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感恩節︱在感謝父母養育之恩後,我最想感恩的人是他,是他們!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

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今天是11月第四個星期的星期四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感恩節

感恩節是美國人民獨創的

一個古老節日

也是美國人闔家歡聚的節日

在民國時期

中國一些留美著名學者紛紛歸來

對當時中國出現賣國求榮的人很是憤慨

於是很多人集結起來

在感恩節那一天舉行活動

告訴人民要感恩父母、感恩中國

從那一天起

感恩節進入了中國人民的視野

在感恩節時

我們感恩父母的養育

我們感恩師長的教誨

我們感恩伴侶的支援和幫助

在這樣一個滿懷感恩之情的節日裡

就讓阿光帶著感恩的心

為大家介紹今天的人物

你們可能不認識他

但他為我們現在和平的社會

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他就是兩彈一星元勳之一

也是“巨浪之父”、“東風之父”

他的名字叫

黃緯祿

(1916.12.18-2011.11.23)

因為今天不僅是感恩節

也是黃緯祿逝世六周年的日子

他用全部生命

寫就了“導彈人生”

黃緯祿, 1916年12月18日

出生於安徽省蕪湖市

他的父親黃慎聞是前清秀才

在小學擔任國文教員

黃慎聞對子女要求很嚴, 也很規範

對他刻苦攻讀、嚴謹治學有著深刻的影響

童年的黃緯祿就讀於蕪湖市蕪關小學

後入蕪關中學讀初中

1933年8月以優異的成績

考入江蘇省立揚州中學高中部

1936年8月更以第一名成績

考取南京中央大學電機系無線電專業

黃緯祿在童年時期

也跟很多小孩子一樣頑皮

但是, 他在玩耍的過程中

是最喜歡動腦筋的孩子

在那個時候他最喜歡玩的

就是自己親手製作的竹蜻蜓

在一次玩竹蜻蜓時

他突然開始好奇

竹蜻蜓為什麼能在空中飛?

是什麼力量支撐它的呢?

這種力量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能不能用這樣的方法

做出一個飛彈呢?

1937年7月7日

震驚中國的“盧溝橋事變”爆發

當時正在中央大學讀書的黃緯祿

被迫跟隨學校前往重慶

在去往重慶的路上

黃緯祿看著滾滾東流的長江水

內心不禁感歎

“我泱泱大中華

為何會遭受日本的欺負”

也是因此

他想用科技救國的願望

變得更加迫切

1943年5月

懷揣著“科學救國”、“工業救國”的願望

黃緯祿到英國標準電話及電纜公司

和馬可尼無線電公司實習

接著在1945年

他以優異的成績

考入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無線電系

攻讀研究生

或許是他的願望太強烈

也或許是上天的安排

就在他實習的時候

德國名動一時的V-2導彈

落在了他實習的工廠

和他一起工作的5名英國人被炸死

這一枚真正的導彈

不僅讓他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

也讓他重新想起了兒時製造“飛彈”的夢想

就在此後不久

英國軍方弄到了一顆沒有爆炸的V-2導彈

黃緯祿聽說之後

立馬跑去看導彈實物

在看到這顆千里之外奪人首級的導彈後

黃緯祿腦海裡閃過一個念頭

如果中國擁有了導彈

那麼小日本就再也不敢侵略我們了

從此“導彈”二字

便深深的刻進了黃緯祿的腦海

1947年9月,黃緯祿完成了學業

他本可以留在英國

做著擁有豐厚薪水的工作

但他心裡清楚

剛被日本侵略者踐踏過的祖國

積貧積弱,內亂頻起,民不聊生

急需他這樣的科技知識份子回去做點事情

更何況,他當年出國就是為了回國

科技救國是他從小的志向

也是他一生的職責

於是他在同年10月就回國了

黃緯祿回國之後

先在資源委員會無線電公司

上海研究所擔任研究員

在新中國建立後,他於1952年10月

被調入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

通信兵部電子科學研究院擔任研究員

在成為了一名軍人後

黃緯祿離科技救國的夢想

也越來越近了

在1956年時

黃緯祿有幸參加了

錢學森先生關於導彈的一次報告會

他看著錢學森在報告會上

向著部隊高級將領和國家科研骨幹們

介紹建立導彈體系的重要性

以及建立起以“兩彈”為主體的國防體系

深受鼓舞和啟發

當年他在英國求學時

躲過德國的導彈轟炸

註定了他此後將獻身中國導彈事業

為中國人民的幸福和利益而生而戰而死

1957年,他被調入了剛剛成立一年的

中國導彈研製機構——國防部五院

也是從此刻開始

黃緯祿開始了他的“導彈人生”

黃緯祿夫人劉漢菊

從復旦大學金融系畢業後留校任教

但是為了支持丈夫的導彈及航太事業

他們舉家遷到北京

而且她還放棄了自己的教育事業

改行做一般事務性工作

全力照顧家庭和孩子

中國導彈的研製

最早是從仿製開始的

但是,正當仿製工作進入關鍵時刻

蘇聯卻單方面撕毀協定

撤走了全部專家

給中國的導彈科研工作

造成了無法想像的困難

但是,就算前路迷茫

黃緯祿和他的戰友們也下定了決心

一定要搞出自己的“爭氣彈”

爭中國人民的志氣!

從此,黃緯祿和他的戰友們

以“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的鐵律

腳踏實地、刻苦攻堅

開始了導彈研製的新征程

以“生在永定路,死在八寶山”的誓言

自力更生、默默奉獻

描繪出共和國導彈事業的新畫卷

黃緯祿因為所學的通訊專業

所以由他擔當起了導彈的“中樞神經”

——控制系統負責人的重任

“飛得穩,打得准,主要靠控制系統”

正是深知控制系統的重要性

他很清楚自己肩負的責任有多重

黃緯祿帶領的團隊為此付出了巨大心血

身為控制系統的負責人

黃緯祿要確保導彈的“頭腦”

在整個試驗過程中都是清醒的

能夠準確控制彈身的飛行姿態和軌跡

他從基礎學起

把自己已有的經驗和技能

想方設法轉化過來

同時吸納新的知識和技能

面對新出現的問題和挑戰

黃緯祿想起抗日戰爭時期

中央大學搬遷後的互幫互助教學法

用這個方法,大家共同學習

很快掌握了大量的知識

首枚導彈運往基地前

黃緯祿和戰友們

在午夜燈火通明的生產車間裡

連續奮戰好幾個晝夜

把每一個環節重新仔細地檢查了一遍

在冬季滴水成冰的基地廠房裡

對每一個電路單元都進行了反復的調試

不放過任何一個小細節

他們要向世人證明

中國人靠自己的力量也能造出導彈來

1960年11月,中國第一枚導彈——“1059”(東風一號)發射成功,實現了我國軍事裝備史上導彈零的突破!

1964年6月,“東風二號”取得圓滿成功,翻開了我國導彈發展史上自主研製的新一頁!

1966年10月27日,中國首次由導彈運載發射的原子彈在核子試驗預定地點成功爆炸,中國導彈研製試驗成果震驚了世界!

從1956年到1966年

黃緯祿和他的同事們

發揚自力更生和勇於登攀的精神

僅用了十年時間

便走過了從仿製到研製的自主創新之路

實現了中國導彈零的突破

使我國液體戰略導彈控制技術達到了新的水準

取得的進步被外媒評論為

“像神話一樣不可思議”

雖然我國在60年代

研製成功了原子彈和液體地地戰略導彈

但是,液體導彈準備時間長且機動隱蔽性差

缺乏二次核打擊能力

面臨兩個超級大國的核威脅和核訛詐

中國急需有效反制手段

研製從潛艇發射的潛地固體戰略導彈勢在必行

於是黃緯祿又一次臨危受命

擔任了我國第一枚固體潛地戰略導彈

“巨浪一號”的總設計師

為了獲取導彈水下基本力學參數

進行模型彈投入水中入水深度的試驗

模型彈是一個近10噸

直徑一米多、長10多米的白色鋼殼“大傢伙”

如何投入水中、投在什麼地方

是一個困擾大家的難題

因此有人提出疑問:

哪有這麼高的平臺安放模型彈?

這麼重的彈怎麼起吊投出啊?

這麼大的彈體落下來萬一砸在潛艇上,

不是很危險嗎?

面對別人的質疑、面對同事的動搖

胸有成竹的黃緯祿知道

光靠計算資料是說服不了別人的

必須有“奇招”

1970年7月的一天

許多人都看到

在新建成不久的南京長江大橋中央

停放了一台巨大的吊車

似火的驕陽下

那個白色的“大傢伙”

正在被反復地以各種姿態投入水中

並獲取了大量的有效資料

就靠著這樣的辦法

黃緯祿帶領這支年輕的研製團隊

克服了研製起點高、技術難度大、

既無資料和圖紙又無仿製樣品、

缺乏預先研究等許多困難

終於取得了固體導彈技術

和潛射技術的重大突破

1982年10月12日

在中國渤海的海面上

一條噴火的蛟龍躍出水面

以極快的速度直飛藍天

在海天之間繪出一幅壯麗的景觀

準備了十幾年之久

多少人為之付出心血的第一代固體潛地導彈

終於研製成功了

試驗的成功再一次震驚了世界

這標誌著我國成為

具有自行研製潛地導彈

和水下發射戰略導彈能力的國家

也讓中國擁有了二次核打擊能力

從此,再也沒有國家敢輕視中國

黃緯祿將自己的全部交付於導彈事業

將畢生心血傾注於導彈事業

他一生矢志報國的信念堅定不移

把對党的高度忠誠

對祖國的深情熱愛融入導彈事業

在他八、九十歲高齡時

還擔任著中國航太科工集團公司

和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高級技術顧問

經常為了中國的導彈和航太事業

發揮著自己的光和熱

“如果有來生,我還願意搞導彈研究。”

2011年11月23日

帶著對祖國的無限忠誠和熱愛

帶著對導彈事業和家人的無限眷戀

黃緯祿走完了自己的導彈人生

黃老走了,帶著永恆的笑容

他鑄造的導彈武器,已成為國之劍

他留下的崇高精神,已化作劍之魂

我們常說“歲月靜好”

其實哪有什麼歲月靜好

只不過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中國從二戰後的一片廢墟當中

發展成為了世界最重要的經濟體之一

這猶如奇跡一般的成績

離不開保家衛國的戰士

也離不開為國防建設而努力的科學家們

1943年5月

懷揣著“科學救國”、“工業救國”的願望

黃緯祿到英國標準電話及電纜公司

和馬可尼無線電公司實習

接著在1945年

他以優異的成績

考入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無線電系

攻讀研究生

或許是他的願望太強烈

也或許是上天的安排

就在他實習的時候

德國名動一時的V-2導彈

落在了他實習的工廠

和他一起工作的5名英國人被炸死

這一枚真正的導彈

不僅讓他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

也讓他重新想起了兒時製造“飛彈”的夢想

就在此後不久

英國軍方弄到了一顆沒有爆炸的V-2導彈

黃緯祿聽說之後

立馬跑去看導彈實物

在看到這顆千里之外奪人首級的導彈後

黃緯祿腦海裡閃過一個念頭

如果中國擁有了導彈

那麼小日本就再也不敢侵略我們了

從此“導彈”二字

便深深的刻進了黃緯祿的腦海

1947年9月,黃緯祿完成了學業

他本可以留在英國

做著擁有豐厚薪水的工作

但他心裡清楚

剛被日本侵略者踐踏過的祖國

積貧積弱,內亂頻起,民不聊生

急需他這樣的科技知識份子回去做點事情

更何況,他當年出國就是為了回國

科技救國是他從小的志向

也是他一生的職責

於是他在同年10月就回國了

黃緯祿回國之後

先在資源委員會無線電公司

上海研究所擔任研究員

在新中國建立後,他於1952年10月

被調入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

通信兵部電子科學研究院擔任研究員

在成為了一名軍人後

黃緯祿離科技救國的夢想

也越來越近了

在1956年時

黃緯祿有幸參加了

錢學森先生關於導彈的一次報告會

他看著錢學森在報告會上

向著部隊高級將領和國家科研骨幹們

介紹建立導彈體系的重要性

以及建立起以“兩彈”為主體的國防體系

深受鼓舞和啟發

當年他在英國求學時

躲過德國的導彈轟炸

註定了他此後將獻身中國導彈事業

為中國人民的幸福和利益而生而戰而死

1957年,他被調入了剛剛成立一年的

中國導彈研製機構——國防部五院

也是從此刻開始

黃緯祿開始了他的“導彈人生”

黃緯祿夫人劉漢菊

從復旦大學金融系畢業後留校任教

但是為了支持丈夫的導彈及航太事業

他們舉家遷到北京

而且她還放棄了自己的教育事業

改行做一般事務性工作

全力照顧家庭和孩子

中國導彈的研製

最早是從仿製開始的

但是,正當仿製工作進入關鍵時刻

蘇聯卻單方面撕毀協定

撤走了全部專家

給中國的導彈科研工作

造成了無法想像的困難

但是,就算前路迷茫

黃緯祿和他的戰友們也下定了決心

一定要搞出自己的“爭氣彈”

爭中國人民的志氣!

從此,黃緯祿和他的戰友們

以“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的鐵律

腳踏實地、刻苦攻堅

開始了導彈研製的新征程

以“生在永定路,死在八寶山”的誓言

自力更生、默默奉獻

描繪出共和國導彈事業的新畫卷

黃緯祿因為所學的通訊專業

所以由他擔當起了導彈的“中樞神經”

——控制系統負責人的重任

“飛得穩,打得准,主要靠控制系統”

正是深知控制系統的重要性

他很清楚自己肩負的責任有多重

黃緯祿帶領的團隊為此付出了巨大心血

身為控制系統的負責人

黃緯祿要確保導彈的“頭腦”

在整個試驗過程中都是清醒的

能夠準確控制彈身的飛行姿態和軌跡

他從基礎學起

把自己已有的經驗和技能

想方設法轉化過來

同時吸納新的知識和技能

面對新出現的問題和挑戰

黃緯祿想起抗日戰爭時期

中央大學搬遷後的互幫互助教學法

用這個方法,大家共同學習

很快掌握了大量的知識

首枚導彈運往基地前

黃緯祿和戰友們

在午夜燈火通明的生產車間裡

連續奮戰好幾個晝夜

把每一個環節重新仔細地檢查了一遍

在冬季滴水成冰的基地廠房裡

對每一個電路單元都進行了反復的調試

不放過任何一個小細節

他們要向世人證明

中國人靠自己的力量也能造出導彈來

1960年11月,中國第一枚導彈——“1059”(東風一號)發射成功,實現了我國軍事裝備史上導彈零的突破!

1964年6月,“東風二號”取得圓滿成功,翻開了我國導彈發展史上自主研製的新一頁!

1966年10月27日,中國首次由導彈運載發射的原子彈在核子試驗預定地點成功爆炸,中國導彈研製試驗成果震驚了世界!

從1956年到1966年

黃緯祿和他的同事們

發揚自力更生和勇於登攀的精神

僅用了十年時間

便走過了從仿製到研製的自主創新之路

實現了中國導彈零的突破

使我國液體戰略導彈控制技術達到了新的水準

取得的進步被外媒評論為

“像神話一樣不可思議”

雖然我國在60年代

研製成功了原子彈和液體地地戰略導彈

但是,液體導彈準備時間長且機動隱蔽性差

缺乏二次核打擊能力

面臨兩個超級大國的核威脅和核訛詐

中國急需有效反制手段

研製從潛艇發射的潛地固體戰略導彈勢在必行

於是黃緯祿又一次臨危受命

擔任了我國第一枚固體潛地戰略導彈

“巨浪一號”的總設計師

為了獲取導彈水下基本力學參數

進行模型彈投入水中入水深度的試驗

模型彈是一個近10噸

直徑一米多、長10多米的白色鋼殼“大傢伙”

如何投入水中、投在什麼地方

是一個困擾大家的難題

因此有人提出疑問:

哪有這麼高的平臺安放模型彈?

這麼重的彈怎麼起吊投出啊?

這麼大的彈體落下來萬一砸在潛艇上,

不是很危險嗎?

面對別人的質疑、面對同事的動搖

胸有成竹的黃緯祿知道

光靠計算資料是說服不了別人的

必須有“奇招”

1970年7月的一天

許多人都看到

在新建成不久的南京長江大橋中央

停放了一台巨大的吊車

似火的驕陽下

那個白色的“大傢伙”

正在被反復地以各種姿態投入水中

並獲取了大量的有效資料

就靠著這樣的辦法

黃緯祿帶領這支年輕的研製團隊

克服了研製起點高、技術難度大、

既無資料和圖紙又無仿製樣品、

缺乏預先研究等許多困難

終於取得了固體導彈技術

和潛射技術的重大突破

1982年10月12日

在中國渤海的海面上

一條噴火的蛟龍躍出水面

以極快的速度直飛藍天

在海天之間繪出一幅壯麗的景觀

準備了十幾年之久

多少人為之付出心血的第一代固體潛地導彈

終於研製成功了

試驗的成功再一次震驚了世界

這標誌著我國成為

具有自行研製潛地導彈

和水下發射戰略導彈能力的國家

也讓中國擁有了二次核打擊能力

從此,再也沒有國家敢輕視中國

黃緯祿將自己的全部交付於導彈事業

將畢生心血傾注於導彈事業

他一生矢志報國的信念堅定不移

把對党的高度忠誠

對祖國的深情熱愛融入導彈事業

在他八、九十歲高齡時

還擔任著中國航太科工集團公司

和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高級技術顧問

經常為了中國的導彈和航太事業

發揮著自己的光和熱

“如果有來生,我還願意搞導彈研究。”

2011年11月23日

帶著對祖國的無限忠誠和熱愛

帶著對導彈事業和家人的無限眷戀

黃緯祿走完了自己的導彈人生

黃老走了,帶著永恆的笑容

他鑄造的導彈武器,已成為國之劍

他留下的崇高精神,已化作劍之魂

我們常說“歲月靜好”

其實哪有什麼歲月靜好

只不過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中國從二戰後的一片廢墟當中

發展成為了世界最重要的經濟體之一

這猶如奇跡一般的成績

離不開保家衛國的戰士

也離不開為國防建設而努力的科學家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