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要哭了!我們常吃的這道菜竟致癌 被世衛組織點名

環球網

▲資料圖:鹹魚。

近日, 一份“致癌物”清單引發大家關注, 不少“常見物”被列為1類致癌物。 其中, 不少中國人的功能表上都有這個……

鹹魚竟然是一級致癌物!

近日, 國家食藥監總局發佈了官方版的“致癌物”清單。 這份清單由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安全評價研究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2017年10月27日公佈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

▲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截圖。

致癌物清單總共分為1至4類,

1類致癌物(完整版見文末)指對人類為確定致癌物。

在116個1類致癌物中, 中國式鹹魚編號96, 還特別標注出來是“Chinese-style”(中國式)。

鹹魚作為“重口味”食物代表, 是廣受大家歡迎的下飯菜。 但是你不知道的是, 鹹魚等重口味食物在製作時需要經過高濃度的鹽長時間醃制, 而且中式鹹魚有脫水的步驟。 這一加工方式和過程會產生大量的二甲基亞硝酸鹽, 這種物質進入人體後, 會轉化成致癌性很強的二甲基亞硝胺。

已有研究表明, 吃鹹魚和鼻咽癌、食道癌、胃癌的發生率呈正相關。 而且年齡越小, 食用的量越大、頻率越高, 患以上三類癌症的風險也越大。

除了亞硝酸胺帶來的風險, 鹹魚在製作中的二次污染也不能忽視。

比如說, 在露天暴曬時, 鹹魚會引來蒼蠅等小蟲子, 可能滋生細菌, 甚至還有人會噴上驅蟲劑。 這些因素比亞硝酸胺更難控制, 有時甚至會造成更大的危害。

所以, 以後要儘量少吃鹹魚、鹹菜等醃制食物, 避免“癌從口入”。

▲資料圖:鹹魚。

1個月吃兩三次問題不大

那是不是意味著, 我們都不能再享受鹹魚這道美味了?杭州市腫瘤醫院腫瘤內二科副主任鄭松說, 大家其實不必過分恐慌。

他說,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對致癌物分類的依據並不是誰致癌的能力更強, 而是致癌的證據確鑿程度。 級別越高, 只能說明它致癌的證據越明確。 但這並不意味著, 吃了列表上的食物就一定會患上癌症, 完全不吃就一定倖免, “總體來說, 腫瘤的發生還是遺傳、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

醫生建議, 鹹魚愛好者可以一個月吃個2、3次, 每次吃一小條左右, 不要過多攝入, 這樣影響不會很大。

如果實在管不住自己的嘴怎麼辦?醫生教你一個補救措施, 可以同時多攝入膳食纖維, 它能加速食物在腸道裡通過,

縮短食物在腸道裡停留的時間, 從而減少亞硝酸胺的重複吸收。

這份致癌清單公佈後, 網友們開玩笑說, “這下鹹魚再也翻不了身了。 ”

一類致癌物還有酒精飲料和檳榔果

酒精會增加口腔癌、咽喉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和結直腸癌的發生率。 在致癌死亡分佈中,由酒精引起的比例是3%左右。

為此,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建議,從癌症預防的角度來看,儘量不要喝酒。但考慮到適當飲酒對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有益,可以每天少量喝一些。

研究表明,檳榔與口腔癌有正相關。吃得越頻繁,嚼的時間越長,頰、舌部位癌變的比例明顯增加。嚼檳榔的口腔癌患者,發病年齡比其他患者平均提前8年左右。

這3類致癌物,你都知道嗎?

一類致癌物:食物類↓

一類致癌物:日常接觸類↓

二類致癌物:二類致癌物是指,導致人類癌症的證據不明確的物質。簡單說就是,有致癌的可能性但是也不一定致癌!

三類致癌物:三類致癌物是指,導致動物和人致癌的證據,都不明確的物質,其實這一類導致癌症的可能性非常小!

主要代表:

蘇丹紅、印刷油墨、次氯酸鹽、汞及汞有機化合物、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玻璃纖維、茶葉、茶鹼、糖精、靜態磁場、維生素K、膽固醇、滅草隆等。

食物為什麼會致癌?

食物本身含不含有致癌物?以檳榔為例,有研究者認為,檳榔本身是食物,吃檳榔的人也只有7%—8%的人患口腔癌。而有人認為檳榔中含有一種生物鹼,會導致口腔黏膜纖維化,口腔白斑,導致癌前病變,發生癌症的可能性增大。

專家認為,食物致癌多是人為因素造成,出現致癌物多是通過以下幾種途徑:

食物保存不當發生黴變。食物在保存一定時期以上,過了保質期的食物,容易發黴,產生一級致癌物黃麴黴毒素,它能導致肝癌,這在臨床上已經獲得證明。糧食儲存不當,也會發生黴變。

烹飪食物方法不當。食物的薰制、燒烤、醃制不當,烤焦或者烤糊的食物,都會產生亞硝酸鹽。

農藥殘留。在農作物的種植過程中,過量使用農藥和殺蟲劑,如果不能有效降解,超過限量標準,長期食用的話,會增加致癌的風險。

不適當地使用食物添加劑。法定的食品添加劑,按規定的劑量使用,安全性有保證。如果超劑量、越範圍使用,也會有致癌的風險。

致癌物是怎樣分級的?

致癌物是按對人的致癌危險性來分級,究竟包括哪些物質?

第一級致癌物(肯定致癌):在一級致癌物中,天然物質及其加工產物占5種,包括黃麴黴毒素、環孢素A、煙草和煙氣、檳榔及酒精性飲料。

第二級A類(較大可能致癌):如氯黴素、甲醛、多氯聯苯、丁二烯、硫酸二甲酯、環氧氯丙烷、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柴油引擎廢氣等,對人類為很可能致癌物,對動物則為確定致癌物。

第二級B類(較小可能致癌):如黃樟素、四氯化碳、電磁波、汽油引擎廢氣、乾洗業等,對人類為有可能致癌物,對動物很可能也是致癌物。

第三級致癌物(尚不清楚是否致癌):咖啡因、食用色素等,目前尚無足夠的依據以判斷該物質是否為人類致癌物。

特別注意的是:“肯定致癌”指的是確認含有引發癌症物質,而不是吃了就肯定得癌,肯定的只是致癌性,只是可能性風險性而已。

這份防癌指南請收好!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提出的10條防癌健康生活建議:

1.在不出現體重過低(BMI<18.5)的前提下盡可能減輕體重、保持苗條。

2.每天至少進行30分鐘的體力活動。

3.避免含糖飲料。限制高能量密度食物的攝取。

4.吃更多樣化的蔬菜、水果、全穀類和豆類。

5.減少紅肉(如牛肉、豬肉和羊肉)攝入,避免食用加工肉類。

6.儘量不飲酒。如果需要飲酒的話,男士應限制飲酒量在每天2個酒精單位以下,女士則限制在每天1個酒精單位。(注:1個酒精單位為10毫升純酒精,約相當於360毫升啤酒、150毫升幹葡萄酒或45毫升白酒)

7.減少富含鹽的食物或醃制食品的攝入。

8.不要用膳食補充劑來預防癌症。(注:所有的保健品都沒有預防癌症的效果。)

9.純母乳餵養最好持續6個月以上,隨後再逐漸添加輔食。

10.腫瘤患者治療後應遵循預防癌症的膳食/生活方式指南。

來看最全致癌物清單:

在致癌死亡分佈中,由酒精引起的比例是3%左右。

為此,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建議,從癌症預防的角度來看,儘量不要喝酒。但考慮到適當飲酒對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有益,可以每天少量喝一些。

研究表明,檳榔與口腔癌有正相關。吃得越頻繁,嚼的時間越長,頰、舌部位癌變的比例明顯增加。嚼檳榔的口腔癌患者,發病年齡比其他患者平均提前8年左右。

這3類致癌物,你都知道嗎?

一類致癌物:食物類↓

一類致癌物:日常接觸類↓

二類致癌物:二類致癌物是指,導致人類癌症的證據不明確的物質。簡單說就是,有致癌的可能性但是也不一定致癌!

三類致癌物:三類致癌物是指,導致動物和人致癌的證據,都不明確的物質,其實這一類導致癌症的可能性非常小!

主要代表:

蘇丹紅、印刷油墨、次氯酸鹽、汞及汞有機化合物、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玻璃纖維、茶葉、茶鹼、糖精、靜態磁場、維生素K、膽固醇、滅草隆等。

食物為什麼會致癌?

食物本身含不含有致癌物?以檳榔為例,有研究者認為,檳榔本身是食物,吃檳榔的人也只有7%—8%的人患口腔癌。而有人認為檳榔中含有一種生物鹼,會導致口腔黏膜纖維化,口腔白斑,導致癌前病變,發生癌症的可能性增大。

專家認為,食物致癌多是人為因素造成,出現致癌物多是通過以下幾種途徑:

食物保存不當發生黴變。食物在保存一定時期以上,過了保質期的食物,容易發黴,產生一級致癌物黃麴黴毒素,它能導致肝癌,這在臨床上已經獲得證明。糧食儲存不當,也會發生黴變。

烹飪食物方法不當。食物的薰制、燒烤、醃制不當,烤焦或者烤糊的食物,都會產生亞硝酸鹽。

農藥殘留。在農作物的種植過程中,過量使用農藥和殺蟲劑,如果不能有效降解,超過限量標準,長期食用的話,會增加致癌的風險。

不適當地使用食物添加劑。法定的食品添加劑,按規定的劑量使用,安全性有保證。如果超劑量、越範圍使用,也會有致癌的風險。

致癌物是怎樣分級的?

致癌物是按對人的致癌危險性來分級,究竟包括哪些物質?

第一級致癌物(肯定致癌):在一級致癌物中,天然物質及其加工產物占5種,包括黃麴黴毒素、環孢素A、煙草和煙氣、檳榔及酒精性飲料。

第二級A類(較大可能致癌):如氯黴素、甲醛、多氯聯苯、丁二烯、硫酸二甲酯、環氧氯丙烷、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柴油引擎廢氣等,對人類為很可能致癌物,對動物則為確定致癌物。

第二級B類(較小可能致癌):如黃樟素、四氯化碳、電磁波、汽油引擎廢氣、乾洗業等,對人類為有可能致癌物,對動物很可能也是致癌物。

第三級致癌物(尚不清楚是否致癌):咖啡因、食用色素等,目前尚無足夠的依據以判斷該物質是否為人類致癌物。

特別注意的是:“肯定致癌”指的是確認含有引發癌症物質,而不是吃了就肯定得癌,肯定的只是致癌性,只是可能性風險性而已。

這份防癌指南請收好!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提出的10條防癌健康生活建議:

1.在不出現體重過低(BMI<18.5)的前提下盡可能減輕體重、保持苗條。

2.每天至少進行30分鐘的體力活動。

3.避免含糖飲料。限制高能量密度食物的攝取。

4.吃更多樣化的蔬菜、水果、全穀類和豆類。

5.減少紅肉(如牛肉、豬肉和羊肉)攝入,避免食用加工肉類。

6.儘量不飲酒。如果需要飲酒的話,男士應限制飲酒量在每天2個酒精單位以下,女士則限制在每天1個酒精單位。(注:1個酒精單位為10毫升純酒精,約相當於360毫升啤酒、150毫升幹葡萄酒或45毫升白酒)

7.減少富含鹽的食物或醃制食品的攝入。

8.不要用膳食補充劑來預防癌症。(注:所有的保健品都沒有預防癌症的效果。)

9.純母乳餵養最好持續6個月以上,隨後再逐漸添加輔食。

10.腫瘤患者治療後應遵循預防癌症的膳食/生活方式指南。

來看最全致癌物清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