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退役士兵安置,必知十大問題!

最近一批退役士兵離開部隊, 對於如何安置都比較迷茫, 小編搜集整理了相關資料, 以供參考!

改革後士兵退出現役後的安置方式有哪幾種?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第五十四條規定,

國家建立健全以扶持就業為主, 自主就業、安排工作、退休、供養以及繼續完成學業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士兵退出現役安置制度。

退役士兵符合哪些條件可以易地安置?

答: 退役士兵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可以易地安置:(1)服現役期間父母戶口所在地變更的, 可以在父母現戶口所在地安置;(2)符合軍隊有關現役士兵結婚規定且結婚滿2年的, 可以在配偶或者配偶父母戶口所在地安置;(3)因其他特殊情況, 由部隊師(旅)級單位出具證明, 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門批准易地安置的。

哪些退役士兵可以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

答:《退役士兵安置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

退役士兵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 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1)士官服現役滿12年的;(2)服現役期間平時榮獲二等功以上獎勵或者戰時榮獲三等功以上獎勵的;(3)因戰致殘被評定為5級至8級殘疾等級的;(4)是烈士子女的。

2011年11月1日前入伍的士兵可按入伍時的政策執行。

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享受哪些待遇?

答: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享受一次性退役金、免費教育培訓等待遇。 同時, 在考學、考公務員、就業應聘、參加社會保險和個體經營時的貸款、納稅等方面, 對退役士兵實行優待優惠。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退役士兵自主就業的指導和服務, 如可以採取組織職業介紹、就業推薦、專場招聘會等方式, 切切實實地扶持退役士兵進行自主就業。

教育培訓機構針對退役士兵的實際需要設置哪些課程?

答:在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的指導下, 免費教育培訓機構應積極與各類企事業等用人單位建立密切聯繫, 通過校企合作培養的方式, 大力開展“訂單式”教育和培訓, 其課程大綱也是根據用人單位的要求來進行設置。 採取這種方式, 退役士兵的就業效果是最好的。

教育培訓機構開設的一些就業指導類的課程, 幫助退役士兵樹立起適合社會發展的職業觀和擇業觀, 將就業指導貫穿於教育培訓的全過程, 比如開設職場商務、社交類等課程, 開展就業諮詢和指導活動等。 同時, 教育培訓機構和其他的各級公共服務機構可以協助有技能有夢想有激情的退役士兵走創業和自謀職業的道路,

積極引導他們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和特色, 自謀職業、自主創業。

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可以到公共人才服務機構存放檔案嗎?

答:可以。 《退役士兵安置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 各級人民政府舉辦的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 應當免費為退役士兵提供檔案管理、職業介紹和職業指導服務。 同時, 國家鼓勵其他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提供免費服務。

為扶持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就業創業, 國家出臺了哪些優惠政策?

答:為做好扶持退役士兵自主就業創業工作, 國家專門出臺政策, 規定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單位享有減免稅收等優惠。 《國務院中央軍委關於2012年冬季士兵退出現役工作的通知》(國發〔2012〕56號)明確,

要按照城鄉一體的原則, 將《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民政部等部門關於扶持城鎮退役士兵自謀職業優惠政策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4〕10號)規定的就業服務、教育優待、小額貸款、個體經營減免費用和稅收等方面優惠政策, 調整適用于所有自主就業退役士兵。 其中稅收優惠政策調整為, 對符合規定條件的接收自主就業退役士兵的企業, 3年內按企業實際新接收安置退役士兵人數予以定額依次扣減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企業所得稅, 定額標準為每人每年4000元, 最高可上浮50%;對退役士兵從事個體經營並符合規定條件的, 3年內限額減免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 限額標準為每戶每年8000元,最高上浮50%。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在此幅度內確定具體定額、限額標準。

退役士兵如何落戶?

答: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門應當于退役士兵報到時為其開具落戶介紹信。公安機關憑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門開具的落戶介紹信,為退役士兵辦理戶口登記。

退役士兵辦理保險關係轉移接續手續找哪個部門?

答:軍隊的軍人保險管理部門與地方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為退役士兵辦理保險關係轉移接續手續。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憑退役士兵安置部門出具的介紹信,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保險關係接續手續。對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由接收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保險關係接續手續。

對於後臺很多轉業的軍人詢問的一次性退役金的情況,小編針對一次性退役金的兩種情況進行了區分,以下是詳細內容:

部隊發放的一次性退役金標準是定額標準,每服役一年可領取4500元。給付方式: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在退役時會從財務領取一張“退役金卡”,在安置所在地卡行啟動後,部隊財務部門會在數個工作日內將錢匯入。

地方自主就業退役士兵一次性經濟補償(助)金,則由地方人民政府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水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民政部門負責給付。

前者統一4500元標準/年,後者則差異較大。兩者的相同點是,領取的退役士兵必須是自主就業退役士兵,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條件的退役士兵,只有在自願放棄安置的前提下,才能領取。

關於退役金的政策,國家層面上追溯於2011年11月1日施行的《退役士兵安置條例》(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令第608號) ,其中第十九條明確:

對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由部隊發給一次性退役金,一次性退役金由中央財政專項安排;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給予經濟補助,經濟補助標準及發放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限額標準為每戶每年8000元,最高上浮50%。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在此幅度內確定具體定額、限額標準。

退役士兵如何落戶?

答: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門應當于退役士兵報到時為其開具落戶介紹信。公安機關憑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門開具的落戶介紹信,為退役士兵辦理戶口登記。

退役士兵辦理保險關係轉移接續手續找哪個部門?

答:軍隊的軍人保險管理部門與地方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為退役士兵辦理保險關係轉移接續手續。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憑退役士兵安置部門出具的介紹信,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保險關係接續手續。對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由接收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保險關係接續手續。

對於後臺很多轉業的軍人詢問的一次性退役金的情況,小編針對一次性退役金的兩種情況進行了區分,以下是詳細內容:

部隊發放的一次性退役金標準是定額標準,每服役一年可領取4500元。給付方式: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在退役時會從財務領取一張“退役金卡”,在安置所在地卡行啟動後,部隊財務部門會在數個工作日內將錢匯入。

地方自主就業退役士兵一次性經濟補償(助)金,則由地方人民政府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水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民政部門負責給付。

前者統一4500元標準/年,後者則差異較大。兩者的相同點是,領取的退役士兵必須是自主就業退役士兵,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條件的退役士兵,只有在自願放棄安置的前提下,才能領取。

關於退役金的政策,國家層面上追溯於2011年11月1日施行的《退役士兵安置條例》(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令第608號) ,其中第十九條明確:

對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由部隊發給一次性退役金,一次性退役金由中央財政專項安排;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給予經濟補助,經濟補助標準及發放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