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父親指著一座巨大的宅邸告訴狄更斯——那是男人一生成就的象徵

據有關史料記載, 狄更斯是一個出了名的性情古怪的人, 他沉迷於各種光線, 他讓人將自己房間牆壁粉刷成各種鮮豔的顏色, 並且在房間裡擺滿了鏡子, 對鏡中自己走過的影子流連不已, 也許是基於晚年的自戀和青年時的不自信。 還在在孩提時代, 時常欠債的父親曾指著一座大宅告訴他:看到沒有?那棟巨大的宅邸是男人一生成就的象徵。 成名後的狄更斯果然在1856年買下了那棟房子——位於肯特郡的蓋德.希爾宅邸。

英國作家狄更斯在屬於他的那個時代屬於無出其右者, 以空前絕後的方式俘獲了幾個州(注意不是幾個國)的讀者, 他是一位敘述大師, 哪怕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 一個騙子或小偷, 在他的作品裡也會被寫的栩栩如生動有趣, 他第一部主要作品《匹克威克》從一開始連載, 印刷量就從最初的400冊突飛猛進到40000冊, 簡直是那個時代的奇跡,

在當下, 這種奇跡般的一舉成名, 恐怕只有我們的當年明月能與之媲美了。

狄更斯通過記者梅休的報導看到了倫敦這個城市黑暗的一面, 那是一個充斥著犯罪, 骯髒, 墮落的世界, 為了寫出真實感, 他訪問了大量辛苦工作又吃不飽飯的清掃煙囪工,

買花女孩, 乞丐, 街頭藝人, 扒手和妓女, 對於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狄更斯都做了細緻的描寫和給予了深深的同情。

他的作品《霧都孤兒》通過一個孤兒成長中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物, 充分展示了那個時代的生活全貌, 許多細節就來自于梅休的長篇報導,

好在梅休沒有像汪峰一樣追著要版權費。 比如在泰晤士河畔撿硬幣, 碎木和煤塊。 梅休那篇報導和狄更斯孤兒的《霧都孤兒》因為毫不妥協的對倫敦貧民窟的真實寫照, 不但震驚了許多中產階級的讀者, 深刻影響了激進分子, 社會改良家和同時代的作家們, 為底層社會的改良發揮了強、大有效的力量。

狄更斯善於捕捉和暴露社會和城市荒謬的一面, 同時也因其幽默風趣的語言和傑出的模仿才華出名, 他又出色的發展了這一天賦。 他說:“我希望, 從同情的視角讓富人認識窮人, 我希望, 直到我死去, 都要鼓勵窮人們盡可能地快樂生活。 ”小編以為, 這種情懷遠比《大紅燈籠高高掛》以及《豐乳肥臀》之類作品更包含人性和更具人道精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