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58歲在徐州創業名垂青史,他身後是賈汪煤礦130年的浩浩煙塵

胡恩燮有個小目標。

胡恩燮自打前些年急流勇退, 辭了蘇州知府一職, 就回了南京老家, 兩耳不聞官場事, 專心致志建園子。 胡恩燮的愚園後來在南京城裡成了獨一份的風景。

李鴻章、張之洞這些名臣都來賞過, 非常有面兒。

(高聳的矸子山)

(賈汪煤礦全景)

很久以後, 徐州城外這個叫賈汪的地方, 每有人提起, 就想到, 那是個漫天黑灰的煤城。

早在光緒六年(1880年), 賈汪還是個被稱作賈家汪的小小市集, 這地方發現了煤苗, 一個當地人抓住了商機, 跟人合夥, 開挖了一個露天採煤坑, 出售煤品。

這個當地人名叫周勉, 不曾想到, 自己的這點兒小生意, 一不小心, 就青史留名了, 徐州百年採煤史的發端正由此開始。

煤老闆周勉沒能守得雲開見月明, 當胡恩燮來辦礦務的時候, 他把自己經營的煤洞賣給了胡恩燮, 得了600吊大錢。

到了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 胡光國將青山泉等處礦權交給了候補州官吳味熊。 第二年, 吳味熊將礦部由青山泉遷至賈汪, 成立了“賈汪煤礦公司”。 賈家汪這個名字漸漸不再有人提及,

大家都稱這地方為賈汪。

賈汪因礦而起, 因礦而興, 煤礦就是它的生命線。

(礦山的運煤車一趟趟推著)

從清末的“賈汪煤礦公司”到後來的“徐州礦務局”, 賈汪這片礦山撐起了100多年的徐州工業, 面對既漫長又迅疾的百年興衰, 你該如何回憶我?帶著笑,

或是很沉默?

時間線:

1907年, 胡光國收回了礦權, 任“賈汪煤礦公司”經理。

1912年, 袁世凱族弟袁世傳正式接辦賈汪煤礦公司。

30年代的華東礦場

1930年, 劉鴻生經上海新資本團的名義, 作價賈汪煤礦公司資產, 籌建華東煤礦股份有限公司。

1938年,日本侵略軍強令“賈汪煤礦”改為“柳泉炭礦”。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賈汪礦場由國民黨第十戰區指揮所臨時接管。次年元旦,“華東煤礦股份有限公司”名稱恢復。

1948年11月8日,賈汪解放。山東礦務局接管賈汪礦場,改稱“賈汪煤礦”。

至1949年,徐州煤礦開採66載,七易窯主,歷盡滄桑。

1953年1月30日,賈汪礦務局正式宣佈成立。

50年代初職工井下現場交接班

五十年代,職工在檢修運煤小火車

1958年6月,賈汪礦務局撤銷,成立江蘇省煤炭工業局。

1958年10月,徐州煤炭礦務局成立。次年7月,改名為徐州礦務局。

1964年4月,夏橋、韓橋兩礦合併,同年7月改名“韓橋煤礦”。2008年底韓橋煤礦關閉。

賈汪火車站

1979年,先進工作者披紅戴花遊行礦區

1982年10月,賈汪舉行了徐州煤礦開採一百周年紀念大會

“夏橋公園裡的電影院”,定格在2009年。

自1882年開採,賈汪煤炭探明儲量4.68億噸,2007年底,累計煤炭開採量約3.6億噸;高峰期近500對礦井運轉,年產煤炭1400萬噸,到2010年時僅剩旗山礦正常生產,年產量也下降到60萬噸。

2011年11月11日,全國第三批資源枯竭城市名單出爐,賈汪在列。

2016年10月,賈汪的旗山礦關閉了礦井。隨著擁有58年開採史的旗山礦的退出,賈汪將慢慢告別煤城這個稱號,告別這一個世紀的塵與煙。

(治理前的徐州“煤礦塌陷區”)

在資源耗竭,因煤而痛,風光不再的130多年後,賈汪這塊黑金之地,閉目凝神,終於為自己十萬多畝因採煤而塌陷的土地,找到了一條新出路。

從2009年開始,經過近10年的治理,當年的“潘安煤礦塌陷區”已經變身為“潘安湖濕地公園”,國家AAAA級景區。

誰能想到,當初困擾創始人胡恩燮的“土泉氾濫”問題,竟然造就了一個新賈汪。若沒有煤,賈汪不會成為一個傳奇。若沒有水,這身硬骨頭縱使化塵化土也換不回這片清秀水域。

傲骨與柔情,這座百年礦山都有。

1938年,日本侵略軍強令“賈汪煤礦”改為“柳泉炭礦”。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賈汪礦場由國民黨第十戰區指揮所臨時接管。次年元旦,“華東煤礦股份有限公司”名稱恢復。

1948年11月8日,賈汪解放。山東礦務局接管賈汪礦場,改稱“賈汪煤礦”。

至1949年,徐州煤礦開採66載,七易窯主,歷盡滄桑。

1953年1月30日,賈汪礦務局正式宣佈成立。

50年代初職工井下現場交接班

五十年代,職工在檢修運煤小火車

1958年6月,賈汪礦務局撤銷,成立江蘇省煤炭工業局。

1958年10月,徐州煤炭礦務局成立。次年7月,改名為徐州礦務局。

1964年4月,夏橋、韓橋兩礦合併,同年7月改名“韓橋煤礦”。2008年底韓橋煤礦關閉。

賈汪火車站

1979年,先進工作者披紅戴花遊行礦區

1982年10月,賈汪舉行了徐州煤礦開採一百周年紀念大會

“夏橋公園裡的電影院”,定格在2009年。

自1882年開採,賈汪煤炭探明儲量4.68億噸,2007年底,累計煤炭開採量約3.6億噸;高峰期近500對礦井運轉,年產煤炭1400萬噸,到2010年時僅剩旗山礦正常生產,年產量也下降到60萬噸。

2011年11月11日,全國第三批資源枯竭城市名單出爐,賈汪在列。

2016年10月,賈汪的旗山礦關閉了礦井。隨著擁有58年開採史的旗山礦的退出,賈汪將慢慢告別煤城這個稱號,告別這一個世紀的塵與煙。

(治理前的徐州“煤礦塌陷區”)

在資源耗竭,因煤而痛,風光不再的130多年後,賈汪這塊黑金之地,閉目凝神,終於為自己十萬多畝因採煤而塌陷的土地,找到了一條新出路。

從2009年開始,經過近10年的治理,當年的“潘安煤礦塌陷區”已經變身為“潘安湖濕地公園”,國家AAAA級景區。

誰能想到,當初困擾創始人胡恩燮的“土泉氾濫”問題,竟然造就了一個新賈汪。若沒有煤,賈汪不會成為一個傳奇。若沒有水,這身硬骨頭縱使化塵化土也換不回這片清秀水域。

傲骨與柔情,這座百年礦山都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