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繪本臨摹不如譯摹

隨著美術教育的興起, 很多爸爸媽媽都為孩子選購很多優質繪本。 於是, 問題來了:繪本裡的畫作既精緻又有教育意義, 孩子可不可以臨摹繪本嗎?

關於臨摹繪本這件事, 我們是不提倡的。 繪本雖然精緻漂亮, 但畢竟不是孩子畫的, 而是一群心智成熟的畫家之作。 而太簡單概念化的繪本又容易禁錮孩子對於世界的理解, 所以適合孩子臨摹的繪本是不存在的。

而且, 臨摹繪本更是一種思維培養的問題——孩子們在臨摹繪本的時候, 會利用插畫師總結好的經驗, 去學習繪畫, 遇到不會畫的時候, 頭腦中就會浮現臨摹時的景象, 從而直接在繪本上照抄一個。

這樣, 孩子心中就形成這樣一種思維定式:我不會畫, 但是我見過別人怎麼畫, 所以這是一個“正確答案”, 我照抄就好。

但是, 在生活中, 在藝術上, 並不存在一個正確答案。 所以, 孩子在畫繪本上面的內容的時候,

需要引導, 讓孩子意識到繪本上並不是一個正確答案。

當然, 就像我們兒時練字使用字帖臨摹一樣, 如果孩子喜歡的話, 還是可以帶孩子臨摹的。 只不過, 需要家長引導孩子從“臨摹”變成“譯摹”。

我們這裡舉《千里江山圖》作為例子。 北宋王希孟,

畫下這張傳世名作, 後來被乾隆皇帝收藏, 正好乾隆手下也有一名天才畫家叫王炳, 於是乾隆就叫王炳臨摹一張《千里江山圖》。

王希孟版

王炳版

由於是臨摹, 所以主題和構圖上幾乎一模一樣, 王希孟畫幾座高山幾座丘陵, 王炳就在同一個位置畫高山丘陵, 高山下有小路, 小路下有橋, 橋下有瀑布, 全都是一樣的。

但是這又是截然不同的兩幅畫。 王希孟畫的山質感很淡, 青綠的顏色是主角。 王炳的山中畫了密密麻麻的線, 增強了山的質感, 效果更加強烈。

如果這個不太明顯, 不妨看看西方畫史裡的譯摹。

拉斯貴茲名作《宮娥》

畢卡索版

達利版

可以見得,這三幅作品迥然不同。每一幅作品都烙下了畫家本人深深的個人色彩,個人語言極其強烈。

孩子臨摹畫作,就好比我們日常遇到的英譯漢,不求全譯,詞達則已。

比如繪本是白紙,我們試試讓孩子在黑板上臨摹。如果孩子對繪本故事感興趣,可以讓孩子使用不同的畫法,畫同一個故事。如果繪本色彩優秀,也可以讓孩子用類似的色彩,畫不同的主題。這樣一來,臨摹就變成了一個有趣的遊戲。

總的來說,我們不支持的是孩子因為照抄繪本,而帶來的創造力缺失和思維惰性。但是如果我們能把臨摹繪本變成一個翻譯遊戲,保證孩子創造力和思維能力的基礎上,又讓孩子更深入的理解繪本作品,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畢卡索版

達利版

可以見得,這三幅作品迥然不同。每一幅作品都烙下了畫家本人深深的個人色彩,個人語言極其強烈。

孩子臨摹畫作,就好比我們日常遇到的英譯漢,不求全譯,詞達則已。

比如繪本是白紙,我們試試讓孩子在黑板上臨摹。如果孩子對繪本故事感興趣,可以讓孩子使用不同的畫法,畫同一個故事。如果繪本色彩優秀,也可以讓孩子用類似的色彩,畫不同的主題。這樣一來,臨摹就變成了一個有趣的遊戲。

總的來說,我們不支持的是孩子因為照抄繪本,而帶來的創造力缺失和思維惰性。但是如果我們能把臨摹繪本變成一個翻譯遊戲,保證孩子創造力和思維能力的基礎上,又讓孩子更深入的理解繪本作品,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