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他們說,文科生找不到好工作

01

“學好數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 ”相信這句話你肯定聽過, 那學好文史哲呢?

很多人都說文科生找不到好工作, 對於這個論斷, 你怎麼看?

02

很好, 我就是那個學著文學的文科生。

我現在的專業是文藝學, 上次和別人聊起時, 對方說:“你唱歌那麼爛, 真沒看出來你竟然還是藝術生, 你都會些什麼呢?”

我什麼也不會, 只想打人。 文藝學講的是純理論, 帶著枯燥的氣息, 好不好!

經常也有長輩關心我, 問問學校, 問問專業, 然後就會擺出痛心疾首狀:“文科類專業不行呀, 看看能不能轉專業, 別人都說這個不好找工作。 ”

他們是好心, 我知道, 但他們的好心, 導致我曾經一度擔心。

記得那年大一, 我暑假坐大巴回家, 鄰座是一個阿姨, 一路上和我有說有笑。 本來好好的聊天氛圍, 在她得知我的專業後, 全變了。

“男孩子怎麼去學文學了呢?這出來只能當語文老師。 路太窄了, 你當初怎麼不學理科,

噢, 是不是數學什麼的不行呀……”

她吧啦吧啦就開始了, 先批判文科專業的無用, 找不到好工作, 然後讚頌理科專業前途遠大, 最後提到她正在讀理工科專業的兒子, 再也沒停下來。

“我兒子那個專業出來可好找工作了, 人家每天事情都很緊, 又上課又做實驗……”一邊說, 一邊憐憫地看看我。

我沒再理她, 將自己莫名其妙的自豪感建立在貶低別人的基礎上, 這樣的人, 不理也罷。

03

不過話說回來, 文科生這個群體, 本身也存在很多問題。

前兩天和我一個出版公司的主編聊天時, 他說他們之前招的實習生, 有一些人書生意氣太濃:稿子寫得不接地氣, 文字浮誇, 做事不踏實, 想法還很執拗。

用他的原話, “我光教他們轉變思維,

就累得半死不活。 ”

不接地氣, 假清高, 實踐能力弱, 邏輯思維差等等這些問題, 都需要我們看清楚, 然後認真對待。

我們自己沒有多少實踐能力, 但還經常看不上別人的努力:他做的事情沒多大意義, 他寫的東西不是文學, 他腦子笨所以下的都是死功夫……

我們有大把的時間用來浪費和矯情, 畢業時卻只想找一份不累並且工資高的工作。

白日做夢!

一分耕耘, 一分收穫;多大本事, 就賺多少錢。

錯不了。

如果這麼多年, 你一直懷才不遇, 送你六個字。

別想了, 想多了。

04

回過頭來, 我們文科生的路在哪裡, 我個人覺得, 有三個字非常重要。

差異性。

《教父》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電影, 記得別人求得教父幫忙, 問他會如何做時, 他總說:“我會給他一個無法拒絕的理由。

其實這就是差異性, 也是競爭力, 用現在的話來講, 就是“品牌”。

文科生的自由時間通常要多一些, 那麼, 別再睡懶覺混日子了, 多發展一項愛好, 多學點本事, 多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 以後就可以少抱怨幾句。

第一, 雖然文無第一, 但強大的知識儲備, 是我們未來發展的基礎, 多讀書, 永遠都沒有錯。

第二, 多關注新東西, 適當參加社會實踐, 學會把握市場的需求, 儘早知道哪些是必備的技能(例如:電腦技能、寫作技能等)。

第三, 利用三到四年的時間, 至少把一項興趣愛好培養到可以拿得出手的程度。 這個時代任何才華都可以表現, 就看你功夫有沒有到家。

第四, 只有一句話忠告:少點空談, 多點行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