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張伯駒:天下民間收藏第一人,故宮博物院近一半是他所捐

張伯駒是誰?書畫家、文物鑒定家啟功說:“前無古人, 後無來者。 天下民間收藏第一人。 ”故宮博物院頂級書畫, 近一半乃張伯駒所捐。 但他的醫生, 卻比所捐文物生動得多;他的為人, 更比國寶珍貴。

張伯駒這名字, 要麼不知道, 要是知道了, 就永難忘記。

民國四公子

張伯駒生於官宦世家, 系張錦芳之子, 過繼給其伯父張鎮芳(光緒三十年進士, 袁世凱哥哥的內弟)。 張伯駒和末代皇帝溥儀的族兄溥侗、袁世凱的次子袁克文、張作霖之子張學良, 並稱“四公子”。

張伯駒自幼天性聰慧, 七歲入私塾, 九歲能寫詩, 大家都稱他“神童”。 隨後, 進入英國人辦的書院讀書, 畢業後, 被父親送進軍閥曹錕、吳佩孚等部, 先後任過提調參議等職。 但張伯駒十分厭煩從政為官, 執意退出了軍界。

褪去軍裝的他, 長年一襲傳統長衫, 利用自家的優越條件, 在家藏的古典文史書中找到了一方馳騁的天地。

15歲那年, 應家裡安排, 他與安徽督軍家的千金訂婚, 張伯駒清高, 這位李氏自然無法吸引他。 第二任妻子鄧韻綺是位京韻大鼓藝人,

因酷愛戲曲, 張伯駒便娶她做了二房。 等結了婚, 才知道鄧韻綺愛抽大煙, 張伯駒不喜, 便逐漸疏遠了她。

曠世情緣

北伐戰爭後, 上海逐漸成為金融中心, 1935年, 鹽業銀行總管理處從北京遷到上海。 因為應酬, 張伯駒自然免不了要去風月場所。 一次在天香閣吃花酒時, 他認識了名妓潘素。

鹽業銀行舊照

潘素是前清狀元宰相潘世恩之後。 其母系出名門, 13歲時母親病逝, 繼母便將她賣到了上海妓院。 潘素清秀嫵媚, 又彈得一手好琵琶, 很快成為當紅倌人, 在滬上有“潘妃”之譽。

張伯駒夫人潘素

才子佳人,頓時一見鍾情,而兩人的熱戀卻激怒了,已與潘素有婚約的國民黨中將臧卓,臧卓把潘素軟禁在一家酒店裡。哪料到,他竟敢托朋友買通臧卓的衛兵,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孤身涉險“偷走”潘素並迎娶了她。

潘素

至此,那位名動上海灘的潘妃成為歷史,她洗盡鉛華,將往日的萬種風情,只與他一人聽說,那一年他37歲,她20歲。

後來,張伯駒將兩筆鉅款分給兩房太太,辦了離婚手續,結束了複雜的家庭關係。從此,他就專寵潘素一人。張伯駒女兒張傳彩後來回憶說:

“父親自比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他要把母親培養成董小宛式的人物。父親為母親請來畫家朱德甫,讓母親正式拜師,學習繪畫。不久又請來夏仁虎老先生,讓母親正式拜師,學習古文。”

潘素《青山紅松圖》

潘素曾三次與張大千連袂作畫,張大千讚歎潘素作品:

“神韻高古,直逼唐人,謂為楊升可也,非五代以後所能望其項背。”

夫妻“詩畫唱和”作品

傾家購國寶

1937年,張伯駒得知溥儒有《平復帖》,便再也睡不好覺了。此前,溥儒曾將唐代韓幹《照夜白》轉賣,致使國寶流失,張伯駒深恐《平復帖》蹈此覆轍,決定無論如何要買下。

《照夜白》

《平復帖》乃西晉大文人陸機真跡,距今已1700年,是中國已見最古老的書法瑰寶,被收藏界尊為“中華第一帖”。如果流失海外,將是千古之恨、民族之痛!

《平復帖》

張伯駒委託中間人向溥儒求購,溥儒張口就要20萬大洋,一個子兒也不能少。張伯駒拿不出,為此徹夜難眠。恰逢溥儒母親去世,著急用錢,張伯駒出了四萬大洋,抱回《平復帖》,淚流滿面。

張伯駒收藏的李白《上陽臺帖》

1945年,“末代皇帝”溥儀被俘,混亂中,不少珍貴文物散落民間,《遊春圖》被北京古玩商馬霽川覓得,《遊春圖》為隋代大畫家展子虔所繪,距今1400多年,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畫作,有“天下第一畫卷”之稱,被書畫界奉為“國寶中的國寶”。可馬霽川覓得後,一心想賣往海外,張伯駒得到消息心急如焚。

故宮鎮館之寶《遊春圖》

一天夜裡,張伯駒出現在馬霽川家。進門便大吼:“《遊春圖》可在你手中?”眼看事情敗露,馬霽川便獅子大開口:“只要拿出800兩黃金,畫就是您的了。”張伯駒剛以110兩黃金買了范仲淹的《道服贊》。現在莫說800兩,80兩他也拿不出。

張伯駒收藏的范仲淹《道服贊》

無奈之下,他四處奔走,向各方呼籲:“有幅《遊春圖》,有關中華民族歷史。如果有誰為了多賺金子,把它轉手洋人,誰就是民族敗類,我張某人決不輕饒他。”

《遊春圖》

馬霽川怕事情鬧大見,只好降價讓到220兩黃金,張伯駒一咬牙,把自己住的宅子給賣了。那是晚清大太監李蓮英的舊宅,占地15畝,據馬未都估算,這個宅院若擱到現在,光拆遷就得一個億!

張伯駒收藏的杜牧《張好好詩》

此後,張伯駒一家就搬到了舊宅承澤園。在動盪年代,為避免書畫流失海外,張伯駒賣房賣地,賣潘素的珠寶首飾,耗盡了萬貫家財,前前後後他收藏保護的頂級書畫多達118件。

宋徽宗題李白《上陽臺帖》

1941年,張伯駒遭持槍挾持,綁匪要潘素拿出兩百根金條,否則就撕票。潘素想來想去,覺得只有賣畫了。可張伯駒說:“那些畫一張也不能動,就是我死了,也不能賣出去!”

張伯駒收藏的宋代楊婕妤《百花圖》,為現存最早女畫家作品

傾囊贈故宮

誰也沒想到,1956年,視書畫重于性命的張伯駒,竟將8件最頂級的書畫捐獻給了故宮。無償捐獻後,政府欲獎勵其20萬元,但張伯駒婉言相拒,分文未取。文化部只好給他頒發了一張褒獎令。

文化部所頒獎狀

當時,很多人都不理解:“耗盡家業收藏,為何又無償捐之?”

張伯駒說:“不知情者,謂我搜羅唐宋精品,不惜一擲千金,魄力過人。其實,我是歷盡辛苦,也不能盡如人意。因為黃金易得,國寶無二。我買它們不是賣錢,是怕它們流入外國。予所收藏,不必終予身,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傳有緒。”

再後來,張伯駒將餘下所藏書畫,分批捐獻給了故宮和吉林博物館。

張伯駒收藏的唐寅《王蜀宮妓圖軸》,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真正的不朽者

解放前的張家,僅管家就有10位,那時的張伯駒,擁有無數書畫珍寶,可文化大革命使得他們只能靠親朋的接濟度日,可這樣的落差和磨難並沒讓他怨天尤人。

1969年到1972年三年間,故交王世襄曾多次去看望張伯駒。“他除了年齡增長,心情神態和20年前住在李蓮英舊宅時並無差異。不怨天,不尤人,坦然自若,依然故我。”

1982年2月,張伯駒突患感冒住進北大醫院,被安排在一個八人間的病房內。病房人多嘈雜,既不利休息,又易交叉感染。潘素向醫院申請,想轉到單人間。但被醫院拒絕:張伯駒不夠級別!過了兩天,張伯駒感冒轉成肺炎。2月26日,張伯駒撒手西去。

張大千命孫子張曉鷹看望張伯駒

事後,有學生跑到北大醫院叫駡:

“你們知道張伯駒是誰嗎?他是國寶!你們說他不夠級別住單人間?呸!我告訴你們——他一個人捐獻給國家的東西,足夠買下你們幾十座這樣的醫院!”

經濟學家千家駒說:

這幾年,我參加的八寶山追悼會不知道有多少次了。很多人的悼辭上無一例外寫著“永垂不朽”。依我看,並非都能永垂不朽,真正的不朽者,張伯駒是一個。

著名紅學家周汝昌說:

閱讀張伯駒,我深深覺得,他為人超拔是因為時間坐標系特異,一般人時間坐標系三年五年,頂多十年八年,而張伯駒的坐標系大約有千年,所以他能坐觀雲起,笑看落花,視勳名如糟粕、看勢力如塵埃。

“張伯駒”這個名字以及他獨特的價值,因為那段特定的歷史而在很長一段時間被遮蔽。有關這位傳奇人物的那些並不算老的往事被逐漸開掘出來,即便只是流年碎影,但它折射出來的那種文化及人格力量,足以穿越歷史的塵煙,綻放一種耀眼的光芒,也溫暖著一代中國人的文化記憶。

推薦閱讀>>>

“故宮看門人”單霽翔:600年來第一個走完故宮9000多間房屋的人

57歲北漂,67歲買房,83歲當爹,從木匠到巨匠,解讀齊白石的時代

“華人神探”李昌鈺,他的人生比《東方快車謀殺案》更燒腦

才子佳人,頓時一見鍾情,而兩人的熱戀卻激怒了,已與潘素有婚約的國民黨中將臧卓,臧卓把潘素軟禁在一家酒店裡。哪料到,他竟敢托朋友買通臧卓的衛兵,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孤身涉險“偷走”潘素並迎娶了她。

潘素

至此,那位名動上海灘的潘妃成為歷史,她洗盡鉛華,將往日的萬種風情,只與他一人聽說,那一年他37歲,她20歲。

後來,張伯駒將兩筆鉅款分給兩房太太,辦了離婚手續,結束了複雜的家庭關係。從此,他就專寵潘素一人。張伯駒女兒張傳彩後來回憶說:

“父親自比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他要把母親培養成董小宛式的人物。父親為母親請來畫家朱德甫,讓母親正式拜師,學習繪畫。不久又請來夏仁虎老先生,讓母親正式拜師,學習古文。”

潘素《青山紅松圖》

潘素曾三次與張大千連袂作畫,張大千讚歎潘素作品:

“神韻高古,直逼唐人,謂為楊升可也,非五代以後所能望其項背。”

夫妻“詩畫唱和”作品

傾家購國寶

1937年,張伯駒得知溥儒有《平復帖》,便再也睡不好覺了。此前,溥儒曾將唐代韓幹《照夜白》轉賣,致使國寶流失,張伯駒深恐《平復帖》蹈此覆轍,決定無論如何要買下。

《照夜白》

《平復帖》乃西晉大文人陸機真跡,距今已1700年,是中國已見最古老的書法瑰寶,被收藏界尊為“中華第一帖”。如果流失海外,將是千古之恨、民族之痛!

《平復帖》

張伯駒委託中間人向溥儒求購,溥儒張口就要20萬大洋,一個子兒也不能少。張伯駒拿不出,為此徹夜難眠。恰逢溥儒母親去世,著急用錢,張伯駒出了四萬大洋,抱回《平復帖》,淚流滿面。

張伯駒收藏的李白《上陽臺帖》

1945年,“末代皇帝”溥儀被俘,混亂中,不少珍貴文物散落民間,《遊春圖》被北京古玩商馬霽川覓得,《遊春圖》為隋代大畫家展子虔所繪,距今1400多年,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畫作,有“天下第一畫卷”之稱,被書畫界奉為“國寶中的國寶”。可馬霽川覓得後,一心想賣往海外,張伯駒得到消息心急如焚。

故宮鎮館之寶《遊春圖》

一天夜裡,張伯駒出現在馬霽川家。進門便大吼:“《遊春圖》可在你手中?”眼看事情敗露,馬霽川便獅子大開口:“只要拿出800兩黃金,畫就是您的了。”張伯駒剛以110兩黃金買了范仲淹的《道服贊》。現在莫說800兩,80兩他也拿不出。

張伯駒收藏的范仲淹《道服贊》

無奈之下,他四處奔走,向各方呼籲:“有幅《遊春圖》,有關中華民族歷史。如果有誰為了多賺金子,把它轉手洋人,誰就是民族敗類,我張某人決不輕饒他。”

《遊春圖》

馬霽川怕事情鬧大見,只好降價讓到220兩黃金,張伯駒一咬牙,把自己住的宅子給賣了。那是晚清大太監李蓮英的舊宅,占地15畝,據馬未都估算,這個宅院若擱到現在,光拆遷就得一個億!

張伯駒收藏的杜牧《張好好詩》

此後,張伯駒一家就搬到了舊宅承澤園。在動盪年代,為避免書畫流失海外,張伯駒賣房賣地,賣潘素的珠寶首飾,耗盡了萬貫家財,前前後後他收藏保護的頂級書畫多達118件。

宋徽宗題李白《上陽臺帖》

1941年,張伯駒遭持槍挾持,綁匪要潘素拿出兩百根金條,否則就撕票。潘素想來想去,覺得只有賣畫了。可張伯駒說:“那些畫一張也不能動,就是我死了,也不能賣出去!”

張伯駒收藏的宋代楊婕妤《百花圖》,為現存最早女畫家作品

傾囊贈故宮

誰也沒想到,1956年,視書畫重于性命的張伯駒,竟將8件最頂級的書畫捐獻給了故宮。無償捐獻後,政府欲獎勵其20萬元,但張伯駒婉言相拒,分文未取。文化部只好給他頒發了一張褒獎令。

文化部所頒獎狀

當時,很多人都不理解:“耗盡家業收藏,為何又無償捐之?”

張伯駒說:“不知情者,謂我搜羅唐宋精品,不惜一擲千金,魄力過人。其實,我是歷盡辛苦,也不能盡如人意。因為黃金易得,國寶無二。我買它們不是賣錢,是怕它們流入外國。予所收藏,不必終予身,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傳有緒。”

再後來,張伯駒將餘下所藏書畫,分批捐獻給了故宮和吉林博物館。

張伯駒收藏的唐寅《王蜀宮妓圖軸》,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真正的不朽者

解放前的張家,僅管家就有10位,那時的張伯駒,擁有無數書畫珍寶,可文化大革命使得他們只能靠親朋的接濟度日,可這樣的落差和磨難並沒讓他怨天尤人。

1969年到1972年三年間,故交王世襄曾多次去看望張伯駒。“他除了年齡增長,心情神態和20年前住在李蓮英舊宅時並無差異。不怨天,不尤人,坦然自若,依然故我。”

1982年2月,張伯駒突患感冒住進北大醫院,被安排在一個八人間的病房內。病房人多嘈雜,既不利休息,又易交叉感染。潘素向醫院申請,想轉到單人間。但被醫院拒絕:張伯駒不夠級別!過了兩天,張伯駒感冒轉成肺炎。2月26日,張伯駒撒手西去。

張大千命孫子張曉鷹看望張伯駒

事後,有學生跑到北大醫院叫駡:

“你們知道張伯駒是誰嗎?他是國寶!你們說他不夠級別住單人間?呸!我告訴你們——他一個人捐獻給國家的東西,足夠買下你們幾十座這樣的醫院!”

經濟學家千家駒說:

這幾年,我參加的八寶山追悼會不知道有多少次了。很多人的悼辭上無一例外寫著“永垂不朽”。依我看,並非都能永垂不朽,真正的不朽者,張伯駒是一個。

著名紅學家周汝昌說:

閱讀張伯駒,我深深覺得,他為人超拔是因為時間坐標系特異,一般人時間坐標系三年五年,頂多十年八年,而張伯駒的坐標系大約有千年,所以他能坐觀雲起,笑看落花,視勳名如糟粕、看勢力如塵埃。

“張伯駒”這個名字以及他獨特的價值,因為那段特定的歷史而在很長一段時間被遮蔽。有關這位傳奇人物的那些並不算老的往事被逐漸開掘出來,即便只是流年碎影,但它折射出來的那種文化及人格力量,足以穿越歷史的塵煙,綻放一種耀眼的光芒,也溫暖著一代中國人的文化記憶。

推薦閱讀>>>

“故宮看門人”單霽翔:600年來第一個走完故宮9000多間房屋的人

57歲北漂,67歲買房,83歲當爹,從木匠到巨匠,解讀齊白石的時代

“華人神探”李昌鈺,他的人生比《東方快車謀殺案》更燒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