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樂山大佛旅遊攻略

旅行是一種學習, 喜歡就點右上角訂閱我吧~

作者:背包客聯盟丨小籠包

溫馨提示

本文選自《螞蟻攻略》指南

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簡介

樂山大佛景區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部, 距省會成都約150公里。 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在此交匯。 景區依山傍水, 風光旖旎, 文化和自然景觀和諧統一, 構成一幅多彩的山水畫卷。 景區規劃面積17.88平方公里, 文物遺存十分豐富, 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 省級、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 自然人文景點50多處。 1996年峨眉山—樂山大佛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 樂山大佛景區以“天下第一大佛”為核心, 以“壯、雅、清、逸”為特色, 是具有觀光、朝聖、文化、休閒、度假等功能為一體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地址:樂山市南岷江東岸淩雲路

景點

烏尤山

烏尤山即古離堆, 相傳為秦孝王時蜀郡守李冰開鑿, 以“避沫水之害”。 烏尤山與淩雲山相對, 壕上大橋將兩山相接。 烏尤山同淩雲山一樣, 自唐以來就是蜀中遊覽勝地。 它四面環水, 孤峰兀立, 山上林木茂盛, 綠蔭重重。 烏尤山因孤臥江中, 好似一頭烏牛, 故又名“烏牛山”, 相傳宋代詩人黃庭堅至此, 嫌其名不雅, 而見山上古木繁蔭, 便更名“烏尤山”。

烏尤山景色幽雅, 無論是三江春潮, 還是煙雨秋波, 皆清秀俊美, 四時滴翠, 極富詩情畫意。 山上除千年名刹烏尤寺以外, 還有曠怡亭、爾雅台、景雲亭、結茅亭等眾多名勝古跡。 1989年樂山發現自然景觀“巨型睡佛”, 烏尤山恰好是睡佛的頭部。

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地處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合的淩雲山上, “佛是一座山, 山是一尊佛”, 大佛通高71米, 頭高14.7米, 髮髻有1021個, 耳長6.72米, 鼻長5.33米, 眼長3.3米, 肩寬24米, 手的中指長8.3米, 腳背寬9米, 長11米, 可圍坐百人以上, 比起曾號稱世界最大的阿富汗帕米昂大佛(高53米)還要高出18米, 它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石刻佛像。

九曲棧道

大佛右側的石壁上, 有一條險峻的棧道自上而下盤旋至大佛腳, 這就是著名的“九曲棧道”。 它是與修建佛像同時開鑿的。 棧道第一折處的“經變圖”雕刻精細, 線條優美, 並刻有樓臺亭塔, 是研究唐代建築和石刻藝術的寶貴資料。

海師洞

海師洞位於大佛頭部左後方的淩雲山頂,相傳為海通居住過的地方。海師洞洞深約10米,洞額刻“海師洞”三字,為清乾隆時四川按察使顧光旭手書。洞前的《淩雲山海師洞記》碑文則是當年顧光旭所擬,而由後人重刻的。洞前銅鐘為明代舊物,洞外的海通法師坐像則為近年所塑。

淩雲棧道

淩雲棧道在樂山大佛左側棲鸞、兌悅兩個山峰的懸崖絕壁間。它削壁穿洞,架虛構空,藏奇露險,蜿蜒曲折,似一條騰空而起的巨龍。棧道開鑿於1983年初1984年竣工,同年十月開放。全長約500米,棧道北端與大佛腳平臺相連,南端與璧津樓相通,與大佛右側的九曲棧道構成一條回環曲折的旅遊路線。

靈寶塔

靈寶塔又名淩雲塔,因其聳立在淩雲寺後的靈寶峰巔,故以山峰命名。塔建于唐代,塔形呈密簷式四方錐體,磚砌而成,坐東向西,高29.29米,共十三級。塔體中空,內有石階沿塔軸盤旋至頂。塔頂為四攢尖式。靈寶塔的結構和風格與西安小雁塔相似。根據山川形勢修建此塔的目的,主要還是作為三江合流處的標誌。高71米的大佛是為了鎮水保平安,靈寶塔則作為航船標誌,使船工提高注意力,以便安全渡過急流險灘。如今,靈寶塔已成為嘉州古城的一座標誌,2006年12月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沫若堂

沫若堂位於靈寶峰西北一隅,其中“鼎堂碑廊”刻有郭沫若書法手跡,陳列室青磚灰瓦,樸素雅致,是為紀念出生于樂山沙灣的現代文化巨匠郭沫若而建。沫若堂陳列著郭沫若生平事蹟圖片和各種著作版本,以及有關郭沫若研究的成果展覽。堂前屹立著一尊抗戰時期郭沫若在重慶演講的全身銅像,高約3米,雕像旁兀立一支6.5米高的花崗石巨筆,筆桿上鐫刻女神、屈原、鳳凰涅磐圖案,頌贊著一代文豪郭沫若在文學史上的業績。

淩雲寺

淩雲寺又稱大佛寺,位於淩雲山棲鸞峰側,與樂山大佛相鄰。創建于唐代,後荒廢。今寺為明、清所建,有由天王殿、大雄殿、藏經樓組成的三重四合院建築。寺內最後一重殿是藏經樓,原為寺內收藏佛教經卷的地方,於1930年新建。從它的結構和外形可以看到近代建築風格,在寺字中別具一格卻另有一番情趣。目前,淩雲寺已開闢成“樂山大佛陳列館”,館內陳列大量實物、文獻、圖片和模型,展示了樂山大佛九十年建造史和歷代保護維修史,充分反映出樂山大佛不愧為世界藝術瑰寶。

壁津樓

壁津樓是淩雲山的一大景觀,雄踞在後半山的山道上。從山頂俯視,好像於青山綠水間突然出現的世外仙境。從山下仰視,卻又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

佛國天堂

佛國天堂屹立於淩雲山丹霞峰,依山取勢,按唐代宮殿格局建造。陡峭石階如天梯高入雲天,金碧輝煌,氣勢恢宏。主殿建築分前後兩院。主殿內呈穹窿,正坐彌勒佛像,後壁為彩色大型壁畫,雕樑畫棟,集中表現了彌勒淨土盛況。殿周崖畔塑有10餘龕彌勒造像,15組關於彌勒出世、成佛的連環浮雕,造型精美,刻技精湛,情節生動。登臨佛國天堂,猶入如夢似幻之境,給人以超凡脫俗之感。

東坡樓

東坡樓是淩雲山著名古跡之一,位於棲鸞峰巔,是由樓、廊、亭組成的庭院建築。東坡樓坐東北向西南,為歇山式單體木質兩重樓房。門額橫匾“東坡樓”三字是黃庭堅手書而成,樓堂正中的東坡坐像,神態高潔瀟灑,形神俱佳。樓兩側壁上,有清代以來石刻碑記10餘通,其中尤以道光年間所刻東坡畫梅菊四副及東坡笠屐圖畫像最為精美。樓前為洗墨池,池中游魚背脊烏黑,相傳為蘇東坡在此洗硯墨水所染。

東方佛都

東方佛都座落于樂山大佛景區群峰之間,系仿古石刻佛像主題公園。該景點於1994年5月建成,正式對外開放。它距世界聞名的樂山大佛僅一裡之遙。東方佛都集宗教藝術、雕刻藝術、園林藝術為一體,在20萬平方米範圍內,集中仿製了國內外佛像三千多尊,利用自然山體延伸,曲折蜿蜓地構成了壯觀的佛教畫卷長廊,採用摩崖圓雕、浮雕、雕刻、壁畫等表現形式,選用不同材質,有石刻、銅鑄、彩塑、墨玉等,充分體現了中國佛教和東南亞佛教藝術的風格,氣勢恢宏,巍為壯觀。

麻浩崖墓

麻浩崖墓位於淩雲、烏尤兩山之間的溢洪河道東岸,麻浩是其地名,崖墓,是古代流行於樂山的一種仿生人住宅,鑿山為墓的一種墓葬形式。這種墓葬因流行於1800多年前的東漢至南北朝時期,故稱東漢崖墓。 麻浩崖墓,早年就以內涵豐富雕飾精美而被譽為“南安(樂山古稱)名墓之首”。墓中保存著許多漢代建築、車馬伎樂、鳥獸蟲魚圖形,且有不少歷史題材的神話故事,以及畫像石棺、書法題刻。同時,還有中國乃至世界遺留最早的佛教石刻造像。它是漢文化與印度早期佛教文化交融的具體反映。

巨型睡佛

在樂山大佛週邊,有一尊由幾座山體組合而成的“巨型睡佛”。睡佛呈仰面朝天姿勢,體態端莊,輪廓清晰可辨。睡佛的頭身足分別由烏尤山、淩雲山和龜城山三山聯成。著名的樂山大佛恰好位於睡佛的心臟部位,頗為神奇。1989年5月,廣東順德某遊人到樂山旅遊,拍下了一張淩雲山、烏尤山全景照,回家後發現整體山形宛如“健男仰臥”,經多家媒體報導後,轟動一時。遠觀睡佛,佛頭由整個烏尤山構成,山上的石、翠竹、綠蔭、山徑、亭閣、寺廟,分別呈現為巨佛的髮髻、睫毛、鼻樑、雙唇和下頜;佛身由淩雲山構成,山上九峰相連,猶如巨佛寬廣的胸膛、渾圓的腰和健美的腿;腳板翹起的佛足是龜城山的一部分。整個佛體逼真、自然,猶如天造地設,毫無人工痕跡。

樂山大佛博物館

樂山大佛如此細緻壯觀的佛像,在古代究竟是怎麼完成的呢?樂山大佛博物館能滿足你對於樂山的所有好奇心。博物館依山而建,你可以在此看到模擬的崖墓群和Q版樂山大佛模型,欣賞漢唐時期的泥塑、石刻圓雕和瓷器等珍貴文物,館內還藏有郭沫若等藝術大師的書畫作品,是瞭解樂山厚重的歷史與文化積澱的好去處。

載酒亭

載酒亭,是紀念蘇軾而兼供遊客憑高望遠,欣賞風景之處。亭名取自蘇東坡的詩句:“載酒時作淩雲遊”。當得月白風清之時,遊客攜酒至此,相伴浩蕩江聲而醉,也是人生極樂之事。相傳蘇東坡常遊淩雲山,曾駕一葉扁舟遨遊江上,陶醉于秀美的漢嘉山水而大發感慨:“但願身為漢嘉守,載酒時作淩雲遊。”後人取其意“載酒亭”於淩雲山腰,以資紀念。載酒亭正好與兜率宮右側石壁上明朝崇禎時嘉州守郭衛宸題“蘇東坡載酒時遊處”石刻相對。在載酒亭小憩,近瞰三江,遠眺峨眉,青山隱隱。載酒亭可謂登山小憩賞景絕佳之處。30 淡季(10月8日~3月31日):08:00~17:30

住宿

樂山市住宿條件較好,郵電賓館、海棠賓館離樂山港不到1公里;教育賓館、桃源賓館從樂山港站下車步行不到5分鐘;就日峰賓館離大佛寺步行不到十分鐘;金海棠賓館、嘉州賓館也不錯,淡季價格100-200元。 樂山大佛寺內有為遊人提供的各類客房,既有不亞於星級賓館的豪華間,又有價格低廉且潔淨舒適的中低檔房間。

▌住宿指南

背包客聯盟預定酒店享受會員價

美食/特產

▌美食介紹

樂山飲食風味與四川其它地方一樣,都是以其麻辣味聞名於世,有“食在四川,味在嘉州”之美譽,濃郁地方特色菜和小吃種類繁多。樂山小吃久負盛名,許多成都名小吃均源於樂山。數得上來的樂山美食有西壩豆腐、蘇稽蹺腳牛肉、臨江鱔絲、爆炒鴨舌、缽缽雞、豆腐腦、椒麻雞、蛋烘糕、來鳳魚、跳水兔、跳水兔、蒸籠牛肉肥腸夾餅等

▌美食推薦

西壩豆腐

西壩豆腐樂山的頭牌菜,常做的有 108 種,精品 36 種。滿滿一桌豆腐宴令 人得以體味豆腐的多種形式組合,如燈籠豆腐,系豆腐小方塊,裡 包餡,炸至金黃後澆汁,外脆裡嫩餡鮮。推薦嘗試咸黃豆腐、燈籠 豆腐、熊掌豆腐、雪花豆腐、一品豆腐等。

蹺腳牛肉

蹺腳牛肉,簡單點說,“蹺腳牛肉”就是“燙牛雜”。樂山市內“蹺腳牛肉”店 基本一街一店,星羅棋佈,格局是當街一口大鍋,老湯翻滾,菜品 有牛肉、白肚、毛肚、腸子、肺片、腦花等,隨燙隨食。吃時一碗 白米飯、幾碗蹺腳牛肉、一碟辣椒面,再就著鮮香的老湯,快感從 味蕾中慢慢泛起。

楊林黃燜雞

黃燜雞是樂山的一大特色火鍋,必嘗美食之首。雞肉先和底料翻炒,然後和 木耳、魔芋等時令蔬菜一起放入高壓鍋,燜二十分鐘左右。最後倒 入火鍋盆,表面上撒上香菜,香噴噴、辣絲絲的黃燜雞就出爐了!

甜皮鴨

甜皮鴨和普通鹵鴨有所不同,皮是甜甜脆脆的,肉質幹,有嚼頭。骨頭 也酥脆的很。甜皮鴨在樂山四處可見。

推薦:彭山甜皮鴨

地址:春華路中段,郵政局旁邊

特色魚火鍋

其實和冷鍋魚差不多,只不過它的亮點在“船”。在江邊,停泊了 十幾艘漁船,艘艘都裝飾的很有特色,有的還有 4 層樓,很有檔 次,邊吃邊看風景。船上吃的魚較高級些,比如江團、紅砂、黃 辣丁、岩鯉等,味道更好吃,消費自然也比普通的冷鍋魚的要高 了。

清蒸江團

江團主要產於樂山境內岷江小三峽,此魚無鱗少細刺、肉豐肥美。 此菜製作較為複雜,僅輔料就有蘑菇、玉蘭片、金鉤、火腿、網 油等,製作時將魚清洗切塊,用網油包裹,加入輔料及清湯入碗 蒸約 40 分鐘後除去網油即可成菜。特點是肉質細嫩,湯質乳白, 鹹鮮可口,回味悠長,異香撲鼻,營養豐富,是高檔宴席的名菜。

子薑鴨鋪

製作時將鴨脯切成條形,穿入沸水氽一下撈起。備好仔薑片,待油溫燒至八成熱時,加入花椒、豆瓣以及適量的鮮湯,然後將鴨條入鍋,同 時加入料酒、醬油、鹽,勻火燒三十分鐘後,可放入仔薑,繼續燒十分鐘後加入少量蒜苗燜一下,放入味精、水豆粉即可成菜。特點是薑味濃郁,滋汁紅亮,香辣可口。

▌特產速覽

樂山的特產不少,最有名的還是夾江豆腐乳、蘇稽牌香油米糖和犍為的乾薑,這些在市區的超市都可以買到。樂山的商業中心比較集中,有時代廣場、土橋街、玉堂街、泌水院步行街、牛兒橋等地。

▌安心出行保障有我

自助遊有風險,背包客聯盟提示您購買保險

路線推薦

▌陸路遊覽路線

石窟式山門-龍湫-載酒亭-樂山大佛-淩雲棧道-淩雲寺-靈寶塔-沫若堂-月榭-東坡樓-碑林-佛國天堂-碧津樓-麻浩漁村-麻浩崖墓博物館-烏尤山-烏尤寺-東方佛都

▌水路遊覽路線

碼頭-觀佛樓-巨型睡佛-九龍灘-三江口-淩雲山-樂山大佛-壁津樓-麻浩-烏尤山(中流砥柱)-鳳洲島-碼頭

九寨溝旅遊攻略

峨眉山旅遊攻略

成都市區4日遊行程線路

青城山、都江堰景區旅遊攻略

為旅遊愛好者提供專業實用的旅遊攻略大全。

海師洞

海師洞位於大佛頭部左後方的淩雲山頂,相傳為海通居住過的地方。海師洞洞深約10米,洞額刻“海師洞”三字,為清乾隆時四川按察使顧光旭手書。洞前的《淩雲山海師洞記》碑文則是當年顧光旭所擬,而由後人重刻的。洞前銅鐘為明代舊物,洞外的海通法師坐像則為近年所塑。

淩雲棧道

淩雲棧道在樂山大佛左側棲鸞、兌悅兩個山峰的懸崖絕壁間。它削壁穿洞,架虛構空,藏奇露險,蜿蜒曲折,似一條騰空而起的巨龍。棧道開鑿於1983年初1984年竣工,同年十月開放。全長約500米,棧道北端與大佛腳平臺相連,南端與璧津樓相通,與大佛右側的九曲棧道構成一條回環曲折的旅遊路線。

靈寶塔

靈寶塔又名淩雲塔,因其聳立在淩雲寺後的靈寶峰巔,故以山峰命名。塔建于唐代,塔形呈密簷式四方錐體,磚砌而成,坐東向西,高29.29米,共十三級。塔體中空,內有石階沿塔軸盤旋至頂。塔頂為四攢尖式。靈寶塔的結構和風格與西安小雁塔相似。根據山川形勢修建此塔的目的,主要還是作為三江合流處的標誌。高71米的大佛是為了鎮水保平安,靈寶塔則作為航船標誌,使船工提高注意力,以便安全渡過急流險灘。如今,靈寶塔已成為嘉州古城的一座標誌,2006年12月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沫若堂

沫若堂位於靈寶峰西北一隅,其中“鼎堂碑廊”刻有郭沫若書法手跡,陳列室青磚灰瓦,樸素雅致,是為紀念出生于樂山沙灣的現代文化巨匠郭沫若而建。沫若堂陳列著郭沫若生平事蹟圖片和各種著作版本,以及有關郭沫若研究的成果展覽。堂前屹立著一尊抗戰時期郭沫若在重慶演講的全身銅像,高約3米,雕像旁兀立一支6.5米高的花崗石巨筆,筆桿上鐫刻女神、屈原、鳳凰涅磐圖案,頌贊著一代文豪郭沫若在文學史上的業績。

淩雲寺

淩雲寺又稱大佛寺,位於淩雲山棲鸞峰側,與樂山大佛相鄰。創建于唐代,後荒廢。今寺為明、清所建,有由天王殿、大雄殿、藏經樓組成的三重四合院建築。寺內最後一重殿是藏經樓,原為寺內收藏佛教經卷的地方,於1930年新建。從它的結構和外形可以看到近代建築風格,在寺字中別具一格卻另有一番情趣。目前,淩雲寺已開闢成“樂山大佛陳列館”,館內陳列大量實物、文獻、圖片和模型,展示了樂山大佛九十年建造史和歷代保護維修史,充分反映出樂山大佛不愧為世界藝術瑰寶。

壁津樓

壁津樓是淩雲山的一大景觀,雄踞在後半山的山道上。從山頂俯視,好像於青山綠水間突然出現的世外仙境。從山下仰視,卻又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

佛國天堂

佛國天堂屹立於淩雲山丹霞峰,依山取勢,按唐代宮殿格局建造。陡峭石階如天梯高入雲天,金碧輝煌,氣勢恢宏。主殿建築分前後兩院。主殿內呈穹窿,正坐彌勒佛像,後壁為彩色大型壁畫,雕樑畫棟,集中表現了彌勒淨土盛況。殿周崖畔塑有10餘龕彌勒造像,15組關於彌勒出世、成佛的連環浮雕,造型精美,刻技精湛,情節生動。登臨佛國天堂,猶入如夢似幻之境,給人以超凡脫俗之感。

東坡樓

東坡樓是淩雲山著名古跡之一,位於棲鸞峰巔,是由樓、廊、亭組成的庭院建築。東坡樓坐東北向西南,為歇山式單體木質兩重樓房。門額橫匾“東坡樓”三字是黃庭堅手書而成,樓堂正中的東坡坐像,神態高潔瀟灑,形神俱佳。樓兩側壁上,有清代以來石刻碑記10餘通,其中尤以道光年間所刻東坡畫梅菊四副及東坡笠屐圖畫像最為精美。樓前為洗墨池,池中游魚背脊烏黑,相傳為蘇東坡在此洗硯墨水所染。

東方佛都

東方佛都座落于樂山大佛景區群峰之間,系仿古石刻佛像主題公園。該景點於1994年5月建成,正式對外開放。它距世界聞名的樂山大佛僅一裡之遙。東方佛都集宗教藝術、雕刻藝術、園林藝術為一體,在20萬平方米範圍內,集中仿製了國內外佛像三千多尊,利用自然山體延伸,曲折蜿蜓地構成了壯觀的佛教畫卷長廊,採用摩崖圓雕、浮雕、雕刻、壁畫等表現形式,選用不同材質,有石刻、銅鑄、彩塑、墨玉等,充分體現了中國佛教和東南亞佛教藝術的風格,氣勢恢宏,巍為壯觀。

麻浩崖墓

麻浩崖墓位於淩雲、烏尤兩山之間的溢洪河道東岸,麻浩是其地名,崖墓,是古代流行於樂山的一種仿生人住宅,鑿山為墓的一種墓葬形式。這種墓葬因流行於1800多年前的東漢至南北朝時期,故稱東漢崖墓。 麻浩崖墓,早年就以內涵豐富雕飾精美而被譽為“南安(樂山古稱)名墓之首”。墓中保存著許多漢代建築、車馬伎樂、鳥獸蟲魚圖形,且有不少歷史題材的神話故事,以及畫像石棺、書法題刻。同時,還有中國乃至世界遺留最早的佛教石刻造像。它是漢文化與印度早期佛教文化交融的具體反映。

巨型睡佛

在樂山大佛週邊,有一尊由幾座山體組合而成的“巨型睡佛”。睡佛呈仰面朝天姿勢,體態端莊,輪廓清晰可辨。睡佛的頭身足分別由烏尤山、淩雲山和龜城山三山聯成。著名的樂山大佛恰好位於睡佛的心臟部位,頗為神奇。1989年5月,廣東順德某遊人到樂山旅遊,拍下了一張淩雲山、烏尤山全景照,回家後發現整體山形宛如“健男仰臥”,經多家媒體報導後,轟動一時。遠觀睡佛,佛頭由整個烏尤山構成,山上的石、翠竹、綠蔭、山徑、亭閣、寺廟,分別呈現為巨佛的髮髻、睫毛、鼻樑、雙唇和下頜;佛身由淩雲山構成,山上九峰相連,猶如巨佛寬廣的胸膛、渾圓的腰和健美的腿;腳板翹起的佛足是龜城山的一部分。整個佛體逼真、自然,猶如天造地設,毫無人工痕跡。

樂山大佛博物館

樂山大佛如此細緻壯觀的佛像,在古代究竟是怎麼完成的呢?樂山大佛博物館能滿足你對於樂山的所有好奇心。博物館依山而建,你可以在此看到模擬的崖墓群和Q版樂山大佛模型,欣賞漢唐時期的泥塑、石刻圓雕和瓷器等珍貴文物,館內還藏有郭沫若等藝術大師的書畫作品,是瞭解樂山厚重的歷史與文化積澱的好去處。

載酒亭

載酒亭,是紀念蘇軾而兼供遊客憑高望遠,欣賞風景之處。亭名取自蘇東坡的詩句:“載酒時作淩雲遊”。當得月白風清之時,遊客攜酒至此,相伴浩蕩江聲而醉,也是人生極樂之事。相傳蘇東坡常遊淩雲山,曾駕一葉扁舟遨遊江上,陶醉于秀美的漢嘉山水而大發感慨:“但願身為漢嘉守,載酒時作淩雲遊。”後人取其意“載酒亭”於淩雲山腰,以資紀念。載酒亭正好與兜率宮右側石壁上明朝崇禎時嘉州守郭衛宸題“蘇東坡載酒時遊處”石刻相對。在載酒亭小憩,近瞰三江,遠眺峨眉,青山隱隱。載酒亭可謂登山小憩賞景絕佳之處。30 淡季(10月8日~3月31日):08:00~17:30

住宿

樂山市住宿條件較好,郵電賓館、海棠賓館離樂山港不到1公里;教育賓館、桃源賓館從樂山港站下車步行不到5分鐘;就日峰賓館離大佛寺步行不到十分鐘;金海棠賓館、嘉州賓館也不錯,淡季價格100-200元。 樂山大佛寺內有為遊人提供的各類客房,既有不亞於星級賓館的豪華間,又有價格低廉且潔淨舒適的中低檔房間。

▌住宿指南

背包客聯盟預定酒店享受會員價

美食/特產

▌美食介紹

樂山飲食風味與四川其它地方一樣,都是以其麻辣味聞名於世,有“食在四川,味在嘉州”之美譽,濃郁地方特色菜和小吃種類繁多。樂山小吃久負盛名,許多成都名小吃均源於樂山。數得上來的樂山美食有西壩豆腐、蘇稽蹺腳牛肉、臨江鱔絲、爆炒鴨舌、缽缽雞、豆腐腦、椒麻雞、蛋烘糕、來鳳魚、跳水兔、跳水兔、蒸籠牛肉肥腸夾餅等

▌美食推薦

西壩豆腐

西壩豆腐樂山的頭牌菜,常做的有 108 種,精品 36 種。滿滿一桌豆腐宴令 人得以體味豆腐的多種形式組合,如燈籠豆腐,系豆腐小方塊,裡 包餡,炸至金黃後澆汁,外脆裡嫩餡鮮。推薦嘗試咸黃豆腐、燈籠 豆腐、熊掌豆腐、雪花豆腐、一品豆腐等。

蹺腳牛肉

蹺腳牛肉,簡單點說,“蹺腳牛肉”就是“燙牛雜”。樂山市內“蹺腳牛肉”店 基本一街一店,星羅棋佈,格局是當街一口大鍋,老湯翻滾,菜品 有牛肉、白肚、毛肚、腸子、肺片、腦花等,隨燙隨食。吃時一碗 白米飯、幾碗蹺腳牛肉、一碟辣椒面,再就著鮮香的老湯,快感從 味蕾中慢慢泛起。

楊林黃燜雞

黃燜雞是樂山的一大特色火鍋,必嘗美食之首。雞肉先和底料翻炒,然後和 木耳、魔芋等時令蔬菜一起放入高壓鍋,燜二十分鐘左右。最後倒 入火鍋盆,表面上撒上香菜,香噴噴、辣絲絲的黃燜雞就出爐了!

甜皮鴨

甜皮鴨和普通鹵鴨有所不同,皮是甜甜脆脆的,肉質幹,有嚼頭。骨頭 也酥脆的很。甜皮鴨在樂山四處可見。

推薦:彭山甜皮鴨

地址:春華路中段,郵政局旁邊

特色魚火鍋

其實和冷鍋魚差不多,只不過它的亮點在“船”。在江邊,停泊了 十幾艘漁船,艘艘都裝飾的很有特色,有的還有 4 層樓,很有檔 次,邊吃邊看風景。船上吃的魚較高級些,比如江團、紅砂、黃 辣丁、岩鯉等,味道更好吃,消費自然也比普通的冷鍋魚的要高 了。

清蒸江團

江團主要產於樂山境內岷江小三峽,此魚無鱗少細刺、肉豐肥美。 此菜製作較為複雜,僅輔料就有蘑菇、玉蘭片、金鉤、火腿、網 油等,製作時將魚清洗切塊,用網油包裹,加入輔料及清湯入碗 蒸約 40 分鐘後除去網油即可成菜。特點是肉質細嫩,湯質乳白, 鹹鮮可口,回味悠長,異香撲鼻,營養豐富,是高檔宴席的名菜。

子薑鴨鋪

製作時將鴨脯切成條形,穿入沸水氽一下撈起。備好仔薑片,待油溫燒至八成熱時,加入花椒、豆瓣以及適量的鮮湯,然後將鴨條入鍋,同 時加入料酒、醬油、鹽,勻火燒三十分鐘後,可放入仔薑,繼續燒十分鐘後加入少量蒜苗燜一下,放入味精、水豆粉即可成菜。特點是薑味濃郁,滋汁紅亮,香辣可口。

▌特產速覽

樂山的特產不少,最有名的還是夾江豆腐乳、蘇稽牌香油米糖和犍為的乾薑,這些在市區的超市都可以買到。樂山的商業中心比較集中,有時代廣場、土橋街、玉堂街、泌水院步行街、牛兒橋等地。

▌安心出行保障有我

自助遊有風險,背包客聯盟提示您購買保險

路線推薦

▌陸路遊覽路線

石窟式山門-龍湫-載酒亭-樂山大佛-淩雲棧道-淩雲寺-靈寶塔-沫若堂-月榭-東坡樓-碑林-佛國天堂-碧津樓-麻浩漁村-麻浩崖墓博物館-烏尤山-烏尤寺-東方佛都

▌水路遊覽路線

碼頭-觀佛樓-巨型睡佛-九龍灘-三江口-淩雲山-樂山大佛-壁津樓-麻浩-烏尤山(中流砥柱)-鳳洲島-碼頭

九寨溝旅遊攻略

峨眉山旅遊攻略

成都市區4日遊行程線路

青城山、都江堰景區旅遊攻略

為旅遊愛好者提供專業實用的旅遊攻略大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