較早。

2、眼球運動障礙

由於腦膜瘤質地較硬, 原發於視神經鞘的腦膜瘤。 可以影響靜脈回流, 引起眼瞼和結膜水腫, 導致眼球無法隨意轉動或者眼球轉動範圍達不到正常標準。 中年女性出現眼瞼慢性水腫後可懷疑是腦膜瘤在作怪。

3、眼底改變

生長於視神經鞘腦膜瘤的表現。 早期常常發生視訊光碟水腫, 經過長期病理發展後, 會導致患者出現繼發性視神經萎縮, 視訊光碟邊界不清, 色調灰白污穢, 並且向前部輕度隆起, 這是由於長期視訊光碟水腫造成膠質細胞增生或者腫瘤細胞侵犯所導致的。

4、運動障礙

表現為患者從足部開始, 慢慢影響下肢,

繼而逐漸延伸到上肢出現肌力障礙, 最後波及到頭面部。 如果腦膜瘤向兩側生長, 可造成患者出現雙側肢體肌力減弱同時伴有排尿障礙、癲癇發作、顱內壓增高等症狀。

目前, 腦膜瘤的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 原則上應儘量爭取做到手術全切,

並且切除腫瘤侵犯的腦膜與骨質, 以期根治。 對於多數良性腦膜瘤來說, 如果能早期診斷發現腦膜瘤並及時治療, 在腦膜瘤尚未侵犯、壓迫周圍的腦組織、重要的顱神經、血管之前進行手術, 則可以達到手術全切的目的。 但有部分腦膜瘤晚期患者, 尤其是深部腦膜瘤, 腫瘤巨大, 與神經、血管、腦幹及丘腦下部粘連太緊, 則應進行腫瘤部分切除, 輔助以減壓性手術, 減少腫瘤的壓迫, 緩解顱內壓力, 保護視力。

惡性腦膜瘤手術也有部分無法做到全切, 術後應輔助以放射治療, 殺死並抑制未切除部分腫瘤的生長, 延長患者生命, 提高患者生存品質。 因此, 一旦患上了腦膜瘤, 應及時前往醫院進行診斷治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