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極具“正能量”的經典詩詞,讀來讓人心潮澎湃!

閑來垂釣碧溪上, 忽複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 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雲帆濟滄海。

——李白《行路難》

行路難, 行路難,

多歧路, 今安在?”呂尚、伊尹的遇合, 固然增加了對未來的信心, 但當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現實中來的時候, 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艱難。 離筵上瞻望前程, 只覺前路崎嶇, 歧途甚多, 要走的路, 究竟在哪裡呢?這是感情在尖銳複雜的矛盾中再一次迴旋。 但是倔強而又自信的李白, 決不願在離筵上表現自己的氣餒。 他那種積極用世的強烈要求, 終於使他再次擺脫了歧路彷徨的苦悶, 唱出了充滿信心與展望的強音:“乘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雲帆濟滄海!”他相信儘管前路障礙重重, 但仍將會有一天要象劉宋時宗愨所說的那樣, 乘長風破萬里浪, 掛上雲帆, 橫渡滄海, 到達理想的彼岸。

莫笑農家臘酒渾, 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 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 拄杖無時夜叩門。

——陸游《遊山西村》

“山重水複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讀了如此流暢絢麗、開朗明快的詩句, 仿佛可以看到詩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巒間漫步, 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

草木愈見濃茂, 蜿蜒的山徑也愈益依稀難認。 正在迷惘之際, 突然看見前面花明柳暗, 幾間農家茅舍, 隱現於花木扶疏之間, 詩人頓覺豁然開朗。 其喜形於色的興奮之狀, 可以想見。

君不見, 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 高堂明鏡悲白髮, 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複來。

——李白《將進酒》

詩人於是用樂觀好強的口吻肯定人生, 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 這是一個令人擊節讚歎的句子。 “有用”而“必”, 一何自信!簡直像是人的價值宣言, 而這個人──“我”──是須大寫的。 於此, 從貌似消極的現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內的一種懷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積極的本質內容來。

巴山楚水淒涼地, 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 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 暫憑杯酒長精神。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沉舟側畔, 有千帆競發;病樹前頭, 正萬木皆春。 他從白詩中翻出這二句, 反而勸慰白居易不必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憂傷, 對世事的變遷和仕宦的升沉, 表現出豁達的襟懷。 這兩句詩意又和白詩“命壓人頭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應, 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詩高, 意義也深刻得多了。

正像他在另外的詩裡所寫的:“莫道桑榆晚, 為霞猶滿天。”他這棵病樹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因為這兩句詩形象生動,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並賦予它以新的意義,說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白居易《野草》

平原上長滿了茂盛的野草,每年一度秋枯春榮。無情的野火哪能燒盡,溫暖的春風又使它發芽滋生。前兩句寫出了野草一枯一榮的自然規律,後兩句寫出野草綿延繁榮的具體形象,熱情讚頌了野草雖備受摧殘,但枯後複榮,頑強堅韌的生命力。

為霞猶滿天。”他這棵病樹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因為這兩句詩形象生動,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並賦予它以新的意義,說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白居易《野草》

平原上長滿了茂盛的野草,每年一度秋枯春榮。無情的野火哪能燒盡,溫暖的春風又使它發芽滋生。前兩句寫出了野草一枯一榮的自然規律,後兩句寫出野草綿延繁榮的具體形象,熱情讚頌了野草雖備受摧殘,但枯後複榮,頑強堅韌的生命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