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指揮齊國軍隊打敗魏國,使齊國稱霸東方的神人是誰?

他就是孫臏, 戰國時期齊國著名的軍事家

孫臏的傳奇一生被人們津津樂道, 對於孫臏, 大家熟知的是《孫臏兵法》。

齊文化博物館, 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裡, 展出著精心保護起來的竹簡。 儘管這些竹簡大部分殘破不全, 但是上面墨色的文字清晰可見。

孫臏, 字伯靈, 是戰國時期齊國著名的軍事家。 他是“孫武之後世子孫也”, 生於今陽穀、鄄城一帶。 孫臏曾與龐涓一起, 拜在齊國隱居的鬼穀子為師, 潛心學習兵法(鬼穀子隱居地在今之淄博市淄川區梓潼山)。 龐涓心胸狹窄, 狂妄自大, 只跟鬼穀子學了三年兵法便自以為天下無敵, 下山前往魏國應聘, 被魏惠王拜為大將。 後來龐涓將孫臏召至魏國。 他非常妒忌孫臏, 藉故挑唆魏惠王將孫臏處以臏刑(古代挖去膝蓋骨的一種刑罰)。

後來, 到魏國出使的齊國使者偷偷地將孫臏藏在車中, 救回齊國。

齊威王和田忌兩人常下注賽馬。 田忌勝少輸多。 孫臏給田忌出了個主意, 讓田忌的下等馬對威王的上等馬, 田忌的上等馬對威王的中等馬,

田忌的中等馬對威王的下等馬。 田忌按孫臏的辦法與威王比賽, 果然二勝一負, 取得了勝利。 威王問田忌的辦法是誰教的。 田忌便把孫臏的謀劃說給了威王。 威王馬上召見孫臏, 請教他一些軍事問題, 孫臏一一作了回答。 威王大喜, 當即拜孫臏為師。

西元前354年, 龐涓率魏軍攻打趙國, 直搗趙國都城邯鄲。 趙國難以抵擋, 急遣使向齊國求援。 齊威王任命田忌為將, 孫臏為軍師, 發兵救趙。 孫臏認為, 魏國攻趙, 其精銳部隊必然都到前線去了, 國內留守的盡是老弱兵卒, 應引兵直搗魏國都城大樑, 龐涓必會撤邯鄲之圍前來自救。 田忌認為孫臏的計策十分高妙, 麾軍向大樑進發。 大樑城內空虛, 守備薄弱。 魏惠王聽說齊兵來攻, 十分害怕,

急忙派使者趕到邯鄲, 命令龐涓回師援救。 龐涓接到消息後馬上親率主力殺回國內。 孫臏聞知龐涓已率軍南歸, 就命令齊軍後撤, 退至桂陵(今山東菏澤東北), 設好埋伏。 龐涓追至桂陵, 毫無防備地進入了齊軍的伏擊圈。 齊軍以逸待勞, 將魏軍打得大敗, 龐涓狼狽逃回國內。

西元前341年,龐涓率軍伐韓,直攻韓國都城(今河南新鄭)。韓昭侯派使者到齊國求援。齊威王採納了孫臏的意見,先派遣使者到韓國,答應一定出兵相救,給韓國君臣吃下定心丸。韓國依仗齊國救援,就和魏國展開殊死的搏殺,一共進行了五次大戰,結果韓軍五戰五敗,魏軍也損失慘重。此時,齊威王任命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仍用十三年前圍魏救趙之計,發兵直撲魏都大樑。龐涓不得不撤韓都之圍,率大軍回救大樑。齊軍此時尚未抵達大樑,孫臏建議田忌因勢利導,誘敵深入,並將伏擊龐涓的地點選在了馬陵(今山東莘縣)。孫臏用“增兵減灶”之計,誘使龐涓進入伏擊圈。龐涓、太子申追趕齊軍三日,見齊軍由十萬灶減為三萬灶,認為齊軍已經逃亡過半。龐涓留太子申率步兵隨其後,自己則只率騎兵倍道兼行向齊軍追擊。孫臏估算龐涓在天黑時可至馬陵,派弓弩手萬名埋伏于馬陵道兩旁的山上,並將道旁一棵大樹砍去樹皮,寫上“龐涓死此樹下”六個大字,與弓弩手們約定,待樹下有火光,即萬箭齊發。日暮時,龐涓果然追至馬陵道。他見道旁大樹上面隱約寫有字跡,命人挑燈照看,尚未讀完,埋伏在兩側的齊軍已經萬箭齊發,魏軍中箭者不計其數,頓時亂成一團。龐涓倉促應戰,最後被殺。齊軍圍殲龐涓之後,乘勝迎擊魏太子申率領的步兵。太子申毫無防備,被齊兵打得潰不成軍,太子申也被齊兵俘虜。

馬陵之戰後,魏國國力大虧,從此一蹶不振。西元前334年,魏惠王親自抱著禮品,來到齊國的徐州,與齊威王會盟,尊齊威王為王。這就是歷史上的“徐州相王”。徐州相王之後,齊威王成了真正的霸主,齊國也“最強于諸侯”。

馬陵之戰後,孫臏、田忌名聲顯赫,令相國鄒忌心生妒忌。鄒忌向齊威王誣告田忌謀反,齊威王聽信了鄒忌的話,召領兵在外的田忌回臨淄,準備向他問罪。孫臏建議田忌率軍攻打臨淄,驅逐鄒忌。田忌依孫臏之言而行。但鄒忌早已作好了守城準備,田忌攻城不勝,只好與孫臏一起逃亡楚國。

齊威王死後,齊宣王即位,孫臏又與田忌一起回到齊國,最後隱居至死。他的軍事思想均被收入了《孫臏兵法》一書。

西元前341年,龐涓率軍伐韓,直攻韓國都城(今河南新鄭)。韓昭侯派使者到齊國求援。齊威王採納了孫臏的意見,先派遣使者到韓國,答應一定出兵相救,給韓國君臣吃下定心丸。韓國依仗齊國救援,就和魏國展開殊死的搏殺,一共進行了五次大戰,結果韓軍五戰五敗,魏軍也損失慘重。此時,齊威王任命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仍用十三年前圍魏救趙之計,發兵直撲魏都大樑。龐涓不得不撤韓都之圍,率大軍回救大樑。齊軍此時尚未抵達大樑,孫臏建議田忌因勢利導,誘敵深入,並將伏擊龐涓的地點選在了馬陵(今山東莘縣)。孫臏用“增兵減灶”之計,誘使龐涓進入伏擊圈。龐涓、太子申追趕齊軍三日,見齊軍由十萬灶減為三萬灶,認為齊軍已經逃亡過半。龐涓留太子申率步兵隨其後,自己則只率騎兵倍道兼行向齊軍追擊。孫臏估算龐涓在天黑時可至馬陵,派弓弩手萬名埋伏于馬陵道兩旁的山上,並將道旁一棵大樹砍去樹皮,寫上“龐涓死此樹下”六個大字,與弓弩手們約定,待樹下有火光,即萬箭齊發。日暮時,龐涓果然追至馬陵道。他見道旁大樹上面隱約寫有字跡,命人挑燈照看,尚未讀完,埋伏在兩側的齊軍已經萬箭齊發,魏軍中箭者不計其數,頓時亂成一團。龐涓倉促應戰,最後被殺。齊軍圍殲龐涓之後,乘勝迎擊魏太子申率領的步兵。太子申毫無防備,被齊兵打得潰不成軍,太子申也被齊兵俘虜。

馬陵之戰後,魏國國力大虧,從此一蹶不振。西元前334年,魏惠王親自抱著禮品,來到齊國的徐州,與齊威王會盟,尊齊威王為王。這就是歷史上的“徐州相王”。徐州相王之後,齊威王成了真正的霸主,齊國也“最強于諸侯”。

馬陵之戰後,孫臏、田忌名聲顯赫,令相國鄒忌心生妒忌。鄒忌向齊威王誣告田忌謀反,齊威王聽信了鄒忌的話,召領兵在外的田忌回臨淄,準備向他問罪。孫臏建議田忌率軍攻打臨淄,驅逐鄒忌。田忌依孫臏之言而行。但鄒忌早已作好了守城準備,田忌攻城不勝,只好與孫臏一起逃亡楚國。

齊威王死後,齊宣王即位,孫臏又與田忌一起回到齊國,最後隱居至死。他的軍事思想均被收入了《孫臏兵法》一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