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茯苓餅,茯苓糕,茯苓茶,茯苓粉耳熟能詳,你瞭解茯苓的功用嗎?

​茯苓餅, 是北京的一種滋補性傳統名點。 我們經常會用來饋贈親朋好友, 它曾是宮廷禦膳房的點心是故身價百倍。 當然茯苓糕,

茯苓茶, 茯苓粥, 茯苓粉也被擺上了人們的餐桌, 被廣泛食用, 這不僅是因為它的品相和口感, 更多的是因為它有安神, 補脾, 利水, 滲濕的功效。

​茯苓餅的製作以茯苓霜和精白麵粉做成薄餅, 中間夾有用蜂蜜、砂糖熬溶攔勻的蜜餞松果碎仁, 其形如滿月, 薄如紙, 白如雪, 珍美甘香, 風味獨特。

​茯苓餅的制食法早在南宋《儒門事親》中就有記載:“茯苓四兩, 白麵二兩, 水調作餅, 以黃蠟煎熟。 ”不過這種蠟煎的餅並不好吃。 到了清初, 有人提出“糕貴乎松, 餅利於薄”的主張, 於是, 後來的餅就越來越薄。

​1, 將茯苓粉、麵粉、糯米粉和少量泡打粉混合過篩, 然後加入適量白糖混合均勻待用。

2, 將發酵粉用溫水化開後靜置活化10分鐘左右, 倒入剛才混合好的麵粉中攪拌均勻,

再加適量清水攪拌成比較稠的麵糊。

3, 把麵糊放在溫暖處發酵至2倍大小, 夏季通常發酵40分鐘就足夠了, 冬季天冷時要適當延長時間或採取保溫措施。

4, 蒸鍋倒足量水開火燒水。

5, 把發酵好的麵糊分兩次倒入模具中, 倒入第一層麵糊後, 在上面鋪一層豆沙, 第二層麵糊上面撒一層乾果。

6, 蒸鍋燒開後放入模具, 大火猛蒸25分鐘即可出鍋。

​老人, 孩子經常生病, 體格瘦弱, 最主要的原因是脾。 消化吸收不好了, 都是脾胃出現了問題。 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 脾出了問題(脾虛)生長發育就會受到影響, 而茯苓為四季神藥, 健脾祛濕作用突出。 茯苓的藥用價值很高, 能全方位地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 被譽為中藥“四君八珍”之一, 是中老年人延年益壽的良藥。

​茯苓性味甘淡平, 入心、肺、脾經, 具有利水滲濕、寧心安神、健脾和胃、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可治水腫脹滿、小便不利、脾虛食少、痰飲咳嗽、痰濕入絡、肩背酸痛、便溏泄瀉、遺精、心神不安、驚悸失眠、健忘等症。

​茯苓, 俗稱雲苓、松苓、茯靈, 為寄生在松樹根上的菌類植物, 形狀像甘薯, 外皮黑褐色, 裡面白色或粉紅色。 其原生物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乾燥菌核, 多寄生于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 產于雲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 古人稱茯苓為“四時神藥”, 因為它功效非常廣泛, 不分四季, 將它與各種藥物配伍, 不管寒、溫、風、濕諸疾, 都能發揮其獨特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 入藥具有利水滲濕、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用。 現代醫學研究:茯苓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茯苓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及保肝臟作用。

​茯苓之利水,是通過健運脾肺功能而達到的,與其它直接利水的中藥不同。苓桂術甘湯、四君子湯、四苓湯等均是有茯苓配伍的常用方劑。

​茯苓之利水,是通過健運脾肺功能而達到的,與其它直接利水的中藥不同。苓桂術甘湯、四君子湯、四苓湯等均是有茯苓配伍的常用方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