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淺談人才的甄別、管理與使用

市統計局局長 林順影

說起人才, 令我不禁想起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古代諺語“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狀元”。 話說宋朝有個叫葉元清的人被點為狀元, 便騎著高頭大馬, 得意洋洋地在街上走著。 來到一個路口時, 先後看到樵夫、賣油翁和鄉下婦人的表演後歎了一口氣說:“真是三十六行, 行行出狀元啊!” 後人又把三十六行改為三百六十行, 其意是說, 無論從事什麼行業, 都能做出成績, 成為這一行的專家、能人。 從典故引出的諺語, 反映了人才具有廣泛性、普遍性、實踐性的特徵。

那麼何謂人才?關於人才的概念,

理論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縱觀理論界對人才概念的研究與發展, 我以為人才的定義必須符合當代人才觀。 人才, 是指那些具有良好的內在素質, 能夠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不斷地努力取得創造性勞動成果, 對經濟社會的發展或為人類進步創造出較大的價值或做出較大貢獻的人。 從這個概念上看, 人才不一定是才能傑出、智慧超群的人。 只要有一技之長, 在生產勞動中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 發揮其主動性和創造性的人都有可能成為人才。

在厘清人才的概念和特徵之後, 首要任務就是做好人才的甄別工作。 當前行業領域越來越多、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的, 各行各業各領域都有人才, 無論是政治、經濟領域, 還是教育、衛生、文化、科技等社會領域,

只要在一定條件下發揮其主動性和創造性, 為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創造較大的價值或做出較大貢獻的人都可視為人才。

常言道:物盡其用, 人盡其才。 既然是人才, 就要加強管理和使用, 以發揮其最大的價值, 為經濟社會發展、人類進步多做貢獻。 我認為人才的管理和使用, 必須遵循因才施策, 即根據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人才, 在管理和使用上要採取不同的措施, 提供不同的條件。 如黨政機關工作人員, 只要其政治堅定、德才兼備且有較強的組織領導能力, 就不能排資論輩而要適時提拔使用, 提供一定的平臺讓其鍛煉成長且發揮最大效用;對於科研人才, 就要提供優厚的生活條件、優良的科研場所和必要的設備、資金、研究資料等,

讓其安心搞科研, 通過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對於從事農業的種養人才, 就要提供較好的政策條件和必要的資金、土地等生產要素, 讓其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 為民生事業多做貢獻。 凡此種種, 就不一一列舉。

要做好人才的管理和使用, 就要摸清各行各業各領域的人才數量與分佈, 做到心中有數, 便於制定政策, 這就要高度重視人才調查統計工作。 目前正在開展全市首次人才資源調查統計工作, 力求取得統計資訊加以分析研究, 供決策參考。 今後, 在總結本次調查經驗的基礎上, 要制定和完善人才資源調查統計制度, 更加系統地掌握全市人才數量與分佈情況,

為更好更科學地制定人才政策, 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 推動寧德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提供統計服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