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做最好的自己,宸媽科普:實際生活中如何應對你的焦慮情緒?

焦慮是人類在與環境作鬥爭及生存適應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基本情緒, 一般在面對不確定的存在條件時產生。 焦慮並不意味著都是有臨床意義的病理情緒, 在現實生活中, 在應激面前適度的焦慮具有積極的意義, 它可以充分地調動身體各臟器的技能, 適度提高大腦的反應速度和警覺性。 只有具備某些病理性特性同時對正常的社會功能造成影響時, 才能稱為病理性焦慮。 所以, 面對焦慮情緒, 首先要分析, 是病理性焦慮還是一般現實生活中的焦慮。 這裡我不做病理性焦慮的應對分析,

只做一般現實生活中的焦慮應對分析。

焦慮等級小測試 (多選) 0人 0% 心慌——心跳加速 0人 0% 失眠到不能入睡 0人 0% 緊張, 焦慮造成呼吸不暢 0人 0% 不能自控 投票

如前文所說, 首先, 我們要知道一點, 適當的焦慮是有積極意義的。 也就是說,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保持一定的焦慮對我們的生活是有積極作用的, 適度的焦慮會提醒並督促我們完成焦慮事件。

適度焦慮是積極的

第二, 分清楚焦慮等級。

六個等級, 由輕到重分別是:心神安定, 安康狀態, 輕度焦慮, 中度焦慮, 重度焦慮, 恐慌。 前面三個等級的焦慮都不用擔心, 對人是有益的。 中度焦慮需要做好自我調節, 重度焦慮和恐慌則需要去到專業的機構進行心理疏通了。

不同等級的焦慮需要正確認識

第三, 重建認知。

正確的認知對焦慮的情況會發生巨大的改變。 事實上, 你的焦慮很有可能是不必要的, 事情並沒有你之前認知的那麼誇張。 整理思路, 重建認知, 往往是一個全新的角度, 全新的認知。

第四, 適當放鬆。

深呼吸, 聽聽音樂, 看場電影, 或者來一場劇烈運動發洩一下都可以。 不要一直讓自己處於焦慮的情緒中, 試著放鬆, 從身體到心理。

聽音樂, 散步, 都是很好的放鬆方式

第五, 先幹點別的。

適當的轉移注意力, 把焦慮事件放一放。 這既是對自我的保護, 更是一種策略。 欲速則不達, 不是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都可以暫時放一放, 幹點其他的事情。

第六, 想得更遠更大。

對於你當下的焦慮, 是否過於狹窄的定義了?把焦慮的事件放在五年以後, 十年以後, 還會成為焦慮的主題嗎?

實際上, 常規的焦慮事件大多數都能在自我調節中轉變為良好狀態下的情緒狀況。

所以在實際生活中, 我們要正確認知焦慮情緒, 同時放鬆情緒。 做最好的自己, 讓自己的心理更健康!

做最好的自己

我是宸媽, 小學高級教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懂點心理, 懂點教育, 懂點藝術, 喜歡我的頭條歡迎關注!文章有版權, 轉載請聯繫作者!

轉載請聯繫作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