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吳三桂叛變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其實並沒有書上寫的那麼簡單

史書以及野史常提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 事實並非如此。

農民軍進入京城後迅速腐化, 李自成又無力約束部下, 吳三桂看不到大順政權絲毫朝氣所在, 無非張角、黃巢之輩, 根本不值得依附, 而其妻妾被奪不過是一導火索以及掩蓋其降清的遮羞布。

吳三桂仍然打算繼續左右逢源, 可大清睿親王多爾袞更是“太極”高手, 以極其高明的手腕迫使他徹底降清。

吳三桂投降清軍之後打著“複君父之仇”的旗號博取了漢族的廣泛同情, 與南明政權藕斷絲連, 甚至曾言“不忍一矢相加遺”, 這番舉動為其洗刷勤王不利的罪名和拉攏大明遺老遺少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在倘若此時就以“漢奸”之名冠于吳三桂, 恐怕後世會將其描述為繼洪承疇之後的又一悲劇人物。 然而吳三桂終究還是吳三桂, 他接下來的態度行為轉變也坐實了“漢奸”一名。

滿清自入關定都北京以後, 清廷對吳三桂外示優寵, 記憶體猜疑, 常常利用其對於農民軍的怨恨來攻擊農民軍政權, 雖然讓其保留了一支部隊, 可每次都是隨軍征伐, 相互鉗制, 很少能夠獨領一軍。

吳三桂見此便見風使舵, 稱朱由檢為故主, 表明心意“矢志新朝”。 順治十四年,

即莊烈帝殉國十三年後, 清朝封吳三桂為平南大將軍, 南征雲貴, 攻打南明最後一個永曆政權。

吳三桂攻伐永曆政權的行為也使漢人意識到他的真正面目, 吳三桂的心中已徹底將大明拋之腦後。

吳三桂少年得志, 駐守邊關參與了多次大戰, 其軍事作戰能力得到一致認可。

清廷派遣吳三桂、洪承疇等攻打南明, 一方面想利用他們的漢族身份得到南方漢人的擁戴和認可, 此為先導, 另一方面也是看中了他們的軍事才能, 此為良犬。

而吳三桂也需要這樣的機會來打消清廷的猜忌, 以此可以為自己獲得更大的政治主動權, 因此吳三桂調轉槍頭後不留一點情誼, 歷時三年連番攻伐, 打得永曆帝朱由榔隻身進入緬甸請求援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