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惠山秋色已燦然,此時不去待來年……

很 高 興 遇 見 你

NICE TO MEET YOU

南朝的寺, 明代的園,

古祠堂代代相承,

惠山景區, 恰如一座

穿越時光的江南歷史文化博物館。

你道是秋色已燦然,

我卻想帶你尋覓,

那些不為人知的神奇秘境。

惠山古鎮寶善橋下

“惠山園”

提起惠山古鎮, 很多人都熟悉它, 但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 在古鎮下河塘的寶善橋南逸, 卻有一座隱匿了近一個世紀的江南小園林, 它的名字叫“惠山園”。

這座占地僅五千多平方米的袖珍園林,

曾經是清朝名將李鶴章的紀念祠堂, 園林的前院, 便是以徽派建築為特色的“李公祠”, 後院, 則是以江南園林著稱的“惠山園”。

一座小園林, 竟然擁有兩種建築風格, 這在江南地區極為罕見。

整座“惠山園”有長廊串起來, 繞長廊一周, 便能遊覽整個“惠山園”。 院中水池的水面上, 龍光塔、錫山、惠山, 盡入池中, 移步之間, 讓人迷離。

惠山古鎮祠堂群

祠堂是中國特有的文化建築。

在惠山古鎮, 有一個特殊的古祠堂群落, 面積只有0.3平方公里, 但從唐代一直延續到民國共彙集了118座古祠堂。 祠堂群中祭祀的姓氏可查到的就有72個, 其中僅宰相級人物就有9人, 密集程度堪稱全國之最。

祠內有明代遺石“丈人峰”和“拜石山房”。

大老爺廟

“五裡香塍”惠山直街上有張巡廟,俗稱大老爺廟,紀念唐代忠烈死于安史之亂的張巡,張巡死守睢陽城,保住大唐東南半壁江山,功莫大焉。

老爺殿后有一組湖石假山,向不為人熟識,不知年月,不見記載,雖是小品,但在無錫絕對疊山第一。

惠山寺山門前立有

石經幢兩柱

“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惠山寺,山門前立有石經幢兩柱,右唐左宋,基本同款,江南地區少有的古物,無錫地表最早的古跡遺存。

金蓮橋

金蓮橋,無錫最古的橋樑,在惠山寺乾隆禦碑亭前,建于北宋欽宗時,惠山寺曾賜作李綱(那個打東京保衛戰的抗金名將)家祠。

金蓮橋保持了北宋原樣,橋身纏枝蓮嬰戲圖是典型的宋代紋飾,非常古老。

惠山古銀杏

這棵存活了600多年的銀杏古樹直徑1.19米,樹高21米,相傳為明朝洪武初年寺僧性海所植。

惠山寺的銀杏黃了,無疑就成為無錫標誌性的秋天一景。有了暖陽的照耀,古銀杏更顯得耀眼奪目,光彩四射,成了拍客們鏡頭中最美的明星。

雲起樓

惠山竹爐山房上頭的雲起樓,原惠山寺的方丈室,乾隆南巡常駐足此地眺望龍光塔影及錫城全貌。

寄暢園

乾隆獨愛無錫惠山寄暢園,六下江南七次駐蹕,繪圖紙搬到北京造清漪園(慈禧改名頤和園)內惠山園(今頤和園內諧趣園),並在昆明湖泮玉泉山上建玉峰塔,仿寄暢園借景錫山龍光塔影,其癡迷不是一般兩般。

忍草庵

惠山忍草庵,無錫唯一與清代第一詞人納蘭性德相關的古跡,隱埋在青山中學後頭的山坳裡。忍草庵如今知之者甚少,可來頭不小,有清一代那可是文星薈萃之所。

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

而是在洪濤依舊中,

端坐磐石,在心裡修籬種菊。

用這幾句深心明眼的話語下茶,

泡得秋日裡一壺窗明几淨。

這個秋天,就做個靜悄悄的人,

閑看花開,乾淨如始。

最美的妝容還是紅與黃

樹葉大變身

從惠山景區的第一枚楓葉變紅給我們帶來的驚喜,

到火一般的楓葉燃遍了天地,

只需要短短的幾天時間,

甚至你還沒有反應過來,

這裡就會被紅楓和金黃的銀杏攻陷了。

惠山景區的秋冬季,

有著一種不同於春天的嬌豔,

也帶著一點氤氤的古意,

那古意裡有露寒煙冷,有日暮紛紛,通透且幽芳。

素材來自:林一、陸建華攝影、無錫東俠,鬥山星辰,阿健Z-JIAN等。部分原文:林一

版權及聲明

1、本微信號所轉載的文/圖/音視頻等,如無特別說明,均來自網路,版權歸屬於原作者及原版權所有者。

2、本微信號所轉載內容若原作者及原版權所有者不願意在此刊登,請及時通知我們予以刪除。

大老爺廟

“五裡香塍”惠山直街上有張巡廟,俗稱大老爺廟,紀念唐代忠烈死于安史之亂的張巡,張巡死守睢陽城,保住大唐東南半壁江山,功莫大焉。

老爺殿后有一組湖石假山,向不為人熟識,不知年月,不見記載,雖是小品,但在無錫絕對疊山第一。

惠山寺山門前立有

石經幢兩柱

“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惠山寺,山門前立有石經幢兩柱,右唐左宋,基本同款,江南地區少有的古物,無錫地表最早的古跡遺存。

金蓮橋

金蓮橋,無錫最古的橋樑,在惠山寺乾隆禦碑亭前,建于北宋欽宗時,惠山寺曾賜作李綱(那個打東京保衛戰的抗金名將)家祠。

金蓮橋保持了北宋原樣,橋身纏枝蓮嬰戲圖是典型的宋代紋飾,非常古老。

惠山古銀杏

這棵存活了600多年的銀杏古樹直徑1.19米,樹高21米,相傳為明朝洪武初年寺僧性海所植。

惠山寺的銀杏黃了,無疑就成為無錫標誌性的秋天一景。有了暖陽的照耀,古銀杏更顯得耀眼奪目,光彩四射,成了拍客們鏡頭中最美的明星。

雲起樓

惠山竹爐山房上頭的雲起樓,原惠山寺的方丈室,乾隆南巡常駐足此地眺望龍光塔影及錫城全貌。

寄暢園

乾隆獨愛無錫惠山寄暢園,六下江南七次駐蹕,繪圖紙搬到北京造清漪園(慈禧改名頤和園)內惠山園(今頤和園內諧趣園),並在昆明湖泮玉泉山上建玉峰塔,仿寄暢園借景錫山龍光塔影,其癡迷不是一般兩般。

忍草庵

惠山忍草庵,無錫唯一與清代第一詞人納蘭性德相關的古跡,隱埋在青山中學後頭的山坳裡。忍草庵如今知之者甚少,可來頭不小,有清一代那可是文星薈萃之所。

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

而是在洪濤依舊中,

端坐磐石,在心裡修籬種菊。

用這幾句深心明眼的話語下茶,

泡得秋日裡一壺窗明几淨。

這個秋天,就做個靜悄悄的人,

閑看花開,乾淨如始。

最美的妝容還是紅與黃

樹葉大變身

從惠山景區的第一枚楓葉變紅給我們帶來的驚喜,

到火一般的楓葉燃遍了天地,

只需要短短的幾天時間,

甚至你還沒有反應過來,

這裡就會被紅楓和金黃的銀杏攻陷了。

惠山景區的秋冬季,

有著一種不同於春天的嬌豔,

也帶著一點氤氤的古意,

那古意裡有露寒煙冷,有日暮紛紛,通透且幽芳。

素材來自:林一、陸建華攝影、無錫東俠,鬥山星辰,阿健Z-JIAN等。部分原文:林一

版權及聲明

1、本微信號所轉載的文/圖/音視頻等,如無特別說明,均來自網路,版權歸屬於原作者及原版權所有者。

2、本微信號所轉載內容若原作者及原版權所有者不願意在此刊登,請及時通知我們予以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