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模塑集團曹明芳:中國汽車保險杠行業“老大” 起家靠蠟燭塑膠花

30年前, 模塑科技只是一家一個生產蠟燭、塑膠花的鄉鎮企業, 如今搖身一變, 成了中國汽車零部件龍頭, 賓士、寶馬、通用等在哪裡, 它就在哪裡。

(模塑科技旗下美國工廠奠基儀式)

“實業+資本運作”兩手抓, 兩手都要硬

模塑集團創始人曹明芳, 生於 1944年, 江陰周莊人。 與其他“蘇南模式”企業相比, 模塑的出生是一個特例。 首先, 創始人曹明芳的最初身份, 並非農民, 而是一名政府官員;再者, 模塑的創立, 一開始是以中外合資企業的形式出現的。

(模塑集團創始人曹明芳)

1984年, 江蘇省第一家鄉鎮級的中外合資企業誕生了!江陰市周莊鎮工業總公司與香港乾豐塑膠公司共同投資32萬美元, 在江陰雞龍山北坡創辦了江南模塑公司。 時任周莊鎮經委副主任、工業總公司經理、時年40歲的曹明芳, 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經過短暫建設, 1985年3月, 公司投入生產, 不過產品與汽車零部件、保險杠什麼的絲毫搭不上邊, 生產的是工藝蠟燭、塑膠花、石英鐘機芯、還有一些家庭日常用品。 模塑起步的成功, 為曹明芳積累了一定的原始資本, 準備了後期發展必需的人才。

儘管曹明芳是帶著官員身份下海, 有一點值得肯定, 他看准並抓住了中外合資這個機會。

利用國家在政策方面給予的優勢, 加上來自港資的資源優勢, 模塑在初創期間實現企業最大幅度的增值, 肯定相對容易得多。

1988年, 是模塑企業和曹明芳個人命運的一個重要轉捩點。 曹明芳與全國60多家塑膠生產企業, 參加了德國大眾桑塔納轎車保險杠生產投標。 那時, 模塑僅是幾十人公司, 一聽說做保險杠, 有的嚇得要死, 認為一定會虧。

可曹明芳卻認為, 從中國整個經濟發展的勢頭來看, 有了鈔票不買轎車是不可能的, 產業發展決定企業的發展, 不但不會有什麼風險, 而且是前途無限。 看准了, 就該膽大敢幹!結果, 江南模塑公司力壓群雄, 一舉中標, 成為桑塔納轎車保險杠的配套生產廠。

根據企業的發展, 對資源進行最大限度的整合, 可說是曹明芳經營思想的一個內核。 一個企業老闆的能力, 其實就是組合社會資源的能力, 比如市場資源、人力資源、政府資源、以及外部環境資源。

1992年7月, 模塑與德國慶瑪曼公司投資3000萬美元, 創辦第二家中外合資企業“江南慶瑪曼模塑有限公司”,

隨後, 又在兩家合資企業的基礎上, 成立了江南模塑總公司。 1993年, 他又與上海、香港合資方成立第三家中外合資企業——上海江南工程塑膠。

通過一系列的企業收購兼併, 與外企合作成立合資公司, 在國外設立分公司等手段, 模塑集團勢力迅速壯大, 事業版圖一下子擴展及規模化的轎車配套產業、機械產業、大客車整車製造、零售業以及文化產業。

套用偉人那句話, 曹明芳另一個成功之道就是善於資產證券化。 “實業+資本運作”必須兩手都要抓, 兩手都要硬!

上世紀90年代, 民營企業蓬勃發展, 可對資本市場卻鮮有問津, 當然這也與當時證券市場導向有關, 主要是為了國企上市服務。 開闊思路、敢為人先的曹明芳, 決定讓江陰模塑跨入資本市場,路徑就是“借殼上市”。

1999年8月,模塑出資2.4億元買斷江陰十大上市公司之一——“興澄股份”外殼,一舉成為江陰市第一家上市公司的控股公司。

2000年5月,模塑又與無錫方鼎成立合資公司,開始涉足基金投資;6月,有再次出資1.8億元,入股號稱中國十大證券公司之一的國元證券,涉入證券業。目前,曹明芳家族,已是上市公司模塑科技(000700,SZ)大股東,在資產證券化之路上,一直精於運作。

今年8月9日,模塑科技就收到深交所的一封問詢函,問詢收購“道達飾件”關鍵細節和財務資料。無錫明慈心血管病醫院,是模塑科技旗下的民營醫院,是由無錫鴻意在2013年出資3億元設立的,而當時無錫鴻意的股東是模塑科技和模塑集團。

為了進一步提高對“明慈醫院”的控制力,減少與控股股東之間潛在的關聯交易,模塑科技在2014年收購了模塑集團持有無錫鴻意的49%的股份,無錫鴻意變成了模塑科技的全資子公司。一系列資產證券化運作套路,意圖很明顯:就是為了大股東鎖定好自己的收益。

“小曹總”的半接班模式

有人開玩笑地說,中國民企老闆一輩子就忙著幹三件事:一是經營企業,二是溝通政府,三是教育後代。

費心思、花大錢教育後代,比如送孩子出國讀書等,目的其實也明確,希望將來好好地接自己的班,繼承家族事業。

(模塑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曹克波)

1969年出生的曹克波,現任模塑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在公司裡,人們尊稱他的父親曹明芳為“大曹總”,稱他為“小曹總”。

曹明芳歷練二代接班人,與福耀曹德旺有相似之處,就是三個字:下工廠。考到揚州大學讀英語後,還不到20歲的曹克波,被父親送到德國配套廠去學習,而且一去就是15年。

德國這家工廠,是專門給寶馬生產零部件,曹克波到那裡,當了最基層的小學徒,每天的工作就是擰螺絲、打磨零件。幹了一年後,又被父親安排到北京經貿大學進修工商管理,然後再到德國馬堡大學學習工商管理,回國以後,他又到清華攻讀EMBA。這一條與眾不同的求學之路,都是出自父親曹明芳的精心安排。

家族企業創始人交接班過程中,子女培養是一個重要階段。通常,0-18歲是家庭教育期,創始人對二代的教育側重於商業倫理的培養。而18-25歲,就是精英教育階段,像曹克波,就被父親派往海外著名大學接受教育,一方面積累商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另一方面也利於結成廣泛的人際資源。

而進入德國配套廠工作,可視為曹明芳對兒子基層鍛煉的一部分,目的也明顯,就是從本企業或外企業的最基層崗位做起,積累管理實踐經驗,也可以形成與家族企業關聯的人際關係。

(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首府——杜塞爾多夫)

位於德國西部地區萊茵河畔的杜塞爾多夫,被稱為著名的魯爾工業區的“辦公桌”。而2005年成立的DCC(德國杜塞爾多夫中國中心),作為江蘇與德國北威州政府共同推動的中德經濟文化交流機構,就是曹克波一個“得意之作”,他是DCC的創始人、董事長。“中心”項目耗資200萬歐元,是當時江蘇省在德國最大的一筆私人投資。

10年德國留學經歷,使得2011年曹克波從父親的手中接過模塑集團航舵時,多了一份國際化背景,這位“企二代”少帥,成了帶領模塑走向國際的領航人。

接管企業後,“小曹總”管理上也帶了點德國風格,追求嚴謹,他將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引入企業,為避免原材料波動影響,降低運作成本,他採用國際上先進的提前採購的方式。

不過,非常喜歡德國啤酒和德國文化的“小曹總”,與“大曹總”也會有分歧。比如,他在江陰投資3000萬元,修建一座德國巴伐利亞風格的“新茉莉花”啤酒城,就遭到老曹的反對,覺得這樣做太過於奢侈,對家族業務又沒有什麼好處。

他說:“你沒有經歷資本的原始積累,不懂得珍惜!”開業那天,“大曹總”沒有去參加剪綵。而“小曹總”卻不以為然,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我一直堅持是為了興趣而工作,而非為了工作而工作。”

去年4月,模塑科技在美國南卡州格里爾市羅賓森路1000號為其美國名華股份有限公司舉辦新工廠開工奠基儀式,其實這僅是企業國際化運營的一部分。舉個例子,除了在德國設廠外,為配合寶馬公司在海外市場的發展,模塑科技投資1億美元,在墨西哥成立了墨西哥名華公司,又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格里爾市再次計畫投資4500萬美元,並設立子公司。

(模塑科技在美國子公司的奠基儀式)

相比於創一代,“小曹總”的接班更像一種“半接班模式”。

以曹克波接班過程為例,曹明芳雖於2011年辭退董事長一職,仍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他並未從模塑科技管理團隊淡出,始終還擔任董事,並于2006年起出任副董事長。而“小曹總”這邊,從出任總經理開始,2006年又與父親的任職掉了個,出任董事長,但僅持有模塑科技控股股東——江陰模塑集團18%的股權。

出現這種“半接班”現象,作為創始人而言,無非是想通過掌握一定的控制力,對接班人起著一定的心理威懾。我們注意到,一些擁有海歸背景及高學歷的“企二代”,在對商業環境的認知及企業的戰略考量方面,並不一定會與創一代始終保持一致。

特別是,這些“企二代”相比於上一代人,更熱衷於玩金融,有的如江南嘉捷、零七股份等接班人,還對上市公司實施“手術式”資產重組,以至徹底改變主業,其中不乏失敗的案例,如海翔藥業的羅煜竑,就將家族企業付諸東流;比如還有65年的臺灣復興航空,也是垮在“企三代”林明升手上。

“半接班”,實質上就是將管理權交出,但所有權(實控權)並未實際交付,是創一代在未正式“退休”之前留給接班人的一段緩衝期。所謂市場無常、禍福相依,只有管理好、經營好風險,企業發展的速度就不至於失控,也才有基業長青的牢固基礎。從某種角度而言,推行“半接班模式”,就是把企業命運的韁繩——風控,攥在自己的手中。

—— 長三角家族企業之(10) ——

決定讓江陰模塑跨入資本市場,路徑就是“借殼上市”。

1999年8月,模塑出資2.4億元買斷江陰十大上市公司之一——“興澄股份”外殼,一舉成為江陰市第一家上市公司的控股公司。

2000年5月,模塑又與無錫方鼎成立合資公司,開始涉足基金投資;6月,有再次出資1.8億元,入股號稱中國十大證券公司之一的國元證券,涉入證券業。目前,曹明芳家族,已是上市公司模塑科技(000700,SZ)大股東,在資產證券化之路上,一直精於運作。

今年8月9日,模塑科技就收到深交所的一封問詢函,問詢收購“道達飾件”關鍵細節和財務資料。無錫明慈心血管病醫院,是模塑科技旗下的民營醫院,是由無錫鴻意在2013年出資3億元設立的,而當時無錫鴻意的股東是模塑科技和模塑集團。

為了進一步提高對“明慈醫院”的控制力,減少與控股股東之間潛在的關聯交易,模塑科技在2014年收購了模塑集團持有無錫鴻意的49%的股份,無錫鴻意變成了模塑科技的全資子公司。一系列資產證券化運作套路,意圖很明顯:就是為了大股東鎖定好自己的收益。

“小曹總”的半接班模式

有人開玩笑地說,中國民企老闆一輩子就忙著幹三件事:一是經營企業,二是溝通政府,三是教育後代。

費心思、花大錢教育後代,比如送孩子出國讀書等,目的其實也明確,希望將來好好地接自己的班,繼承家族事業。

(模塑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曹克波)

1969年出生的曹克波,現任模塑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在公司裡,人們尊稱他的父親曹明芳為“大曹總”,稱他為“小曹總”。

曹明芳歷練二代接班人,與福耀曹德旺有相似之處,就是三個字:下工廠。考到揚州大學讀英語後,還不到20歲的曹克波,被父親送到德國配套廠去學習,而且一去就是15年。

德國這家工廠,是專門給寶馬生產零部件,曹克波到那裡,當了最基層的小學徒,每天的工作就是擰螺絲、打磨零件。幹了一年後,又被父親安排到北京經貿大學進修工商管理,然後再到德國馬堡大學學習工商管理,回國以後,他又到清華攻讀EMBA。這一條與眾不同的求學之路,都是出自父親曹明芳的精心安排。

家族企業創始人交接班過程中,子女培養是一個重要階段。通常,0-18歲是家庭教育期,創始人對二代的教育側重於商業倫理的培養。而18-25歲,就是精英教育階段,像曹克波,就被父親派往海外著名大學接受教育,一方面積累商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另一方面也利於結成廣泛的人際資源。

而進入德國配套廠工作,可視為曹明芳對兒子基層鍛煉的一部分,目的也明顯,就是從本企業或外企業的最基層崗位做起,積累管理實踐經驗,也可以形成與家族企業關聯的人際關係。

(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首府——杜塞爾多夫)

位於德國西部地區萊茵河畔的杜塞爾多夫,被稱為著名的魯爾工業區的“辦公桌”。而2005年成立的DCC(德國杜塞爾多夫中國中心),作為江蘇與德國北威州政府共同推動的中德經濟文化交流機構,就是曹克波一個“得意之作”,他是DCC的創始人、董事長。“中心”項目耗資200萬歐元,是當時江蘇省在德國最大的一筆私人投資。

10年德國留學經歷,使得2011年曹克波從父親的手中接過模塑集團航舵時,多了一份國際化背景,這位“企二代”少帥,成了帶領模塑走向國際的領航人。

接管企業後,“小曹總”管理上也帶了點德國風格,追求嚴謹,他將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引入企業,為避免原材料波動影響,降低運作成本,他採用國際上先進的提前採購的方式。

不過,非常喜歡德國啤酒和德國文化的“小曹總”,與“大曹總”也會有分歧。比如,他在江陰投資3000萬元,修建一座德國巴伐利亞風格的“新茉莉花”啤酒城,就遭到老曹的反對,覺得這樣做太過於奢侈,對家族業務又沒有什麼好處。

他說:“你沒有經歷資本的原始積累,不懂得珍惜!”開業那天,“大曹總”沒有去參加剪綵。而“小曹總”卻不以為然,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我一直堅持是為了興趣而工作,而非為了工作而工作。”

去年4月,模塑科技在美國南卡州格里爾市羅賓森路1000號為其美國名華股份有限公司舉辦新工廠開工奠基儀式,其實這僅是企業國際化運營的一部分。舉個例子,除了在德國設廠外,為配合寶馬公司在海外市場的發展,模塑科技投資1億美元,在墨西哥成立了墨西哥名華公司,又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格里爾市再次計畫投資4500萬美元,並設立子公司。

(模塑科技在美國子公司的奠基儀式)

相比於創一代,“小曹總”的接班更像一種“半接班模式”。

以曹克波接班過程為例,曹明芳雖於2011年辭退董事長一職,仍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他並未從模塑科技管理團隊淡出,始終還擔任董事,並于2006年起出任副董事長。而“小曹總”這邊,從出任總經理開始,2006年又與父親的任職掉了個,出任董事長,但僅持有模塑科技控股股東——江陰模塑集團18%的股權。

出現這種“半接班”現象,作為創始人而言,無非是想通過掌握一定的控制力,對接班人起著一定的心理威懾。我們注意到,一些擁有海歸背景及高學歷的“企二代”,在對商業環境的認知及企業的戰略考量方面,並不一定會與創一代始終保持一致。

特別是,這些“企二代”相比於上一代人,更熱衷於玩金融,有的如江南嘉捷、零七股份等接班人,還對上市公司實施“手術式”資產重組,以至徹底改變主業,其中不乏失敗的案例,如海翔藥業的羅煜竑,就將家族企業付諸東流;比如還有65年的臺灣復興航空,也是垮在“企三代”林明升手上。

“半接班”,實質上就是將管理權交出,但所有權(實控權)並未實際交付,是創一代在未正式“退休”之前留給接班人的一段緩衝期。所謂市場無常、禍福相依,只有管理好、經營好風險,企業發展的速度就不至於失控,也才有基業長青的牢固基礎。從某種角度而言,推行“半接班模式”,就是把企業命運的韁繩——風控,攥在自己的手中。

—— 長三角家族企業之(10)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