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唐通沒放一箭,獻出居庸關,孝陵異兆預示悲劇即將發生

【崇禎十七年三月辛醜, 十三日】

《明史·五行志》記載, 崇禎十七年三月辛醜日, 也就是三月十三日的夜裡, “孝陵夜有哭聲”。

孝陵中這種奇怪的哭泣之聲, 《明史·五行志》稱其為“鼓妖”:“無形有聲, 謂之鼓妖, 上不恤民則有此異。 ”

按照這種說法, “鼓妖”的出現, 意味著皇上沒有很好地體恤民間的疾苦。 有意思的是, 《明史》中一共記錄了十六次“鼓妖”, 發生在崇禎年間的就多達五次。 其中, 天啟七年八月崇禎皇帝即位那天, 上朝的時候空中就有一種來歷不明的奇怪聲響, 如同天鼓一般。

孝陵位於南京, 安葬著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和馬皇后。 現在, 那裡傳出來“鼓妖”之聲, 似乎預示著莫大的悲劇即將發生。

《甲申傳信錄》中說, 三月十三日這一天, 北京的各個城門增派了守軍。

實際上, 北京城中可用的兵員就是那麼多, 如果增加守衛內城的士兵, 那麼守衛外城的士兵必然減少,

反過來也是一樣。

城門上的士兵多了, 吃飯的問題更顯突出。 現在已經沒有太監再來送飯, 士兵們只能自己掏錢去買。 問題是軍餉一直被拖欠, 到這時每人只給了一百錢。 軍士們只好節省著花, 一個個饑餓不堪, 一片抱怨。 看起來, 這一切簡直如同兒戲一般。

各個城門上安設了大將軍炮、紅夷大炮等, 每尊大炮周圍設立了守衛的軍營。 這些火炮和高厚的城牆, 是北京可以依靠的最後的防禦工具。

《再生記略》中說, 兵部尚書張縉彥向各處調兵勤王, 要求刻不容緩。 都察院的李邦華安撫軍民, 嚴禁傳播訛言, 北京城中貼出來許多的榜文。

這一天最重要的一件事, 就是李自成率軍抵達了居庸關。

在居庸關之外有一處柳溝天塹, 是李自成的必經之地, 地勢險要, 易守難攻。 如此關鍵的地方, 據說只需要一百人就可以扼守。 可惜, 總兵官唐通和監視太監杜之秩都沒有理會, 沒有派兵守衛。

於是, 李自成順利抵達居庸關外。 幾天之前剛從北京領到一大筆銀子的唐通和杜之秩未放一炮,

出關迎降, 把從北京帶來的錢糧當成了見面的禮物, 獻給了李自成。

對此, 《明季北略》中有一段十分荒誕的描述:

唐通率軍迎戰李自成的軍隊, 兩軍剛一接戰, 李自成的營中突然沖出一隻猛虎, 所向披靡。

唐通一見嚇倒在地, 老虎撲過去, 朝他一頓啃咬。 農民軍趁機沖過來圍住唐通。 那只老虎竟然站了起來, 拿掉虎皮, 原來是農民軍的大將谷大成假裝的老虎。 唐通於是投降。

明顯虛構的故事, 破綻百出。 即使在這樣瞎編的一個故事當中, 唐通也是一個慫包。 不知道這一個拙劣的故事是誰編出來的, 要用它為誰開脫。

協守居庸關的巡撫、右僉都禦史何謙匆忙逃走, 總兵官馬岱知道大勢不可挽回, 殺掉妻子, 自己逃往山海關。

中途遇到薊遼督師王永吉, 對王永吉說:“事勢如此, 何以自安?”

那以後, 馬岱出關投奔吳三桂。

李自成不費吹灰之力就進入居庸關, 崇禎皇帝寄予厚望的一道屏障沒有發揮任何作用。

整個京西頓時一片混亂, 各郡縣的官吏望風而逃, 留下來的都像唐通他們一樣棄械投降。

至此,李自成前往北京的大路一片順暢,再無障礙。

前篇:崇禎皇帝夢見一個“有”字,大臣說是好兆,太監卻傷心大哭

城變三十天(之十三),于左 撰

至此,李自成前往北京的大路一片順暢,再無障礙。

前篇:崇禎皇帝夢見一個“有”字,大臣說是好兆,太監卻傷心大哭

城變三十天(之十三),于左 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