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解讀本世紀最成功的天才——埃隆·馬斯克

埃隆·馬斯克(ElonMusk)大概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建立了 4 家獨角獸公司的人:PayPal、特斯拉、SpaceX 和 Solar City。 他的自我定位即不是商人, 也不是企業家, 而是“科技學家”。

JumpStartFund是做超級高鐵的, 據目前瞭解, 達到的速度從紐約到洛杉磯1個小時內就搞定。 比如成都到北京, 也就半個小時就搞定。

有了馬斯克這高鐵, 你完全可以在北京上班, 不滿意那邊的霧霾的話, 下了班坐個高鐵就可以回成都, 第二天又坐高鐵去上班。

特斯拉這款電動車在中國很出名了已經, 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電動汽車。 新能源汽車的楷模, 燒電, 主要是它非常具有環保性。 SolarCity也是配套跟著電動汽車服務的新能源公司, 當然會做其它更多的新能源的項目。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1971年6月28日出生於南非, 18歲時移民加拿大。 他的人生精彩得有點不可思議:他創立了大名鼎鼎的網路支付平臺PayPal, 31歲成為億萬富翁, 10年時間製造出世界價格最低的運載火箭,

開闢私人探索太空時代, 同時製造出第一輛在商業上獲得成功的電動汽車, 新能源太陽城計畫正在進展, 45分鐘橫跨美國的超級高鐵已在構想中。

完成任何一件都算偉業, 但他卻在踏上美國的26年裡悉數完成。 他每週工作100小時, 夜晚3點躺下, 第二天一早去開會, 晚上飛往不同城市參加名流聚會, 結過兩次婚, 離過兩次婚, 是5個孩子的爸爸, 他週末陪他們。

他既是天才工程師, 又是卓越企業家, 他前無古人地跨越各個領域。 他有極強的控制欲和無限的想像力, 他有時離真相很遠, 卻能以意志之力扭曲現實。 他曾大起大落, 成為億萬富翁後, 又曾瀕臨破產。 他夢想著移民火星, 在火星死去。

2011年6月, 馬斯克度過了他40歲生日,

在40年裡, 他成功地把自己從南非人變成美國人;在他12歲時成功地設計並賣出一款視頻遊戲;擔任美國最大的私人太陽能供應商Solar City的董事長;創立和投資Paypal, 世界最大的網路支付平臺;設計能把飛行器送上空間站的新型火箭, 價格全世界最低, 研發時間全世界最短;投資創立生產世界上第一輛能在3秒內從0加速到60英里的電動跑車的公司, 並成功量產。

馬斯克是天才創業冒險家, 據說《鋼鐵俠》是以他的故事為藍本。 扮演電影中的發明家斯塔克的唐尼向導演建議, 為演好角色最好能和馬斯克聊聊, 馬斯克所過的就是斯塔克的真實人生。

2001年埃隆·馬斯克策劃了一個叫“火星綠洲”的項目, 計畫將這個小型實驗溫室降落在火星上,

裡面有在火星土壤裡生長的農作物。 不過當他發現發射成本比這個專案的研發和工程成本都高很多的時候, 他暫緩了這個項目, 理想把自己變成火箭專家。

馬斯克在大學曾修過物理學, 但他並不是個火箭專家。 但面對Paypal就快上市得消息, 他的手邊擺著一本火箭推進基本原理, 後來Paypal並沒有上市。

2002年10月, ebay用15億的股票收購Paypal, 馬斯克擁有其中11.7%的股份, 約合3.28億美元。 在那之前的四個月, 他成立了SpaceX, 研究如何降低火箭發射成本。

他立即在SpaceX裡投了1億美元, 雄心壯志是將發射費用降低到商業航太發射市場的1/10, 並計畫在未來研製世界最大的火箭用於星際移民。

馬斯克向馬丁·艾伯哈德(Martin Eberhard)創立的特斯拉公司投資630 萬美元, 而他則擔任該公司的董事長。

特斯拉公司是一家製造高端電動跑車的公司, 馬斯克對它投資顯然是基於對電動汽車的熱愛以及看好這個市場。 因為管理問題以及第一款跑車出產過程的磕磕絆絆, 馬斯克把所有的錢都投入了研發。

34歲的馬斯克身價超過了3億美元, 他不滿40歲時, 互聯網、清潔能源和太空這三個理想就已經實現。

2008年, 金融危機爆發, 馬斯克也迎來了人生低谷。 他的火箭三次發射都失敗了, 數千萬美元的投入化成爆炸後的大火球, 因為研發成本過高, Tesla也瀕臨破產。

埃隆·馬斯克2010年6月, Tesla在納斯達克上市, 成功完成IPO, 淨募集資金約1.84億美元。 在上市前幾天, 紐約時報爆出馬斯克已經瀕臨破產。 上市後, 馬斯克在帳面上賺了6億3千萬美元。

Tesla成為自1956年福特汽車IPO以來第一家上市的美國汽車製造商,也是唯一一家在美國上市的純電動汽車獨立製造商。SpaceX從2007年開始就盈利了,Tesla獲得美國國家能源部4.65億美元的低息貸款,並以每輛10萬美元賣出了不少電動跑車,並成為賓士Smart車的電池供應商。豐田和賓士都投資了Tesla,但他的帳面財富仍然不充裕。

2010年12月8日,馬斯克的SpaceX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研發的獵鷹9號火箭成功將“龍飛船”發射到地球軌道,這是全球有史以來首次由私人企業發射到太空,並能順利折返的飛船。整個宇航界為之震動。根據NASA的計畫,當美國所有太空梭2011年退役以後,將依賴像SpaceX公司這樣的私營公司將物資補給送入國際空間站。

2011年,埃隆·馬斯克坦誠,將所有的未來賭在火箭和電動車上很冒險。但他話鋒一轉表示,不這麼投入,才是最大的冒險,因為成功的希望為零。

帶著自己的資金積累,馬斯克創建了SpaceX和Solar City兩家公司,並擔任它們的CEO。2017年3月,媒體報導美國連續創業家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又創辦了一家新公司,致力於將人類大腦與電腦連接起來。

內部消息人士表示,這家新公司名為Neuralink,主要是研發“神經織網(neural lace)”技術,即支援人與機器直接交流,不再需要物理介面。早在2016年7月份,Neuralink就在美國加州註冊,登記為醫療研究公司。

埃隆·馬斯克金融危機爆發,他站在Tesla的辦公室裡,對員工們表示:要麼自己投錢進去,要麼公司倒掉,他不會馬後炮地說如果我之前做了什麼。於是寫下了300萬美元的支票,他的最後300萬美元。

他還勸說其他投資人,包括親兄弟將個人財富投入到公司中去。解決了Tesla的問題,他的下一個問題變成明天和誰借錢花,所有的錢都得和朋友借,包括房租。

馬斯克認為,SpaceX在設計生產中進行了高度垂直集成,隨著時間推移發射價格還將進一步下降,且SpaceX的火箭被設計為可回收利用,儘管還沒有真正回收過,但未來未必不可能。

2002年SpaceX成立後,許多批評家認為馬斯克不可能成功,這也是馬斯克以“龍”這一神話形象命名飛船的原因。

“龍”飛船採取7人座和寬貨艙設計,整體外形呈“子彈”狀,是全球屈指可數的商用太空飛船之一,是世界上第一艘由私人公司研發的航太飛船。

2011年美宇航局與SpaceX簽署一份價值16億美元的合同,SpaceX將為美國宇航員提供12次運輸補給任務。這使得SpaceX擁有比其競爭對手軌道科學公司超過2億美元以上的價格優勢。

2012年2月,龍飛船初攜帶物資被獵鷹9號火箭送上國際空間站為其補充給養,因為需要更多的準備被推遲。畢竟這將是私營公司飛船首次與在軌實驗室對接。

這是SpaceX與美國航空局(NASA)簽訂的16億美金合同的一部分,馬斯克已經簽好了超過30多個價值共30億美金的合同。他們把龍太空艙內部細節圖放上網站供人流覽。這個膠囊狀容器的終極目的是載人,以相對低廉的成本來往太空和地球之間。

2012年5月31日,馬斯克旗下公司SpaceX的“龍”太空艙成功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後返回地球,開啟了太空運載的私人運營時代。世界上掌握了航天器發射回收技術的只有四個:美國、俄羅斯、中國,還有埃隆·馬斯克。

Tesla成為自1956年福特汽車IPO以來第一家上市的美國汽車製造商,也是唯一一家在美國上市的純電動汽車獨立製造商。SpaceX從2007年開始就盈利了,Tesla獲得美國國家能源部4.65億美元的低息貸款,並以每輛10萬美元賣出了不少電動跑車,並成為賓士Smart車的電池供應商。豐田和賓士都投資了Tesla,但他的帳面財富仍然不充裕。

2010年12月8日,馬斯克的SpaceX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研發的獵鷹9號火箭成功將“龍飛船”發射到地球軌道,這是全球有史以來首次由私人企業發射到太空,並能順利折返的飛船。整個宇航界為之震動。根據NASA的計畫,當美國所有太空梭2011年退役以後,將依賴像SpaceX公司這樣的私營公司將物資補給送入國際空間站。

2011年,埃隆·馬斯克坦誠,將所有的未來賭在火箭和電動車上很冒險。但他話鋒一轉表示,不這麼投入,才是最大的冒險,因為成功的希望為零。

帶著自己的資金積累,馬斯克創建了SpaceX和Solar City兩家公司,並擔任它們的CEO。2017年3月,媒體報導美國連續創業家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又創辦了一家新公司,致力於將人類大腦與電腦連接起來。

內部消息人士表示,這家新公司名為Neuralink,主要是研發“神經織網(neural lace)”技術,即支援人與機器直接交流,不再需要物理介面。早在2016年7月份,Neuralink就在美國加州註冊,登記為醫療研究公司。

埃隆·馬斯克金融危機爆發,他站在Tesla的辦公室裡,對員工們表示:要麼自己投錢進去,要麼公司倒掉,他不會馬後炮地說如果我之前做了什麼。於是寫下了300萬美元的支票,他的最後300萬美元。

他還勸說其他投資人,包括親兄弟將個人財富投入到公司中去。解決了Tesla的問題,他的下一個問題變成明天和誰借錢花,所有的錢都得和朋友借,包括房租。

馬斯克認為,SpaceX在設計生產中進行了高度垂直集成,隨著時間推移發射價格還將進一步下降,且SpaceX的火箭被設計為可回收利用,儘管還沒有真正回收過,但未來未必不可能。

2002年SpaceX成立後,許多批評家認為馬斯克不可能成功,這也是馬斯克以“龍”這一神話形象命名飛船的原因。

“龍”飛船採取7人座和寬貨艙設計,整體外形呈“子彈”狀,是全球屈指可數的商用太空飛船之一,是世界上第一艘由私人公司研發的航太飛船。

2011年美宇航局與SpaceX簽署一份價值16億美元的合同,SpaceX將為美國宇航員提供12次運輸補給任務。這使得SpaceX擁有比其競爭對手軌道科學公司超過2億美元以上的價格優勢。

2012年2月,龍飛船初攜帶物資被獵鷹9號火箭送上國際空間站為其補充給養,因為需要更多的準備被推遲。畢竟這將是私營公司飛船首次與在軌實驗室對接。

這是SpaceX與美國航空局(NASA)簽訂的16億美金合同的一部分,馬斯克已經簽好了超過30多個價值共30億美金的合同。他們把龍太空艙內部細節圖放上網站供人流覽。這個膠囊狀容器的終極目的是載人,以相對低廉的成本來往太空和地球之間。

2012年5月31日,馬斯克旗下公司SpaceX的“龍”太空艙成功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後返回地球,開啟了太空運載的私人運營時代。世界上掌握了航天器發射回收技術的只有四個:美國、俄羅斯、中國,還有埃隆·馬斯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