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們在清朝是八旗子弟,在民國卻成為抗日烈士

抗戰期間, 曾經的清朝皇帝溥儀成了為虎作倀的傀儡, 但當年的八旗子弟卻走向抗戰前線。

佟麟閣(1892-1937), 出身滿洲鑲黃旗, 原名淩閣, 字捷三, 河北高陽人, 家境貧寒, 十六歲時, 在高陽縣公署當繕寫筆帖士, 期間流覽高陽縣誌, 被燕趙慷慨悲歌之士所震撼 , 離職投筆從戎, 恰好馮玉祥在招兵, 他就投到馮玉祥軍中, 從小兵幹起, 因為為人正直、有文化, 作戰勇敢, 終於成為馮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

馮玉祥評價佟麟閣:“能克己, 能耐苦, 從來不說謊話。 別人都稱他為正人君子。 平素敬愛長官, 愛護部下, 除了愛讀書。 沒有任何嗜好。 ”

1933年, 日本侵入察哈爾, 他擔任代理察省主席兼張家口警備司令, 寫下王昌齡的《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並通電全國:“誓以滿腔熱血, 灑遍疆場, 保我河山, 收復失地。 ”

這個誓言, 他用生命踐行。

1937年7月28日, 日寇發動總攻擊, 進犯北京南苑, 時任第29軍副軍長的佟麟閣、132師師長趙登禹指揮29軍死守南苑, 他被機槍射中腿部, 血流不止, 仍帶傷率部激戰, 頭部又再受重傷, 終因流血過多壯烈殉國, 時年45歲, 是中國在抗日戰爭中殉國的第一位高級將領。

鄧鐵梅(1892-1934), 出身滿洲鑲紅旗, 生於遼寧本溪, 早年進過私塾, 輾轉從軍, 成為鳳城員警大隊長和公安局長, “九一八”之後, 他沒有投降, 而是組織了東北民眾自衛軍, 隊伍發展到幾千人。

鄧鐵梅的隊伍因為軍紀嚴明, 不騷擾百姓, 常常吃冷飯作戰, 被老百姓稱為“冷飯隊”。

他向全體官兵約法三章:抗日救國, 保民第一;不妥協, 不投降;不擾民, 不調戲婦女。

他帶領部隊攻佔了日偽軍佔領的好幾個縣城, 讓日軍恨之入骨, 後因叛徒出賣被捕。 日本人千方百計勸他投降, 他鎮定地在牢房裡寫字讀書。 日本軍官看他字寫得好,

就掏出紙扇, 讓其題字。 鄧鐵梅慨然接過紙扇, 寫下“五尺身軀何足惜, 四省失地幾時收!”終於在1934年9月28日被秘密殺害。

閻海文(1916-1937), 出身滿洲正白旗, 生於遼寧北鎮, “九一八”後流亡北平, 18歲考入杭州筧橋中央航空學校, 21歲擔任空軍第5航空大隊飛行員。

1937年8月17日, 閻海文奉命駕駛戰機轟炸上海北四川路日軍陸軍司令部, 不幸被被日軍高射炮擊中。 閻海文跳傘後, 被幾十名日本兵包圍, 想要生擒他。 他掏出手槍落入擊斃5名敵人, 把最後的子彈留給自己, 自殺殉國, 臨終大喊:中國無被俘空軍!

這種視死如歸的精神也震撼了敵人, 日本人給他立了一塊墓碑, 碑文是“支那空軍勇士之墓”日本大阪的《每日新聞》驚呼:“中國已非昔日支那!”

抗戰之中,一首兒歌唱到“閻海文,當空軍,打日機,八架焚;投炸彈,炸敵輪,轟轟轟,三艦沉。身受傷,落敵方,從容中,舉手槍,不受辱,不投降,先殺敵,後自戕。智仁勇,真膽量,為國民,好榜樣,傳後世,永流芳,家鄉人,不可忘。 ”

抗戰之中,一首兒歌唱到“閻海文,當空軍,打日機,八架焚;投炸彈,炸敵輪,轟轟轟,三艦沉。身受傷,落敵方,從容中,舉手槍,不受辱,不投降,先殺敵,後自戕。智仁勇,真膽量,為國民,好榜樣,傳後世,永流芳,家鄉人,不可忘。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