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中德車企高層共話新能源汽車未來:中德合作將是一次難得的機遇

蔚來聯合創始人鄭顯聰:今年上半年,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德國總理默克爾, 在柏林共同見證了四家中德車企加強電動車領域合作框架協定的簽署,

標誌著中德兩國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合作進一步深化。 近日, 在德國柏林舉行的一場經濟高峰論壇上, 寶馬集團首席執行官克呂格與中國智慧電動汽車公司蔚來汽車執行副總裁鄭顯聰就新能源汽車等話題進行了探討。

按照中國政府頒佈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到2020年, 中國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將達200萬輛, 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 面對巨大的市場前景, 新能源汽車行業充滿挑戰的同時, 也帶來合作機遇。 成立於2014年的蔚來汽車, 是源自中國的全球初創企業, 投資方主要來自京東、騰訊和百度等中國高科技、互聯網行業企業, 目標是打造面向全球的智慧電動車企。

蔚來汽車聯合創始人、執行副總裁鄭顯聰表示, 德國作為汽車的起源地, 擁有汽車製造的強大技術積累, 就新能源汽車產業來說, 中德合作將是一次難得的機遇。 他說:“可能在某一方面是互補, 比如說機械性能、技術他們還是比較領先的, 但在能源管理、APP、包括智慧駕駛等方面, 這是我們的強項, 在這個部分甚至我們可以提供技術, 他們提供資金, 就很有彈性, 這樣大家可以一起把事情做起來, 不要拘泥於你一定要出錢或是出技術。 ”

在德國汽車企業中, 除了大眾汽車和和戴姆勒公司, 寶馬、奧迪也與中國車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開展了許多合作。 寶馬在中國的合資企業華晨寶馬推出了自主研發的之諾純電動汽車,

還形成了500多人的新能源汽車研發團隊。 寶馬集團首席執行官克呂格表示, 來自中國的競爭讓寶馬開始加快電動汽車的研發。 克呂格說:“我們要認真地對待每一位競爭對手, 世界在不斷發展變化, 如果想在未來的國際汽車界保有一席之地, 那麼在電動汽車、互聯汽車、汽車移動服務等領域, 你都需要做到全力以赴。 ”

鄭顯聰表示, 由於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巨大, 加上政府對相關行業發展的有力扶持, 公司計畫到2022年出售50萬輛自有品牌汽車。 在談到與德國企業之間的競爭與合作時, 蔚來(德國)總經理張暉表示, 目前公司70%的供應鏈在德國, 該公司還與德國大學和研究機構開展合作, 因為合作共贏才能推動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

張暉說:“更多的是一種合作的關係, 我們希望做新能源車的企業都能做好, 先把火燒起來, 火一大, 市場也就變大了, 每個人可能得到的市場份額也會變大, 肯定不可避免的, 在某些車型上與德國、與歐洲的某些廠商面臨競爭, 但儘管如此, 我們在德國的經營以及供應鏈的管理方面, 更多的還是大家在一起進行合作。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