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最後一個投降的日本鬼子!1974年才無奈投降,回國後竟受國民追捧

抗日戰爭是我國歷史上永久的傷疤, 儘管過了七十多年了但是這個傷口仍然在滲血, 仍然時時警醒著國人:勿忘國恥!而在日本軍國主義流毒未清, 時時都在作亂挑動著中日兩國那條敏感的神經線。 今天要說的就是一個負隅頑抗三十多年的日本士兵------小野田寬郎

小野田寬郎, 出生於和歌山縣海南市。 日本軍人, 實業家。 畢業于陸軍中野學校。 1939年3月到“田島洋行”的武漢分店工作。 1942年12月被徵召入和歌山步兵第61聯隊, 後分配島步兵第218聯隊。 1943年9月成為甲種幹部候補生, 1944年1月進入久留米第一種陸軍預備士官學校。 8月畢業後成為士官勤務見習士官。 9月進入陸軍中野學校二俁分校, 接受遊擊戰訓練。

1944年12月17日, 上司谷田命令23歲的小野田在盧邦島開展一場針對美國人的遊擊戰。 他對小野田說:“我們撤退, 但只是臨時的。 你們進山, 用埋地雷、炸倉庫的辦法與敵人周旋。 我禁止你自殺或者投降。 三年、四年或者五年之後, 我將回來。 這個命令只有我才能取消。 ”1945年8月15日, 在盟軍的聯合打擊下, 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 美軍派出由已投降日兵充當的軍使赴各島勸降, 同時撒下大量的傳單。 1945年10月, 小野田看到了美國人發的傳單,

上面寫道:“8月14日日本已經投降。 趕快下山投降!”小野田當時將信將疑。 忽然聽到不遠處有槍聲, 於是認定戰爭沒有結束, 傳單在騙人, 他們又藏進了叢林深處直到戰爭結束29年後的1974年3月10日, 由上司谷口義美向他下達任務解除和歸國命令。 小野田寬郎放下武器, 向菲律賓軍隊投降。

1974年, 小野田寬郎終於回到了日本, 這樣的戰犯在其他國家都是要被譴責的, 然而小野田寬郎回到日本之後竟然備受國民追捧, 所到之處, 均受到“英雄”般的熱烈歡迎, 他也成了所謂日本“英雄”精神的象徵。 他參加許多活動, 特別是日本右翼退伍軍人的活動。 後來他的自傳《絕不投降, 我的三十年戰爭》成了暢銷書。 並且他將日本政府給他的100萬日元的慰問金全捐給了靖國神社。 軍國主義荼毒深入骨髓讓他一輩子就這樣毀了, 深山老林三十年與世隔絕讓他不能適應現代人的生活, 回到日本的小野田夜不能眠。 洗衣機等家用電器令他害怕, 而噴氣式飛機和電視則把他嚇得心驚肉跳。

1975年4月, 小野田在巴西的森林中買了一個大牧場並在那裡定居, 直到2014年去世。

二戰日軍的戰鬥力是非常恐怖的, 不光恐怖而且兇殘, 在歷史上已經是定案, 這一點是沒什麼好爭議的, 不但作為受害方的中國有大量的檔案記錄, 實際上, 不但在中國戰場, 就是在太平洋戰場上,日軍在對付英、美、澳等國的太平洋戰場上也讓美軍膽戰心驚。其實遠的不說,就從日本戰國時代開始講,日軍就是十分兇殘的,明朝抗倭歷史留下來的文獻也經常性地提到倭兵的勇猛與兇殘。戰死不投降,是日軍的傳統,這個傳統並不是在近代冒出來的,而是日本從古代就一直繼承下來的。比如說切腹現象,這個是眾所周知了。這樣一個好勇鬥狠,軍國主義思想氾濫的國家,是值得我們時刻警惕的。

就是在太平洋戰場上,日軍在對付英、美、澳等國的太平洋戰場上也讓美軍膽戰心驚。其實遠的不說,就從日本戰國時代開始講,日軍就是十分兇殘的,明朝抗倭歷史留下來的文獻也經常性地提到倭兵的勇猛與兇殘。戰死不投降,是日軍的傳統,這個傳統並不是在近代冒出來的,而是日本從古代就一直繼承下來的。比如說切腹現象,這個是眾所周知了。這樣一個好勇鬥狠,軍國主義思想氾濫的國家,是值得我們時刻警惕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