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的稱為何都是十六兩為一斤?原來裡面竟有這些講究

天地之間有稈稱

那稱鉈是老百姓

稱稈子挑江山咿呀咿而呦

你就是定盤的星

……

還記得這首歌嗎?它就是19年前火遍全國的《宰相劉羅鍋》裡的主題曲《清官謠》。

在古代, 稱是商品交易中必然用到的工具, 關於它有很多的傳說, 今天就跟大家講講古代為什麼十六兩為一斤的故事。

相傳16兩秤的秤星, 每一顆代表一顆星宿, 它們是:北斗七星, 南斗六星, 再加上福、祿、壽三星。 倘若短斤少兩, 少1兩叫“損福”, 少2兩叫“傷祿”, 少3兩叫“折壽”。

人們常用半斤八兩來形容兩個事物是一樣的, 那是因為古時候使用的秤是十六兩為一斤, 所以半斤和八兩就是一樣的。 古代的桿秤用木頭製成, 杆上有16顆秤星, 一顆星代表一兩。 桿秤看似簡單, 但裡面卻有許多學問。

桿秤是由秤桿、秤砣、秤盤組成的。 秤砣也叫“權”, 它是按軒轅星座表意製作, 屬星宿, 是主雷雨的神。 秤桿稱作“衡”, 象徵紫薇星座。

而“權衡輕重”這個詞, 也是由此而來的。

傳說木桿秤是魯班運用杠杆原理發明的, 再根據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桿秤上刻制13顆星花, 定為13兩一斤。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 添加“福祿壽”三星, 改成16兩一斤。 秤星必須是白色或黃色, 不能用黑色, 比喻做生意要公平、正直, 不能黑心。 秤桿上的第一顆星又叫做“定盤星”, 其位置是秤錘與秤鉤成平衡時秤錘的懸點。 做桿秤的關鍵是能選准定盤星, 只要確定好定盤星, 就是一把好秤。 因此, 人們往往把定盤星用來比喻事物的準繩。

在做買賣時商人手提著那個繩紐, 叫做秤毫。 它的意思是叫你在約秤時要明察秋毫, 決不可粗心大意。 秤一提起來首先看到的是定盤星, 提醒商人要權衡一下良心,

無論做什麼生意都不得缺斤短兩。 如果給人短斤少兩則損陰德, 其中少一兩叫“損福”, 少二兩叫“傷祿”, 少三兩叫“折壽”。 以此暗示人們做生意要誠實, 不能昧著良心幹那損人利己的事。

一桿秤的因果

明朝時揚州城裡有一位開雜貨店發財的富翁;他有一個兒子, 兩個孫子, 生活相當富裕。

後來這個人病倒了。 臨終時, 他拿出一桿秤, 囑咐守在身旁的兒子說:“這是我賺錢的絕招!這桿秤裡面是中空的, 而且還灌有水銀, 所以我在買賣上占了不少的便宜, 今天才能擁有這麼多財富。 你可要好好利用這秤啊!”

他兒子聽了, 心中暗暗驚訝, 沒想到自己的父親竟然做出這麼不道德的事。 可是父親正病重, 只好默不作聲, 不想在這個時候同父親爭辯。

他父親死了以後, 他兒子就將秤燒掉了, 並且努力行善, 救濟貧困的人, 以彌補他父親的罪過。 他這樣真誠為善, 不到三年, 家產已經耗費了一大半, 但對他來說, 那倒是心甘情願的。

可是沒料到他的兩個兒子小小年紀卻相繼死去了, 這使他非常傷心, 他想不明白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情, 從此以後, 他常常埋怨唉歎老天無眼, 行善不得好報。

有一天晚上, 他做了個夢, 夢到一個地方, 形狀很像宮殿, 見到一位官吏, 坐在殿上, 當面告訴他說:“你父親能致富, 是他前世施捨財物的結果。 財富是命中應有的, 其實並不必靠那水銀秤;可是他心術不正, 運用這種卑劣的手段, 加了一身的罪業, 至死不悟, 現正自受苦報呢。 天帝知道他用心貪惡,

所以派破耗兩星, 投胎做你的兒子, 以敗毀你的家業。 家業敗了之後, 還要加以火燒。 而你呢?也會受到你父親的余殃, 不但衣食不足而且短命。 你父親以為有這麼多的家產遺留給子孫, 一定可以世代享受;可是他哪裡知道:兒子不能長壽, 孫子是來敗家的呢?現在幸虧你存心善良, 三年真誠為善, 為你父親償還罪業, 這是很難得的, 所以天帝特別命令我收回這兩個敗家子, 不久將另降賢子, 以光耀你的後代, 並增長你的壽命。 你應該繼續修善, 不要埋怨天道不公平。 ”

他醒來之後, 恍然大悟:“啊, 原來如此呀!”從此以後, 他更加行善了, 後來果然連生了兩個兒子, 並且長大都中了進士。

權衡人心的秤

由此可見古人在發明秤時所費的苦心。這些秤星時時刻刻在告誡生意人:務必買賣公平,切莫短斤少兩,否則等於是在傷害自己。其實這裡講出了一個越來越被現代人忽視的理,那就是積德行善福多祿全,延年益壽,相反則福損祿傷,折壽短命。近代的人們在追求錢財中,甚至到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程度。這實在是人類的悲哀。

古人一直告誡人們,要買賣公平,生財有道。因此秤在人們心目中被認為正直無私、光明磊落的象徵。諸葛亮就說過:“我心如秤,不能隨人低昂”,而這個說法已經超越了商市買賣,昇華到了人格、品德的高度。

可見老祖宗創造的十六兩,以及秤桿上的十六顆星,其作用不不僅是衡量物體的重量,更是用來衡量人心的。無論是做秤的人、用秤的人,都要公正、公平、公道。這桿秤可以秤出人的誠信、正義,這也正是中華傳統內涵的傳承。

權衡人心的秤

由此可見古人在發明秤時所費的苦心。這些秤星時時刻刻在告誡生意人:務必買賣公平,切莫短斤少兩,否則等於是在傷害自己。其實這裡講出了一個越來越被現代人忽視的理,那就是積德行善福多祿全,延年益壽,相反則福損祿傷,折壽短命。近代的人們在追求錢財中,甚至到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程度。這實在是人類的悲哀。

古人一直告誡人們,要買賣公平,生財有道。因此秤在人們心目中被認為正直無私、光明磊落的象徵。諸葛亮就說過:“我心如秤,不能隨人低昂”,而這個說法已經超越了商市買賣,昇華到了人格、品德的高度。

可見老祖宗創造的十六兩,以及秤桿上的十六顆星,其作用不不僅是衡量物體的重量,更是用來衡量人心的。無論是做秤的人、用秤的人,都要公正、公平、公道。這桿秤可以秤出人的誠信、正義,這也正是中華傳統內涵的傳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