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樣的頂級國劇,不該毀在一部分人的罵聲裡

《九州·海上牧雲記》開播了, 這回沒有虛招, 視頻網站會員一口氣能看12集。

並且從一開始, 劇中那股來自九州幻想世界的洪荒氣息就撲面而來。

《海牧》的故事發生在架空的蒼茫世界裡。 由人族建立的古老晁王朝, 按照星域將天下劃分為九州。 九州大陸生活著不同種族, 雖然後來晁王朝滅亡, 但九州區域劃分卻一直延續下來。 國祚314年, 牧雲、穆如兩大部族南下攻入東陸建立端朝。 而本劇的故事就是從端朝末期永寧年間開始。

永寧十五年六月, 朔方原連年異象六月飛雪, 一位衣衫襤褸的算命僧在廣袤的瀚州大地上踽踽獨行。 穿過阡陌大河、雪地荒原之後, 他來到瀚州八部之一——碩風部的領地。

碩風部主君的兒子碩風和葉希望能留下這個算命僧做奴隸, 聽他講更多東陸的故事。 可算命僧卻對碩風父子說出了端朝皇族牧雲家的秘密——六皇子牧雲笙乃魅族所生, 若執劍則兵戈四起天下大亂。 正當他想繼續透露更多皇族秘辛時, 穆如鐵騎追蹤而來將其捉走, 並以窩藏逃犯之名罰沒了碩風部的族產。

重壓之下, 碩風主君碩風達決定帶領族人反抗穆如鐵騎, 全族遷徙至水草豐茂的朔方原北。 那裡原本是為東陸人製造鐵器的速沁部領地,

隨後經過一番激烈的搏殺, 碩風部屠戮了速沁全族, 準備在此安營紮寨。 卻不料蹤跡再次被穆如鐵騎追蹤到, 並面臨滅族的危險。

穆如鐵騎擁有精良的鋼刀戰馬, 但碩風部蠻族則還處於石器時代, 文明的差異使碩風部成年男性被穆如鐵騎類似鐵浮圖的戰術屠戮殆盡。

年僅十三歲的碩風和葉逃過一劫, 成為部族新主君。 卻被人販子綁至中州, 成為供貴族消遣的打奴。

在這個過程中, 他認識了生於世家長於市井的寒江, 一見如故的兩人結為兄弟。 可寒江後來才知道自己的真名應該叫穆如寒江,

出生時因星象顯示自己有帝命會危及牧雲統治, 故被家族拋棄。 一番險死還生後, 皇帝命寒江陪同六皇子牧雲笙讀書。

由此開始, 鐵沁碩風和葉、帝命穆如寒江、天命皇子牧雲笙三位英雄的人生交織在一起, 隨後幾人將要面對的,是連年戰爭、是繞指柔情,以及無數血與火的淬煉。

其實劇情介紹原本小編可以一筆帶過,但思來想去覺得還是有必要用些筆墨勾陳出《海牧》龐雜的世界構架。因為全劇都在極力渲染九州大陸和不同種族的風采,對於這份構建東方專屬奇幻世界的勇氣,我們必須給予尊重。

雖然兩年內《海牧》多次跳票,但是如今通過正片來看,我們長久的期待是值得的。

開篇對於瀚州不同區域風貌的展現,堪稱視覺盛筵。

廣袤原野連接著澄澈的水面,明亮天光乍破了遠山輪廓,只能看見白雪籠罩山巒在雲層中若隱若現。

算命僧走過夕陽下的石子路,就像踏著皚皚白骨。

高山斷崖、漫天黃沙以及冰雪覆蓋的草原,無一不在展示著這片土地的荒蕪與神秘。

隨便一組畫面都可以作為自然紀錄片的素材使用。而除了自然風貌,對於人文的展示也非常到位。

蠻夷之族碩風,從服裝到飾物都有著蠻荒之地的濃厚色彩,淩亂、破舊卻彰顯了碩風族人狂放不羈的性格。

但狂放不是野蠻,碩風族人也擁有嚴格的禮儀標準,看到誇父斧會行跪拜禮,挽手伏地滿臉虔誠;族人戰死,會敲擊手中石塊,以清脆的聲音助死者往生;面對戰爭就會用鮮血塗抹嘴唇和眉間,血腥、殺伐的氣息在整個族群中彌漫。國劇中的禮儀絕對是西方藝術作品永遠無法比擬的,這也是《海牧》值得肯定的一點。

槍刺和戰斧的材料,多由石頭或骨頭製成,沒有冷兵器令人膽寒的銀光,但誇張的造型使其充滿了野性的力量。可族人用這些武器和穆如鐵騎對峙時,先進的冷兵器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將其秒殺,既讓我們感慨文明進步的利好,又不禁對碩風族人肅然起敬。

反觀皇宮貴族,雖不及蠻族那樣帶給觀眾直觀的視覺衝擊,但對於人類社會最高程度文明的展示足以令人嘖嘖稱奇。服飾精美、儀態大方、一舉一動都有明確的標準和規範。宮中一應器具也都精巧且奢華,再小的陳設都充滿了歷史的厚重感,與蠻族形成強烈反差。

如果從服化道、光影構圖的角度看來,《海牧》當之無愧成為目前的國劇巔峰。小編匱乏的詞彙量不足以描述《海牧》華麗程度的十之一二,還需要觀眾親自感受劇中那個恢弘的世界。它雖然是虛構的時空,但文明的衝突、權利的爭奪都與古中國的發展過程相吻合,不僅能讓人洗眼,還能由此窺見人類文明的發展史。

可以說,《海牧》擁有近乎完美的外在,這也使它在首播當日就拿到了豆瓣8.2的評分。但無論怎樣優秀的作品,都會有觀眾持不同意見。如果追劇時打開彈幕就能看見大量吐槽。劇情發展太慢、主角從十集之後才出現、臺詞過於中二等等評論會摩肩接踵的擠進我們的視線裡。

對於國劇的高要求可以理解,但那些還沒有沉下心來走進《海牧》的世界,就給出一星評價的觀眾,難免讓人覺得是在搗亂。這部優秀的作品,不該毀在這些人的罵聲裡。

正如編劇今何在所說,能快速吸引觀眾注意的情節一定是武鬥槍戰,像《大時代》這種不打架的戲很多人就看不懂。習慣了快節奏偶像劇的年輕觀眾,更難接受《海牧》緩慢敘述的方式。

但《海牧》的節奏,就是有必要這麼慢。

魔戒的世界觀如今已在全世界觀眾心中根深蒂固,所以新作品問世後,只需要考慮情節的吸引力,就算矮人、精靈族不加鋪墊的出現觀眾也看得懂。但九州奇幻世界是在嘗試建立屬於東方的奇幻世界觀,部落衝突、神奇種族、權利傳承和前世今生,都需要逐漸灌輸到觀眾的腦海裡。

主創的野心是希望形成東西方抗衡的局面,而不是製作一部獵奇的作品,讓人看完就忘。在弘大的故事架構下,《海牧》將三位少年的成長史娓娓道來。這種緩慢鋪陳的過程,讓觀眾可以深切感受到角色在不同時期的心理變化。如今他們初露崢嶸,前路還是充滿迷霧,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宿命,觀眾也必須耐著性子跟他們走下去,才能成為史詩的見證者。

很多人整日吐槽國產劇品質低下沒有內涵,但如今這部鴻篇巨著出現之後,速食化的觀劇習慣又讓他們不願意耐心品讀。為了讓觀眾更好的體會角色內心,主創煞費苦心的編制精妙的劇情,這是一種最質樸的行為,也是所有國產劇都應該追求的。只要後來的情節不陷入情愛的怪圈,那麼再緩慢的節奏都不能影響《海牧》的品質。

如果非要追求快速的矛盾衝突和起承轉合,倒不如去看喜羊羊,一集一個完整緊湊的故事,保證讓你滿意。

至於那些對中二臺詞不滿的觀眾,小編倒是可以理解。因為少年時的碩風和葉確實太能嘴炮。明明還是小菜鳥,卻整天叫嚷著自己是鐵沁(大海與大地之王),確實有點膨脹。但其實這種臺詞也能體會到角色的變化。

正因為少年時代就有著寧折不彎的骨氣,才使碩風和葉後來成長為鐵骨錚錚的漢子。這些中二的臺詞更像是他的信念,強悍的碩風精魂一直存在於他的骨血之中。所以當成年的碩風和葉(週一圍飾)喊出“我是九州的鐵沁,我是天下的王”時,我們不僅不會出戲,還會深受震撼。

九州的故事總能完美的塑造英雄年少與英雄遲暮,開篇那些少年最終都將走向角逐的墳場,這幾乎是所有男性觀眾的G點,讓觀眾在熱血與成熟中游走,體會逐漸瘋狂和老辣的快感。不論世上存在過的多少英雄,最終卻只能有一個勝利者。而黃沙之下,總有相擁的白骨,沒有人會記得曾經的風華絕代和年少輕狂。

還好,這個時代,終於來臨。

不可否認,九州故事最成功的時期,還是在網路剛剛興起的時代。如今創世七天神的分崩離析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九州系列文學的衰敗。但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更應該珍惜《海牧》這樣拍一部少一部的作品。無論文學價值還是藝術價值,《海牧》都不該成為被抨擊的對象,即使不神化它,也需要將它擺在較高的位置,作為行業標杆進行追趕。

正所謂三人成虎,無端詆毀《海牧》的人多了,自然會改變很多觀眾對它的印象。如果《海牧》因此被毀,那麼屬於我們的東方奇幻世界,什麼時候才能被建立起來?現實的問題讓九州被呈現的難度越來越大,如今的九州系列就像一部公車,不斷有人上上下下,可下車的人還是更多,甚至可能遲早有一天車會變空。

但是,一定還有人會堅持到車變空的最後一刻。

隨後幾人將要面對的,是連年戰爭、是繞指柔情,以及無數血與火的淬煉。

其實劇情介紹原本小編可以一筆帶過,但思來想去覺得還是有必要用些筆墨勾陳出《海牧》龐雜的世界構架。因為全劇都在極力渲染九州大陸和不同種族的風采,對於這份構建東方專屬奇幻世界的勇氣,我們必須給予尊重。

雖然兩年內《海牧》多次跳票,但是如今通過正片來看,我們長久的期待是值得的。

開篇對於瀚州不同區域風貌的展現,堪稱視覺盛筵。

廣袤原野連接著澄澈的水面,明亮天光乍破了遠山輪廓,只能看見白雪籠罩山巒在雲層中若隱若現。

算命僧走過夕陽下的石子路,就像踏著皚皚白骨。

高山斷崖、漫天黃沙以及冰雪覆蓋的草原,無一不在展示著這片土地的荒蕪與神秘。

隨便一組畫面都可以作為自然紀錄片的素材使用。而除了自然風貌,對於人文的展示也非常到位。

蠻夷之族碩風,從服裝到飾物都有著蠻荒之地的濃厚色彩,淩亂、破舊卻彰顯了碩風族人狂放不羈的性格。

但狂放不是野蠻,碩風族人也擁有嚴格的禮儀標準,看到誇父斧會行跪拜禮,挽手伏地滿臉虔誠;族人戰死,會敲擊手中石塊,以清脆的聲音助死者往生;面對戰爭就會用鮮血塗抹嘴唇和眉間,血腥、殺伐的氣息在整個族群中彌漫。國劇中的禮儀絕對是西方藝術作品永遠無法比擬的,這也是《海牧》值得肯定的一點。

槍刺和戰斧的材料,多由石頭或骨頭製成,沒有冷兵器令人膽寒的銀光,但誇張的造型使其充滿了野性的力量。可族人用這些武器和穆如鐵騎對峙時,先進的冷兵器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將其秒殺,既讓我們感慨文明進步的利好,又不禁對碩風族人肅然起敬。

反觀皇宮貴族,雖不及蠻族那樣帶給觀眾直觀的視覺衝擊,但對於人類社會最高程度文明的展示足以令人嘖嘖稱奇。服飾精美、儀態大方、一舉一動都有明確的標準和規範。宮中一應器具也都精巧且奢華,再小的陳設都充滿了歷史的厚重感,與蠻族形成強烈反差。

如果從服化道、光影構圖的角度看來,《海牧》當之無愧成為目前的國劇巔峰。小編匱乏的詞彙量不足以描述《海牧》華麗程度的十之一二,還需要觀眾親自感受劇中那個恢弘的世界。它雖然是虛構的時空,但文明的衝突、權利的爭奪都與古中國的發展過程相吻合,不僅能讓人洗眼,還能由此窺見人類文明的發展史。

可以說,《海牧》擁有近乎完美的外在,這也使它在首播當日就拿到了豆瓣8.2的評分。但無論怎樣優秀的作品,都會有觀眾持不同意見。如果追劇時打開彈幕就能看見大量吐槽。劇情發展太慢、主角從十集之後才出現、臺詞過於中二等等評論會摩肩接踵的擠進我們的視線裡。

對於國劇的高要求可以理解,但那些還沒有沉下心來走進《海牧》的世界,就給出一星評價的觀眾,難免讓人覺得是在搗亂。這部優秀的作品,不該毀在這些人的罵聲裡。

正如編劇今何在所說,能快速吸引觀眾注意的情節一定是武鬥槍戰,像《大時代》這種不打架的戲很多人就看不懂。習慣了快節奏偶像劇的年輕觀眾,更難接受《海牧》緩慢敘述的方式。

但《海牧》的節奏,就是有必要這麼慢。

魔戒的世界觀如今已在全世界觀眾心中根深蒂固,所以新作品問世後,只需要考慮情節的吸引力,就算矮人、精靈族不加鋪墊的出現觀眾也看得懂。但九州奇幻世界是在嘗試建立屬於東方的奇幻世界觀,部落衝突、神奇種族、權利傳承和前世今生,都需要逐漸灌輸到觀眾的腦海裡。

主創的野心是希望形成東西方抗衡的局面,而不是製作一部獵奇的作品,讓人看完就忘。在弘大的故事架構下,《海牧》將三位少年的成長史娓娓道來。這種緩慢鋪陳的過程,讓觀眾可以深切感受到角色在不同時期的心理變化。如今他們初露崢嶸,前路還是充滿迷霧,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宿命,觀眾也必須耐著性子跟他們走下去,才能成為史詩的見證者。

很多人整日吐槽國產劇品質低下沒有內涵,但如今這部鴻篇巨著出現之後,速食化的觀劇習慣又讓他們不願意耐心品讀。為了讓觀眾更好的體會角色內心,主創煞費苦心的編制精妙的劇情,這是一種最質樸的行為,也是所有國產劇都應該追求的。只要後來的情節不陷入情愛的怪圈,那麼再緩慢的節奏都不能影響《海牧》的品質。

如果非要追求快速的矛盾衝突和起承轉合,倒不如去看喜羊羊,一集一個完整緊湊的故事,保證讓你滿意。

至於那些對中二臺詞不滿的觀眾,小編倒是可以理解。因為少年時的碩風和葉確實太能嘴炮。明明還是小菜鳥,卻整天叫嚷著自己是鐵沁(大海與大地之王),確實有點膨脹。但其實這種臺詞也能體會到角色的變化。

正因為少年時代就有著寧折不彎的骨氣,才使碩風和葉後來成長為鐵骨錚錚的漢子。這些中二的臺詞更像是他的信念,強悍的碩風精魂一直存在於他的骨血之中。所以當成年的碩風和葉(週一圍飾)喊出“我是九州的鐵沁,我是天下的王”時,我們不僅不會出戲,還會深受震撼。

九州的故事總能完美的塑造英雄年少與英雄遲暮,開篇那些少年最終都將走向角逐的墳場,這幾乎是所有男性觀眾的G點,讓觀眾在熱血與成熟中游走,體會逐漸瘋狂和老辣的快感。不論世上存在過的多少英雄,最終卻只能有一個勝利者。而黃沙之下,總有相擁的白骨,沒有人會記得曾經的風華絕代和年少輕狂。

還好,這個時代,終於來臨。

不可否認,九州故事最成功的時期,還是在網路剛剛興起的時代。如今創世七天神的分崩離析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九州系列文學的衰敗。但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更應該珍惜《海牧》這樣拍一部少一部的作品。無論文學價值還是藝術價值,《海牧》都不該成為被抨擊的對象,即使不神化它,也需要將它擺在較高的位置,作為行業標杆進行追趕。

正所謂三人成虎,無端詆毀《海牧》的人多了,自然會改變很多觀眾對它的印象。如果《海牧》因此被毀,那麼屬於我們的東方奇幻世界,什麼時候才能被建立起來?現實的問題讓九州被呈現的難度越來越大,如今的九州系列就像一部公車,不斷有人上上下下,可下車的人還是更多,甚至可能遲早有一天車會變空。

但是,一定還有人會堅持到車變空的最後一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