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彌陀會上三勸發願,必定成就無上菩提

不退轉細分有三種不退:

(1)“位不退”;指永遠不退失超凡入聖的位次。 一般法門, 必須“斷見惑”以後, 進入到聖人同一類, 不會再墮落到凡夫地位, 這才證到“位不退”。 說來容易, 但做來比登天還難, 因為必須斷見惑, 見惑一共有八十八使, 斷見惑如斷四十裡瀑流, 好不容易啊!然而只要一往生西方, 不管斷沒斷惑, 人人皆得位不退, 永離三界六道的輪回之苦了!

(2)“行不退”;行是實行度化眾生的工作, 度化眾生需有菩薩的悲願和智慧。 斷了塵沙惑, 才有智慧瞭解各個法門, 以及各種眾生的根器, 而且要具大悲願力, 才不會遇到挫折而退轉。 這要菩薩才有辦法, 聲聞緣覺還做不來。 一證到行不退, 度化眾生不管遇到什麼樣困難, 也不會退轉。 然而我們在娑婆世界, 有幾個能恒度眾生永不退轉的?有人學佛發大心, 說:“我要生生世世, 在娑婆世界度眾生, 不要往生西方。 ”這樣的發心固然很偉大,

但要想想實際的狀況, 沒有求往生, 在娑婆未斷見惑, 連位不退的能力也沒有, 又如何行菩薩道, 行施度眾生的工作呢?事實上, 很容易一遇到挫折就退轉了。

但是修淨土法門則不同, 只要一往生就一定度眾生;所以修淨土念佛, 表面好像是在自度,

其實和其他法門不同, 他在自度當下也就是在度他!因為每一聲、每一念的佛號中, 無不充滿著悲天憫人胸懷, 充滿著眾生無邊誓願度的慈悲大願!並非只為自己念佛而已。 阿彌陀佛大慈大悲, 他深深明白十方世界發菩提心的菩薩、以及具菩薩悲願的眾生, 他們的心理、他們的需求。 所以四十八願, 至少有十九願以上, 是專對十方菩薩所發的, 就是為讓他們得到“三不退”, 滿足他們恒度眾生、永不退轉、早成佛道的慈悲願力!所以發這些大願, 為了接引十方菩薩, 讓他們可以很快地到十方世界度眾生。 十方菩薩若不往生西方, 也難以成佛度眾生。 因此, 淨土法門, 是真正大乘法門!

(3)“念不退”;每起一個念頭, 通通流入薩婆若海。 薩婆若海就是真如本性, 也就是佛的知見, 佛的智慧海。 每一個念頭都與佛一樣, 每一念都流入佛的智慧海。 什麼樣的人可以得到念不退?需斷了一品根本無明以後, 真如本性露出來了!這須是登地以上的大菩薩才辦得到。 然而在極樂世界,

下下品往生的凡夫, 連一品惑也沒斷, 卻得了三不退, 不只得到位不退、行不退, 還得到念不退, 三種不退就通通得到了。 由此可知, 淨土法門, 得了多大的便宜, 有這樣便宜的事情, 我們不發願、不修, 那真是太愚癡了。

一生補處;經文:“其中多有一生補處”“果殊勝”的第二點是:“一生補處”, 謂再經過一生即能遞補佛位。如彌勒現居兜率當補釋迦佛位,又如觀音、文殊、普賢皆等覺菩薩,再一生,就證妙覺佛果位,故稱一生補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凡夫連一品惑都沒斷,也是“一生補處”,因為壽命無量,普遍都可以“一生成佛”;只要再一生就可成佛。往生以後,蓮花所化的正報身,就是最後的身體,再來就成佛了!同等覺菩薩的待遇是一樣的,也是一生成佛。

謂再經過一生即能遞補佛位。如彌勒現居兜率當補釋迦佛位,又如觀音、文殊、普賢皆等覺菩薩,再一生,就證妙覺佛果位,故稱一生補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凡夫連一品惑都沒斷,也是“一生補處”,因為壽命無量,普遍都可以“一生成佛”;只要再一生就可成佛。往生以後,蓮花所化的正報身,就是最後的身體,再來就成佛了!同等覺菩薩的待遇是一樣的,也是一生成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