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龍頭”幫派遭重創,他率一黑幫趁機崛起,逞兇鬥狠最終死於非命

覃志偉, 臺灣省“松聯幫”原幫主。 松聯幫最早成立於1982年, 當時臺灣省黑幫發展勢頭正猛, 竹聯幫與四海幫為爭奪勢力範圍激戰不斷, 嚴重影響了社會治安, 也讓一些失足青年蠢蠢欲動, 學習效仿。 當時, 居住在臺北松山地區的眷村青年覃志偉, 與王知強、朱偉立等人也組織成立了一個幫會, 取名“松聯幫”。 成立之初, 該幫設有4個主要分支, 分別是虎堂、豹堂、獅堂、龍堂, 奉覃志偉為老大。

松山地區, 清朝時名叫錫口, 日本人佔領臺灣後, 改為日式地名"松山"。 臺灣回歸中國後, 松山從此隸屬於臺北市, 改置松山區。 區內的饒河街夜市是臺灣最著名的觀光夜市, 賭博與色情業發達。 松聯幫成立後, 以收取保護費為主要活動, 在竹聯幫和四海幫夾縫下緩步發展。 當時, 松聯幫成員都是穿白布鞋手提汽油桶出沒, 頗具草莽作風, 因此在江湖上也被稱為“穿草幫”。

1984年10月,

因竹聯幫老大陳啟禮捲入“江南案”, 臺灣黑幫勢力之猖獗引發強烈反響, 迫使臺灣當局開始嚴打黑幫勢力, 發動了“一清專案”。 當時, 臺北各大幫派幾乎被警方悉數掃蕩, 不少黑幫大佬鋃鐺入獄, 被送到綠島管訓。 因為松聯幫勢力弱小, 並未引起臺灣警方重視。 隨著島內各“龍頭”幫派遭受重創, 松聯幫趁機搶佔地盤, 發展極為迅速, 陸續又成立多個堂口。

到了1986年, 松聯幫已是臺灣一個頗具影響力的黑幫組織, 該幫成員通過經營賭場和夜總會, 獲取了巨大非法利益。 隨著松聯幫坐大, 警方也開始著手打擊它。 不久, 王知強、王國棟等幫內大佬因非法活動被警方抓捕, 幫主覃志偉僥倖躲過牢獄之災。 1988年, 臺灣當局提前釋放了一些幫會老大, 竹聯幫、四海幫等外省掛龍頭幫派元氣開始恢復, 本地掛幫派天道盟也異軍突起, 松聯幫的勢力有所減弱。

步入九十年代, 臺灣黑道不斷染指合法行業, 覃志偉也率領松聯幫涉足建築行業和企業投資。 因為一塊土地糾紛, 覃志偉與四海幫大哥楊光南結下樑子,

楊光南派出綽號“阿禿”的手下與他談判, 結果兩人談崩, 覃志偉開槍打傷了阿禿。 後來, 四海幫老大陳永和出面, 與覃志偉再次談判。 談判期間, 覃志偉被意外闖進來的殺手槍殺。 事件發生後, 震驚臺灣黑白兩道。

覃志偉死於非命後,

幫內大佬朱偉立繼任幫主, 隨即掀起了一場江湖廝殺, 搞得腥風血雨。 1996年, 臺灣當局再次重拳出擊, 嚴打黑幫勢力, 松聯幫也成為主要攻擊對像。 翌年, 朱偉立率領松聯幫成員至臺北市警察局自首, 並宣佈解散松聯幫。 不過, 當時松聯幫的解散, 是為了保存實力, 轉移臺灣當局的監控與攻擊。 運動過後, 松聯幫沉渣泛起, 依舊暗地裡持續活躍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