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張春玲:信守承諾替夫還債

11月16日, 在開原市做小生意的張春玲急火火地回到老家開原市金溝子鎮老觀堡村。 82歲的婆婆來電話, 說想她了。 剛一進村, 就被左鄰右舍圍住了。 “回來了呀, 你婆婆想你想得不行了, 都叨咕好幾回了。 ”“你一會兒到我家吧, 我家燉了排骨。 ”之所以這麼受大家關注, 是因為張春玲用12年的時間演繹了一個“誠信”的感人故事。

張春玲生活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 丈夫在外打工, 她在家種地, 照顧婆婆和兒子, 一家人其樂融融。 2002年4月6日, 張春玲的丈夫在打工的地方遭遇車禍。 丈夫在醫院住了8個月, 家裡的存款沒有了,

十幾頭耕牛沒有了, 還在親戚、朋友那借了十多萬元, 都用在了給丈夫治療上。 雖然張春玲付出了自己能做的一切, 但終究沒能挽留住丈夫的生命。 愛人的去世讓她一下子無法正常生活。 前來討債的人雖然可憐他們一家, 但是也委婉地表達了必須還錢的態度。

看著整日以淚洗面的婆婆和不懂世事的兒子, 張春玲明白, 自己是這個家的主心骨, 必須得堅強。 於是, 張春玲把所有債務人都叫到家裡, 在愛人的遺像前, 她鄭重承諾:“你們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伸出手, 請你們放心, 我一定將欠你們的錢都還給你們。 ”大家默不作聲地走了, 有的歎氣, 有的搖頭。

2003年, 張春玲來到了瀋陽。 大都市並沒有給她帶來新奇和興奮, 有的只是艱辛和汗水。

“剛到瀋陽時, 我在市場裡給人家賣豬肉, 一個月能賺600元錢, 我第一個月就還了朋友500元欠款。 還錢的時候, 我的手一直在抖, 因為這讓我覺得有了尊嚴。 ”隨後, 張春玲做過縫衣工, 在服裝廠打過工, 在藥店做過助理……

張春玲替丈夫還債的事在村裡慢慢傳開了, 鄰居們都很佩服她。 為了還債, 她家裡的日子一直過得很拮据。 “那時候的日子很苦, 兒子和婆婆遭了不少罪, 最少的時候, 我們一家一個月只有20元錢的生活費, 衣服是別人送的, 吃的喝的有的是鄰居接濟, 有的是我在菜市場買的特價菜, 反正生活雖然苦了, 但我們一家人的腰杆兒始終挺得直直的。 ”張春玲說。

2007年, 張春玲回到開原開了一家自己的小店, 因為她熱情待人,

誠實守信, 生意慢慢好了起來, 家裡的生活也隨之寬裕了一些。 一位曾經借給張春玲錢的村民告訴記者:“他們一家是真可憐, 我都沒指望他們還, 告訴春玲那錢我不要了。 沒想到, 這麼多年過去了, 她一直沒忘, 不但把錢還給我了, 還給了我利息, 真是實誠人呀。 ”

如今, 張春玲一家的生活雖然不算太富裕, 但也沒有了以前的窘迫, 她除了在開原經營一家小店外, 還會回家種自己家的幾畝地。

“做人應該講誠信, 我不願意欠著人家的錢過日子, 現在債務基本還清了, 就是日子再苦點、再累點我也覺得值。 ”張春玲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