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盤點三位三國百步穿楊的將軍

黃忠(?-220年), 字漢升(一作“漢叔”), 南陽(今河南南陽)人。 東漢末年名將。 本為劉表部下中郎將, 後歸劉備, 並助劉備攻益州劉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黃忠在定軍山一戰中陣斬曹操部下名將夏侯淵, 升任征西將軍, 劉備稱漢中王后改封後將軍, 賜關內侯。 次年, 黃忠病逝。 景耀三年(260年), 追諡剛侯。 黃忠在後世多以勇猛的老將形象出現于各類文學藝術作品中, 《三國演義》裡, 劉備稱漢中王后將其封為五虎上將之一, 而黃忠的名字在中國也逐漸成為了老當益壯的代名詞。

黃忠與關羽單挑, 關羽打落黃忠兵器, 沒殺黃忠, 再戰時黃忠射中關羽頭盔, 此射乃故意射中頭盔, 以報答關羽不殺之恩。 (因為英雄惜英雄, 黃忠此射變成了友情射。 )

呂布(?-198), 字奉先, 五原郡九原縣(在今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麻池鎮西北)人。 原為丁原部將, 被唆使殺害丁原歸附董卓, 與董卓誓為父子, 後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誅殺董卓。

旋即被董卓舊部李傕等擊敗, 依附袁紹, 又被袁紹猜忌, 依附張楊。

興平元年(194年), 呂布趁曹操攻打陶謙時與陳宮等叛亂, 佔據濮陽, 但是兩年間被曹操擊敗轉而去依附徐州劉備, 又趁劉備與袁術作戰時襲取了徐州, 與劉備和好一陣又相互攻伐一陣。 期間, 以轅門射戟化解劉備與紀靈的爭鬥。 建安三年(198年), 呂布先後擊敗劉備與夏侯惇[dūn]後, 曹操親自出馬征討呂布, 水淹下邳, 呂布被部下叛變, 城破被俘, 被處死。 歷史上呂布以勇武聞名, 號稱“飛將”, 時有“人中呂布, 馬中赤兔”之說。

《三國演義》及民間其他藝術形象, 呂布多被塑造成三國第一猛將。

三國猛將如雲, 箭術高超的也很多, 但多半為三國演義的虛構,

而有歷史記載的為少。 但歷史上著名的呂布轅門射戟, 卻是真有記載的事。

袁術進攻劉備, 劉備求救呂布, 呂布乃展示射箭, 使得兩家休戰。 當時, 呂布射箭的距離為一百五十步(173米), 準確射中目標。 袁留兩家都非常驚訝, 各自退兵。 這在三國歷史上, 具有政治意義。

因此, 呂布這一射, 其重大意義和效果, 遠超其他的神射。 再次重申, 應當為呂布正名, 不應被三國演義的虛構欺騙, 呂布其人其智並非虛構那麼不堪。

沙摩柯(?-222年), 東漢末三國時期五溪蠻首領。 蜀章武元年(221年)初, 為報關羽被東吳殺害之仇, 劉備親自領兵攻孫權, 以金錦爵賞誘沙摩柯助戰。 沙摩柯率一萬餘人回應蜀軍, 表現活躍, 很是讓吳軍頭痛。 章武二年(222年), 吳大都督陸遜以火攻破劉備,

率諸軍齊擊, 蜀軍四十多個營寨被攻破, 沙摩柯在大亂中匹馬奔逃, 被亂軍殺死。

沙摩柯, 善射, 而且射箭水準相當的高, 因為他射的都是神箭手。

夷陵之戰, 沙摩柯助劉備作戰, 攻伐孫權。 也許天意, 沙摩柯與甘寧相遇, 兩個水準都頂尖的狙擊手相遇。 於是, 兩人在馬上飛馳, 穿梭于樹林之間, 一面射箭, 一面躲避對方的箭, 但最後, 甘甯被沙摩柯一箭射中, 身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