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旅遊故事|關於銀川的傳說

銀川

銀川市位於黃河上游寧夏平原中部, 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1958年10月, 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 銀川市為自治區首府, 是自治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被譽為“塞上明珠”。

塞上明珠銀川是一座漂亮的城市, 它還有一個動聽的名字——鳳凰城。 為什麼又叫鳳凰城呢?因為這裡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

相傳, 好早好早以前, 銀川叫鳳凰城。 說起鳳凰城來, 一些老年人至今還指指點點——東門外高臺寺是鳳凰的頭,

頭挨在黃河邊;高臺寺旁邊有兩眼井, 那是鳳凰的眼睛;城中心的鼓樓是鳳凰的心臟;西塔和北塔是鳳凰的兩隻爪子;西馬營裡花花草草, 樹木成陰, 那是鳳凰的尾巴, 那邊, 鳳凰的尾巴長得一直拉到賀蘭山。

為啥叫鳳凰城呢?說來話長。 你們可知道鳳凰鳥嗎?鳳凰鳥是幸福鳥, 哪裡有鳳凰, 哪裡就有幸福。 鳳凰姐妹一共七個, 住在長江南邊的一架高山上, 鳳凰常常為人們造福, 所以江南很美麗, 山是青山, 水是綠水, 鮮花遍地香, 樹木都成行, 人長得清秀健壯, 年年五穀豐登, 大夥兒過著富裕的日子, 什麼也不愁, 都歡歡樂樂、高高興興......

那時, 寧夏山川, 地薄人窮。 東有黃河, 可河水淺得上不了岸;西有賀蘭山, 南有六盤山,

可山高擋不住西伯利亞的寒流, 擋不住騰格裡的黃沙滾滾。 住在這裡的回族、蒙古族、漢族人民, 並不灰心, 老是一個勁兒地在土地上辛勤地勞動著。 但是, 儘管人們把筋都快要苦斷了, 把心血都快要熬幹了, 還是改變不了窮樣子。 人們都憂愁地唱著:

這麼大的河來, 這麼高的山, 寧夏川呀, 一眼望不盡荒草灘。 ?

這麼大的河來, 這麼高的山, 寧夏川呀, 百姓年年沒吃穿!

幸福鳥的事, 傳到了寧夏川以後, 不論是回民呀, 漢民呀, 蒙民呀, 都急切地天天盼, 月月盼, 把眼都盼紅啦, 盼望鳳凰飛到寧夏來。 這事被大雁知道了, 她被大家盼望鳳凰的誠心所感動, 便自告奮勇, 不怕辛苦, 飛往江南, 見了鳳凰, 咋長咋短, 一五一十地把寧夏百姓的心意都告訴了鳳凰。 鳳凰知道這些情況後, 坐在高山的松林裡商量, 最小的七妹說啥也要到寧夏去看看, 姐妹們都知道她是“板上釘釘”的脾氣, 就同意了, 希望她早去早回。 七妹說走就走, 山林裡的百鳥都來送行, 吹簫的吹簫, 彈琴的彈琴, 唱歌的唱歌, 跳舞的跳舞,

熱鬧得簡直沒法說。 江南的百姓也都趕到長江邊送行, 送的禮物可多啦, 有的是送給七妹的, 有的是送給寧夏各兄弟民族老百姓的。

鳳凰七妹由大雁領路, 駕著一朵紅雲, 朝寧夏飛來。 不一會兒, 就飛到了六盤山。 守在這裡的百姓見天空中飄來了紅雲, 認為這是吉祥到來的徵兆, 於是人們敲鑼打鼓、載歌載舞地慶祝起來。

鳳凰來到寧夏後,一刻也不願停歇,一會兒飛到東,一會兒又飛到了西。她看著眼前的情景驚歎道:“啊!這麼大一片平川,怎麼會幹得都裂開了縫啊?”於是她開始這兒劃一道,那兒劃一條,她劃過的地方都變成了一條條淌水的管道,渠口就連著黃河。

銀川平原已經處處是花草樹木,五穀莊稼;牛、羊、馬、駱駝,成群結隊地賓士在草原上;六盤山換上了翠綠翠綠的新衣裳,賀蘭山也變成了青山。

寧夏的山山水水變得和江南一樣美麗了。鳳凰心想:“這裡的人民勤勞善良,我就留在這裡不回去了。”她把寧夏當成了自己的家鄉,和各族人民一起耕耘著土地,餵養著牲畜。

有一年,寧夏西部偏遠的地方的異族部落的首領帶領兵馬,如狼似虎地殺進了寧夏山川。他們燒殺搶奪,橫行霸道。鳳凰情急之下把自己變成一座城,將寧夏的老百姓全都裝在了城裡,四面城門緊閉,敵人怎麼也進不來。一連打了三個月,敵人斷了糧草,就只好撤兵了。以後只要敵人一來,大家就躲進城裡,敵人走了又出城繼續生活。

鳳凰變成一座城後,就托大雁給江南的姐姐們捎信,一是向姐姐們報平安,同時也告訴她們她不再回江南了。從此以後,大雁每年秋天飛向江南,送去七妹的問候;第二年春天再把六姐妹的思念帶回北方的寧夏。

寧夏有一個心腸狠毒的大官,見錢眼開!他聽說黑湖泉裡有個金馬駒,就想偷偷地弄到自己手裡。他心想:“我把金馬駒偷走了,恐怕瞞不住鳳凰啊?怎麼才能神不知鬼不覺呢?”大官眼睛一轉,計上心來:“哼哼!要是趁人不注意殺了鳳凰不就一了百了了嗎?鳳凰,別怪我心狠,人為財死嘛!”

第二天天沒亮,他就帶上寶劍,悄悄地來到鳳凰居住的地方將其脖子砍斷。

鳳凰雖然被大官砍斷了脖頸,但是她的心沒有死,東方發亮的時候,許多人都驚異地看見有一道新開的管道,從他們的家門前曲曲彎彎穿過。人們一傳十、十傳百地都跑到渠上觀看、納悶、發呆:“咋回事啊,難道是天上銀河降落到人間?!”人們看著嘩嘩的渠水,忽然發現渠裡有道血紅血紅的紅線,年長的老人辨認出來了,他們喊道:“啊,渠水裡還流淌著鮮血!”這時,一個老人瘋瘋顛地跑過來,撥開人群,盯著渠水,捶胸頓足地哭喊著:“天呀,真是這樣的!”馬上,大家都驚奇地圍住了他,七嘴八舌地追問:“咋回事?咋回事?”老人半天才喃喃地說道:“夜間,鳳凰給我托了一個夢,說她被壞人把脖子砍斷了......她想念大家,並用鮮血流成了一條渠,讓大家灌溉田地......

眾人一聽,淚滴心穿,有的抽泣,有的嗚嗚咽咽,有的手捧血水發 ,有的號啕大哭......就這樣悲悲切切,痛哭了九天九夜,連天都哭陰了,樹都哭黃了,山都哭白了......人們喃喃地唱道:

瓜兒哪能離開秧,孩子哪能離開娘,寧夏的回漢蒙百姓呀,咋能離開鳳凰!........

到第十年,鳳凰又托夢給那個老人,說她的心並沒有死,再過九十九年,還會複生,到那時候,要出好多好多能人,寧夏也好,江南也好,都會變成人間天堂,鳳凰還說:“等吧,等吧,等到六盤山山頂飄來紅雲,便是鳳凰飛來之時。”於是,人們不再悲傷了,萬物恢復了原樣。大家為了懷念鳳凰,把銀川城叫“鳳凰城”,把那條渠叫“紅花渠”。

(文字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鳳凰來到寧夏後,一刻也不願停歇,一會兒飛到東,一會兒又飛到了西。她看著眼前的情景驚歎道:“啊!這麼大一片平川,怎麼會幹得都裂開了縫啊?”於是她開始這兒劃一道,那兒劃一條,她劃過的地方都變成了一條條淌水的管道,渠口就連著黃河。

銀川平原已經處處是花草樹木,五穀莊稼;牛、羊、馬、駱駝,成群結隊地賓士在草原上;六盤山換上了翠綠翠綠的新衣裳,賀蘭山也變成了青山。

寧夏的山山水水變得和江南一樣美麗了。鳳凰心想:“這裡的人民勤勞善良,我就留在這裡不回去了。”她把寧夏當成了自己的家鄉,和各族人民一起耕耘著土地,餵養著牲畜。

有一年,寧夏西部偏遠的地方的異族部落的首領帶領兵馬,如狼似虎地殺進了寧夏山川。他們燒殺搶奪,橫行霸道。鳳凰情急之下把自己變成一座城,將寧夏的老百姓全都裝在了城裡,四面城門緊閉,敵人怎麼也進不來。一連打了三個月,敵人斷了糧草,就只好撤兵了。以後只要敵人一來,大家就躲進城裡,敵人走了又出城繼續生活。

鳳凰變成一座城後,就托大雁給江南的姐姐們捎信,一是向姐姐們報平安,同時也告訴她們她不再回江南了。從此以後,大雁每年秋天飛向江南,送去七妹的問候;第二年春天再把六姐妹的思念帶回北方的寧夏。

寧夏有一個心腸狠毒的大官,見錢眼開!他聽說黑湖泉裡有個金馬駒,就想偷偷地弄到自己手裡。他心想:“我把金馬駒偷走了,恐怕瞞不住鳳凰啊?怎麼才能神不知鬼不覺呢?”大官眼睛一轉,計上心來:“哼哼!要是趁人不注意殺了鳳凰不就一了百了了嗎?鳳凰,別怪我心狠,人為財死嘛!”

第二天天沒亮,他就帶上寶劍,悄悄地來到鳳凰居住的地方將其脖子砍斷。

鳳凰雖然被大官砍斷了脖頸,但是她的心沒有死,東方發亮的時候,許多人都驚異地看見有一道新開的管道,從他們的家門前曲曲彎彎穿過。人們一傳十、十傳百地都跑到渠上觀看、納悶、發呆:“咋回事啊,難道是天上銀河降落到人間?!”人們看著嘩嘩的渠水,忽然發現渠裡有道血紅血紅的紅線,年長的老人辨認出來了,他們喊道:“啊,渠水裡還流淌著鮮血!”這時,一個老人瘋瘋顛地跑過來,撥開人群,盯著渠水,捶胸頓足地哭喊著:“天呀,真是這樣的!”馬上,大家都驚奇地圍住了他,七嘴八舌地追問:“咋回事?咋回事?”老人半天才喃喃地說道:“夜間,鳳凰給我托了一個夢,說她被壞人把脖子砍斷了......她想念大家,並用鮮血流成了一條渠,讓大家灌溉田地......

眾人一聽,淚滴心穿,有的抽泣,有的嗚嗚咽咽,有的手捧血水發 ,有的號啕大哭......就這樣悲悲切切,痛哭了九天九夜,連天都哭陰了,樹都哭黃了,山都哭白了......人們喃喃地唱道:

瓜兒哪能離開秧,孩子哪能離開娘,寧夏的回漢蒙百姓呀,咋能離開鳳凰!........

到第十年,鳳凰又托夢給那個老人,說她的心並沒有死,再過九十九年,還會複生,到那時候,要出好多好多能人,寧夏也好,江南也好,都會變成人間天堂,鳳凰還說:“等吧,等吧,等到六盤山山頂飄來紅雲,便是鳳凰飛來之時。”於是,人們不再悲傷了,萬物恢復了原樣。大家為了懷念鳳凰,把銀川城叫“鳳凰城”,把那條渠叫“紅花渠”。

(文字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