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西周那些事兒”之中興之主——周成王!

周成王姬誦, 是周武王姬發和姜太公之女邑薑所生的兒子, 後繼承王位。 姜太公70歲出山, 邑姜嫁給周武王的時間就應該是在薑子牙70歲以後, 邑薑之前沒出過嫁, 就證明薑子牙是老來得女。 周武王死時的時候, 姬誦還很年幼, 於是武王遺命較有才能的弟弟周公旦和召公奭輔政。

周成王姬誦

周成王算是很幸運的了, 因為周公旦算是沒有多大的野心的人, 他盡心盡力的輔佐自己的侄子, 還平滅了三監和殷商遺民的叛亂, 渡過了西周初年最艱難的時期。

周公旦

周公旦消滅叛亂後, 繼續東征東夷部落, 先後滅掉了奄國等五十多個東夷人部落, 將周的勢力延伸到了海邊和江淮一帶。

為了拱衛周王室的統治, 在周公旦建議下, 周成王時期, 再一次大封周王室成員和功臣。 先後分封了七十一個諸侯國, 把武王的十五個兄弟和十六個功臣, 全部分封到封國去做諸侯, 以作為拱衛王室的屏藩。

周初封國

周公旦又和召公奭分陝(今三門峽一帶)而治, 召公負責陝西, 周公負責陝東。 周公在伊洛地區營建東都洛邑, 稱“成周”, 以加強新佔領區的統治。 同時將三監之軍重組, 建成“成周八師”, 後又將殷商遺民遷往洛邑, 組建“殷八師”, 在成周建立起一支和“西六師”相對獨立的軍隊, 以便於鎮壓這一片區的叛亂。

成周八師

此後, 周公又制定禮樂, 加強了周王朝的統治和中央集權。

最後, 周成王長大, 周公還政于周成王。 此即為:

“(周公旦)一年救亂, 二年克殷, 三年踐奄, 四年建侯衛, 五年營成周, 六年制禮樂, 七年致政成王。 ”

歷史上把周平王東遷之前的周朝稱為“西周”, 遷都洛邑之後的周朝稱為“東周”, 因為西周的都城豐鎬(今西安市長安區)在洛邑之西。 但1963年出土《何尊銘文》卻駁斥了這一說法。 銘文中明確指出:周武王生前就要求遷都中原,

周成王在周公旦營建洛邑後, 就遷到了這裡。 如圖:

何尊銘文

也就是說:西周在周成王時期就遷都洛邑(今洛陽)了, 但後來周幽王的時候都城又在鎬京, 那什麼時候周天子又把都城遷回去了呢?這個咱們以後再說。

周平王東遷

周成王親政後,在東都洛邑大會諸侯,各方諸侯紛紛來朝,這是周朝建立以來最大的一次盛況。從此,周成王拉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盛世——“成康之治”的序幕。

周成王在周公旦的敦敦教誨之下,克勤克儉,勤政愛民,對內推行“以德治國”的主張,以緩和階級矛盾;對外不斷攻伐東夷,用武力加強這一片區的統治。同時加強分封宗法制,拱衛王權,成王時期,社會安定,人民和睦,歌頌太平盛世之聲不絕於耳。

周成王和周公旦的完美配合成就了周朝近八百年的天下。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專注于從不同角度看歷史,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周平王東遷

周成王親政後,在東都洛邑大會諸侯,各方諸侯紛紛來朝,這是周朝建立以來最大的一次盛況。從此,周成王拉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盛世——“成康之治”的序幕。

周成王在周公旦的敦敦教誨之下,克勤克儉,勤政愛民,對內推行“以德治國”的主張,以緩和階級矛盾;對外不斷攻伐東夷,用武力加強這一片區的統治。同時加強分封宗法制,拱衛王權,成王時期,社會安定,人民和睦,歌頌太平盛世之聲不絕於耳。

周成王和周公旦的完美配合成就了周朝近八百年的天下。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專注于從不同角度看歷史,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