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什麼是鼓室硬化症?

鼓室硬化亦稱鼓室玻璃變性, 系鼓室粘膜上皮下沉澱有斑塊狀膠原組織, 多發生在鼓膜、鼓室粘膜和聽骨上, 使鼓室粘膜變成乳皮樣物質, 鼓膜表面鈣斑沉著。 若覆蓋著聽骨、卵園窗和園窗, 周圍則與骨質粘著, 好似塗上一層包膜, 病變多累及上鼓室、聽骨及其肌腱, 極易造成耳聾。

病因及原理:

1.常見於急性壞死性中耳炎, 因大量破壞粘膜纖毛和腺體, 滲出物質不能排出, 以後機化玻璃變性, 而形成硬化斑塊。

2.由慢性中耳炎引起。 較少, 僅占10%。 多見於中青年, 女性較多。 可能原因為中耳炎嚴重破壞纖毛及腺體分泌所致。 顯微鏡下斑塊組織分為兩型:

(1)軟乳酪樣殼片與骨質粘連不重, 易剝下。

(2)堅實、白色硬塊、與骨粘著緊密, 很難剝除, 去除後不久再產生。 斑塊為玻璃樣變膠原組織,無細胞及血管, 覆蓋以很薄的扁平上皮。 聽骨壞死呈蟲咬狀, 常產生聽骨鏈中斷或固定。

電鏡超微結構顯示細胞外間隙膠原纖維增生、退行性變和鈣質沉著。

臨床表現:

1.聽力減退:全部病人均有慢性中耳炎病史, 聽力呈逐漸下降, 伴持續性耳鳴, 純音測聽為傳導性聾, 聽力水準在35~65dBHL之間, 鼓膜無穿孔時阻抗測聽檢查, 鼓室壓正常, 聲順圖為As型。

2.耳鏡檢查:鼓膜大多有穿孔, 殘餘鼓膜增厚、內陷, 局部有大小不等的鈣斑, 鼓室內壁可見粉紅色或灰白色高低不平的硬化灶。 少數鼓膜完整, 緊張部可見萎縮性疤痕、鈣斑、鼓膜混濁、增厚。

3.X線檢查:乳突呈硬化型。

診斷及鑒別診斷:

根據病史及耳鏡檢查, 阻抗測聽檢查, 即可診斷。 但應和下列疾病相鑒別:

1.耳硬化症:耳硬化症亦為進行性耳聾,但無中耳炎病史, 鼓膜正常。

2.非化膿性中耳炎:與鼓膜完整的鼓室硬化症極難鑒別, 有時靠手術檢查方能確診。

治療:

根據病情可採用鼓室檢查術或成型術。 在顯微鏡下, 根據硬化斑塊範圍大小, 剔除鈣化斑塊, 遵循鼓室成型術及鐙骨手術的原則選擇適當的手術方法恢復或重建傳音結構,

提高聽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