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女人是如何堅持守寡一生的?70歲的老人說出其中的關鍵

縱觀中國歷朝歷代, 我們不難發現女性都處於一個比較卑微的地位, 她們都是男人們的附屬品。 史書對她們的記載也是少之又少。 偶爾出現也是能夠建功立業的巾幗英雄, 也只是歷史長河中的一粒流沙, 可以說中國歷代的發展史就是一部男性社會發展史, 女性只是一個簡單到可以忽略的附屬, 同時女性還要被所謂的“三從四德”所束縛。

這些年來, 宮鬥劇非常流行, 劇情大都都是發生在宮廷的內部, 在後宮之中, 那些妃子為了爭寵簡直就是不擇手段。 對於此, 很多人對此都是非常感興趣, 甚至還產生了古代的女子生活的還不錯的感覺, 只要是長得好看就可以享受榮華富貴。 長得不好看也可以安於一隅, 安居樂業。 可是真實情況下當然不是這個樣子的。 咱們看這個宮廷劇, 是對當下社會的一種誤導, 很多方面都是會有出入的。 比如經常會出現時間對不上這樣的事情,

在唐朝的時候, 有角色吃玉米, 其實這明顯是錯誤的, 因為玉米根本就不是這個時候傳入中國的。 但是古裝劇對於有的方面傳達還是非常準確的, 那就是古代對守寡婦女的不人道的要求。

在古裝電視劇中, 對於所謂不守婦道的女性,

往往會上演下豬籠沉塘這樣的情節。 由此, 反映出古人對於女性貞潔的要求是極其嚴格的。 即便是丈夫去世之後, 女性也不會被允許改嫁, 反而是守寡備受推崇, 甚至大建貞節牌坊予以表彰。 比如, 今四川省廣元市昭化鎮的一處貞節牌坊, 就是道光皇帝在1839年親自批准建設的。

就是在這樣的束縛之下, 古代發生了非常多這樣的悲劇。 有一個故事就是這樣, 一位守寡了二十多年的老人, 在年老生病的時候, 因為是一個男大夫來給他看病, 而她拒絕把脈治療, 最後不治身亡。 這樣的事情在古代常有發生。 還有一位寡婦在臨死的時候, 還囑託自己自己死後, 不能讓男性給自己收斂!

歲月難熬, 對於守寡的女性而言, 尤其如此。 , 她們又是如何度過的呢?在明朝時, 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 在臨終之際, 拿出100枚銅錢, 而銅錢上的文字幾乎全被磨光, 就如同一個外圓內方的鐵片。 周圍眾人均不解其中含義, 這時老人說話了, 稱:她從20歲開始守寡, 到如今已經有50年了,

這五十年她簡直度日如年, 為的就是留下貞潔這個名聲, 而今村頭已經為她立起了貞節牌坊。 她又是如何度過這五十年的呢?她講, 每到晚上無聊之際, 她把銅錢撒到地上, 然後在夜色裡一枚一枚把它們在撿起來, 一直到瞌睡, 最後去睡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