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甲午威海一戰,振威將軍下令炸死日軍少將,後統領清朝南北海軍

在甲午海戰中, 靖遠艦管帶葉祖珪作戰勇敢。 1899年, 清廷重建北洋海軍, 葉祖珪成為北洋海軍統領。 1904年奉旨總理南北洋海軍兼廣東水師提督, 首次統一清朝南北海軍。 葉祖珪教育後輩要多做好事盡忠盡孝, 這對葉氏後裔影響很大。

福州馬尾區船政天后宮

1852年, 葉祖珪出生于福州市鼓樓區達明路雅亮裡一個私塾教師家庭。 其先祖是河南葉縣人, 西晉中原動亂時南遷福建。 1867年, 葉祖珪考入福州船政後學堂, 和嚴複、薩鎮冰、林永升等人同班。 1876年他選派去英國留學。 第二年春天, 他考入英國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學習, 當時跟葉祖珪一道考進去的還有薩鎮冰、嚴複、方伯謙、何心川、林永升。 因為6人攻讀刻苦, 成績優秀, 院方還將他們的照片高掛在社交大廳。 1880年5月, 葉祖珪、林永生、薩鎮冰等四人回國。

葉祖珪

在黃海海戰中, 葉祖珪指揮靖遠艦奮勇作戰。 激戰數小時候後, 靖遠艦遭到日“吉野”等4艦的圍攻, 中彈十餘處。 戰至下午5時, 葉祖珪下令升起司令旗, 代替桅樓被毀無從指揮的定遠艦指揮艦隊。 1895年1月30日, 日軍進攻威海南幫炮臺並水陸兩路夾擊威海港內的北洋海軍, 葉祖珪下令發炮轟擊來犯的日軍, 日軍左翼隊司令陸軍少將大寺安純中炮喪命。

2月8日中午前後, 靖遠艦被敵炮擊中要害擱淺, 為免資敵, 將其炸沉。

靖遠艦

北洋海軍覆滅後, 葉祖珪被”暫時革職, 聽候查辦“。 1899年, 清廷重建北洋水師, 葉祖珪被撤銷革職處分, 委其為北洋海軍統領, 加提督銜, 與幫統領薩鎮冰一起擔負重振北洋海軍的重任。

1902年, 葉祖珪以提督銜授溫州鎮總兵, 升廣東水師提督。 再後來, 清廷命其總理南北洋海軍兼任上海船塢(江南造船廠前身)督辦, 從天津移駐上海。

嚴複(二排居中者)、葉祖珪(三排第三位)、薩鎮冰(三排第四位)

1905年夏, 葉祖珪因勞累過度又染傷寒,

在上海軍中病逝, 時年53歲。 清廷誥授“振威將軍”, 靈柩歸葬福州故里。

葉祖珪墓坐落于福州市西郊洪山鎮梅亭村, 當時清廷派頭品尚書、閩浙總督松壽代表清廷主祭, 哀榮備至。 墓前豎立一通墓碑, 用楷書陰刻“清廣東水師提督桐侯葉公喬梓”字樣, 墓碑兩側立6幅石圍屏, 墓前豎一塊“欽賜祭文”碑, 碑額琢有雙龍戲珠浮雕。

葉祖珪墓誌銘正文從家世流源說起,注明其在軍營立功病逝,故優恤其家屬,並列出他“可”字輩兒子及“延”字輩長孫延晃(葉祖珪父親)的正名。1985年,福州市文管會撥款對葉祖珪墓進行修葺。1986年,該墓被被福州市馬尾區公佈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左一為了葉祖珪的曾孫葉芳騏,右一為薩鎮冰的後裔本雄

葉芳騏是福建閩江學院歷史系的一名教授,他的另一個身份是葉祖珪的第四代孫子。退休後,他專心研究船政文化。

葉芳騏在回憶文章中寫道:1901年他曾祖父葉祖珪做了北洋海軍統領後,率艦隊回到福州馬尾,曾重訪當年讀書的學堂天后宮,與老同學話舊。葉祖珪高興之餘,揮毫題寫了“蓮山尚憶十年讀,竹院還尋半日談”。這副對被製成黑底金漆的木板楹聯,懸掛在天后宮正殿裡,“文革”時被毀。

福州馬尾區船政天后宮(老照片)

甲午戰爭中,北洋海軍包括葉祖珪在內的12名管帶中,有11人是從福建船政後學堂駕駛班畢業的。創辦于1866年的福建船政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海軍學校。2004年,葉祖珪、沈葆楨、薩鎮冰、陳兆鏘等十幾位船政先賢的後裔們聯合發出倡議,為“福建船政學校”正名。2012年10月份,葉芳騏去世。

葉祖珪墓誌銘正文從家世流源說起,注明其在軍營立功病逝,故優恤其家屬,並列出他“可”字輩兒子及“延”字輩長孫延晃(葉祖珪父親)的正名。1985年,福州市文管會撥款對葉祖珪墓進行修葺。1986年,該墓被被福州市馬尾區公佈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左一為了葉祖珪的曾孫葉芳騏,右一為薩鎮冰的後裔本雄

葉芳騏是福建閩江學院歷史系的一名教授,他的另一個身份是葉祖珪的第四代孫子。退休後,他專心研究船政文化。

葉芳騏在回憶文章中寫道:1901年他曾祖父葉祖珪做了北洋海軍統領後,率艦隊回到福州馬尾,曾重訪當年讀書的學堂天后宮,與老同學話舊。葉祖珪高興之餘,揮毫題寫了“蓮山尚憶十年讀,竹院還尋半日談”。這副對被製成黑底金漆的木板楹聯,懸掛在天后宮正殿裡,“文革”時被毀。

福州馬尾區船政天后宮(老照片)

甲午戰爭中,北洋海軍包括葉祖珪在內的12名管帶中,有11人是從福建船政後學堂駕駛班畢業的。創辦于1866年的福建船政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海軍學校。2004年,葉祖珪、沈葆楨、薩鎮冰、陳兆鏘等十幾位船政先賢的後裔們聯合發出倡議,為“福建船政學校”正名。2012年10月份,葉芳騏去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