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離開了工地,你還能幹嘛?

摘自丨築友

夜深, 電腦前。 螢幕上的字把心戳的生疼——“離開了工地, 你還能幹嘛?“

工地, 這兩個被賦予了太多情緒的字。 提到它就馬上會想起滿是鋼筋、水泥、混凝土, 鏟車、吊車、挖掘機的場景, 這場景讓人望而止步。 提到它就會想起那些住著板房, 戴著安全帽, 穿著工作服, 看著施工圖, 扛著測量儀, 滿身塵土的人。 他們的生活, 很多人是不瞭解的;生活在那裡的他們, 是否想要逃……


​他們一早爬起床, 就在上班的路上。 集體洗漱, 集體到食堂打飯, 集體坐在一張桌子上吃, 吃完飯集體去上班。

他們在上班的閒暇, 聊閒篇, 高談闊論, 天南地北。 聊得最多的, 就是以往工地遇到的人和事。 那些第一次下工地的, 會聽到別人談自己上一個工地的逸事。 也搭不上什麼話, 聽就行了。 去的工地多了, 也就有了談資。 能起勁地談上一個或上上一個乃至上上上一個工地的人和事。

那些“老工地”, 哪樁閒事都知;哪個人都認得, 一起工作接觸過。

他們的中午飯是在工地上吃的。 眾人端著碗, 邊吃邊聊。

下班時, 如果不是夏天, 天早就黑了。 晚飯回去吃, 一個隊的人坐在一起, 邊吃邊聊。 也有好喝一口的, 就喝一口。

晚飯後, 輪流洗澡。 女職工少, 能盡情地洗, 不用等太久。

洗完的時候, 大概八九點鐘了。 在宿舍裡一起聊聊天, 說說閒話, 轉眼間睡意襲來。

起得早, 又累了一天, 大部分人幾乎都在九點半鐘就睡著了。

這就是很多一線工程人的一天, 周而復始。

……

他們對工地的感情是又愛又恨。

愛它, 是因為在工地上經歷了許多許多, 有過開心也有過難過, 有過迷惘也有過痛苦。 它給予工程人的感情是那麼的豐富而複

“記得好多次,

我站在滂沱的大雨中, 努力聽清同事風雨中隱隱約約傳過來的話, 費勁地在一張被雨水打得半濕的紙上紀錄著工作內容。 我的腳就踩在深深的淤泥之中, 每次抬腳邁步都是相當的費力。 是, 我很脆弱!有幾次, 都因為舉步維艱, 累得實在走不動, 淚水而止不住地落。 趁沒人注意擦掉。 又落, 又擦。 直到竭力把情緒調整好。 “@一名剛畢業的土木生

“上夜班的時候, 我往身上套過無數層衣服。 保暖內衣, 厚毛衣, 羽絨背心, 羽絨大衣, 綠色軍用棉大衣。 即使穿成這樣, 在後半夜呼嘯的西北風裡, 仍然凍得發抖。 揮著鐵傢伙的民工沖著我呲牙樂:“過來, 幹點活就不冷了。 ”他們穿得遠遠沒有我多, 可身上在冒汗。 實際上, 他們更難受。 一旦停下手裡的活,

熱汗被冷風一吹, 冷得徹骨。 許多人對我說, 你不屬於這裡。 是的, 我也這麼認為的。 但既然站在這裡, 就有理由存在, 沒有無緣無故發生的事。 存在即合理。 “@一名普通工程技術員

恨它, 是因為從內心深處真的受不了刺耳的鑽機聲, 粗俗露骨的語言, 沒有任何隱私而言的集體宿舍!那種失去隱私和娛樂的生活, 毫無尊嚴。 離開工地, 這是不知已在工程人的心中駐足過的想法了

“現在我在一家公司做白領。 終於離開了工地, 離開了工地上的那群人;離開了灌漿泵, 鑽機, 粗魯的語言, 骯髒的環境。 這解脫讓我滿懷歡喜。 我的理想就是能每日端坐在電腦前寫字, 不用操心柴米油鹽。 這種生活正在進行。 可是, 我經常在夢裡見到工地。

”@一個逃離工地的大學生

“我朋友圈裡過去那些一起工作的人, 他們仍然奔波在工地上, 過著我曾經十分熟悉的生活。 在他們發的照片裡, 我見到龍門吊, 架橋機;我見到看鋼筋籠, 腳手架;我見到戴安全帽穿工作服的人, 他們站在隧道口、大橋頭、高樓頂;我見到專案部鐵皮櫃和桌子上一摞摞的圖紙與檔……他們拍的照片, 有時是在黎明, 有時是在傍晚。 在工地上忙碌, 在辦公室忙碌。 這一幕, 我是多麼的熟悉啊。 看到照片, 仿佛回到了從前。 我的心裡有種又痛又酸的感覺。 當然, 我永遠也不想回去。 我的生活絕不可能再回到守著灌漿泵紀錄儀的那些夜晚。 ”@一個選擇離開的技術員

“畢業5年, 幹過2年路橋施工, 後來因為個人問題就轉行了。 走出工地去求職,才發現,自己除了整理施工資料,其它好像什麼都不會。在工地的幾年,自己已經和外界脫軌了。嘗試去做很多行業,面試和HR交流時,發現很多行業是自己不願涉足的。工作一段時間發現,外面雖然自由,但接觸的人不如工地上那些單純和真誠,找不到那種一家人的感覺。後來就明確了自己的就業方向,還是要做和工程相關的事情!現在雖然沒在施工一線,但在做和工程人相關的工作,在服務於我們的工程人,我以後會一直沿著這個方向走。”@一個轉行的工程女

離不開它,是因為他們不相信“唯有離開工地,才能看到這世界,才能擁有更多的幸福。”日子久了,就習慣了,做的工程多了,成就感也有了。看著工程平地起,從心底為自己驕傲。這是一種情懷,就像老兵不願退役一樣。

“在工地已渡過十餘載的我,和很多前輩一樣,對工地產生了濃厚的情結。偶有閒暇在家裡,似乎又不知道自己該幹點什麼,滿腦子仍是憶及工地上的事和人。不知不覺自己已從年少懵懂到了為人夫為人父的而立之年,越到這個年齡,可能這種工地情結更重。”@一個經理


“我們這些常年終而不回家的“野人”,在很多都市生活的人是不理解的,他們無法接受和想像我們這樣的生活。但我們也很少想工地的艱辛,反而感覺還不錯,或許是習慣了,逐漸成了生命的一部分。“@一個工班長

“我們平時在一起大部分聊的話題仍是施工的一些事,大部分的時間也是著印有“中鐵十九局”字樣的工作服,就連攝影這樣的活動,大部分也是工地照片為主,偶有閑花野草,也是駐地院子的或是施工現場附近的,沒有別人博客裡旅遊紀實來的更吸引人的眼球。“@一個測量員

“能陪父母妻兒旅遊或是天天在一起,是我們嚮往的生活。”@一個技術員

“妻子經常跟我在工地,也逐漸適應了這樣的生活,沒有雙休日、沒有節假日、24小時隨時待命的,但是看著我全身心的只是工作,說我除了“900噸”以外什麼也不會了,可能是吧,我也感覺自己好像想的說的都是施工了。說我們這個行業苦吧,這是事實,但也出了不少楷模,而且每年大量的新人仍滿懷希望的加入,他們也將和我一樣慢慢的會產生”工地情結”,這種情結,清晨像朝陽,紅的朝氣蓬勃,傍晚,像夕陽,紅的厚重而美麗。“@一個項目總工


一批人來了,一批人走了,一批人留下了。工地對於工程人來說,工地更像是他們人生裡一個要服役的戰場!這戰場上,唯一的敵人是自己。

時間的刀,劃亂了男人、女人的青春容顏;

歲月的盾,守護著年長、年少的心中柔情。

留在戰場的人說“其實,工地挺好的。待的久了,待的習慣了,就離不開了。雖然我們自嘲賺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雖然我嚷嚷孝敬不了父母找不到老婆,雖然我的說過打死也不讓下一代再幹這行……可是,我們依舊愛這份工作,我想某一天能夠遇到一個不嫌棄我髒、我笨、我木訥的人,我相信她原意隨我身旁東奔西走……我努力的在工作,盡心盡力。”

漂泊的施工生活更像是另一種軍旅生涯!喜歡的人會一生堅持,不喜歡的人也可以選擇退役,可無論是留下的還是離開的,都逃不掉對工地那段往事的回憶。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有些精彩,不適合你,有的人註定一生要和工地打交道。很多事,唯有堅持才能看到結果。

施工這專業,不是誰都能幹好的。工地,錘煉人的身與心,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華。但我相信,那些從工地出來的人,還能幹很多事情!因他們經歷過工地艱苦的環境,忍受過工地生活賦予的磨練,有著常人難有的毅力與信仰,那是融入血液,刻入骨子的。

從工地出來,有人在做設計、做造價、做業主,有人在做公務員、會計師、員警,有人在讀研、讀博,也有人在做生意,做市場,做媒體,做互聯網,還有人自主創業……那些從工地出來的人,沒有了浮躁,洗去鉛華,多了一份堅韌,有了一股精神,更能腳踏實地一步一步追逐自己的夢想!

最後,請各位工程人拍胸脯問自己一句話"工地有沒有那麼糟糕?現在的年輕人是不是該經歷一段施工歲月的歷練?"

走出工地去求職,才發現,自己除了整理施工資料,其它好像什麼都不會。在工地的幾年,自己已經和外界脫軌了。嘗試去做很多行業,面試和HR交流時,發現很多行業是自己不願涉足的。工作一段時間發現,外面雖然自由,但接觸的人不如工地上那些單純和真誠,找不到那種一家人的感覺。後來就明確了自己的就業方向,還是要做和工程相關的事情!現在雖然沒在施工一線,但在做和工程人相關的工作,在服務於我們的工程人,我以後會一直沿著這個方向走。”@一個轉行的工程女

離不開它,是因為他們不相信“唯有離開工地,才能看到這世界,才能擁有更多的幸福。”日子久了,就習慣了,做的工程多了,成就感也有了。看著工程平地起,從心底為自己驕傲。這是一種情懷,就像老兵不願退役一樣。

“在工地已渡過十餘載的我,和很多前輩一樣,對工地產生了濃厚的情結。偶有閒暇在家裡,似乎又不知道自己該幹點什麼,滿腦子仍是憶及工地上的事和人。不知不覺自己已從年少懵懂到了為人夫為人父的而立之年,越到這個年齡,可能這種工地情結更重。”@一個經理


“我們這些常年終而不回家的“野人”,在很多都市生活的人是不理解的,他們無法接受和想像我們這樣的生活。但我們也很少想工地的艱辛,反而感覺還不錯,或許是習慣了,逐漸成了生命的一部分。“@一個工班長

“我們平時在一起大部分聊的話題仍是施工的一些事,大部分的時間也是著印有“中鐵十九局”字樣的工作服,就連攝影這樣的活動,大部分也是工地照片為主,偶有閑花野草,也是駐地院子的或是施工現場附近的,沒有別人博客裡旅遊紀實來的更吸引人的眼球。“@一個測量員

“能陪父母妻兒旅遊或是天天在一起,是我們嚮往的生活。”@一個技術員

“妻子經常跟我在工地,也逐漸適應了這樣的生活,沒有雙休日、沒有節假日、24小時隨時待命的,但是看著我全身心的只是工作,說我除了“900噸”以外什麼也不會了,可能是吧,我也感覺自己好像想的說的都是施工了。說我們這個行業苦吧,這是事實,但也出了不少楷模,而且每年大量的新人仍滿懷希望的加入,他們也將和我一樣慢慢的會產生”工地情結”,這種情結,清晨像朝陽,紅的朝氣蓬勃,傍晚,像夕陽,紅的厚重而美麗。“@一個項目總工


一批人來了,一批人走了,一批人留下了。工地對於工程人來說,工地更像是他們人生裡一個要服役的戰場!這戰場上,唯一的敵人是自己。

時間的刀,劃亂了男人、女人的青春容顏;

歲月的盾,守護著年長、年少的心中柔情。

留在戰場的人說“其實,工地挺好的。待的久了,待的習慣了,就離不開了。雖然我們自嘲賺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雖然我嚷嚷孝敬不了父母找不到老婆,雖然我的說過打死也不讓下一代再幹這行……可是,我們依舊愛這份工作,我想某一天能夠遇到一個不嫌棄我髒、我笨、我木訥的人,我相信她原意隨我身旁東奔西走……我努力的在工作,盡心盡力。”

漂泊的施工生活更像是另一種軍旅生涯!喜歡的人會一生堅持,不喜歡的人也可以選擇退役,可無論是留下的還是離開的,都逃不掉對工地那段往事的回憶。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有些精彩,不適合你,有的人註定一生要和工地打交道。很多事,唯有堅持才能看到結果。

施工這專業,不是誰都能幹好的。工地,錘煉人的身與心,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華。但我相信,那些從工地出來的人,還能幹很多事情!因他們經歷過工地艱苦的環境,忍受過工地生活賦予的磨練,有著常人難有的毅力與信仰,那是融入血液,刻入骨子的。

從工地出來,有人在做設計、做造價、做業主,有人在做公務員、會計師、員警,有人在讀研、讀博,也有人在做生意,做市場,做媒體,做互聯網,還有人自主創業……那些從工地出來的人,沒有了浮躁,洗去鉛華,多了一份堅韌,有了一股精神,更能腳踏實地一步一步追逐自己的夢想!

最後,請各位工程人拍胸脯問自己一句話"工地有沒有那麼糟糕?現在的年輕人是不是該經歷一段施工歲月的歷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