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你才用上地熱,300年前清朝皇上妃子,已坐著“地熱”吃火鍋了

如今新建住宅都基本採用地熱代替暖氣片, 可早在300多年前, 地熱取暖方式就已在瀋陽故宮被清朝皇室所採用。

你如果去過瀋陽故宮或是北京故宮都會看到,

無論皇上還是皇妃的室內都是一張黃色的大炕。 滿族人對炕的設計和建造比較講究。

炕除了晚上休息, 還要承載每日三餐、接待客人、讀書、舉行小型宴會等作用, 而東北的冬天又天寒地凍, 所以, 冬天把火炕燒暖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在瀋陽故宮, 清太宗皇太極及其皇后居住的清甯宮, 為典型的滿族建築風格。 北、西、南三面均有火炕, 當年皇太極曾坐在炕上召見皇親國戚。

但是清朝皇家的火炕跟農村的火坑不是一碼事, 它叫“火地火炕”。 畢竟在皇宮裡, 炕暖不是主要目標,

室溫舒適才是關鍵。 相傳, 皇太極為此下令召來許多能工巧匠想辦法。 直到一名有水準的工匠獻計道, 既然能在地上建起火炕, 為什麼不能在地下建個火炕呢?將宮內的地面挖空, 建成通煙的地炕。

就是把宮內的地下挖空, 修成地溝, 上面鋪上方磚,

這就是通煙的火炕, 也叫地炕。 地炕取暖的灶門設在宮外, 這樣宮內就不會受到煙薰火燎了。 這種方法簡直是太妙了, 不僅增加室溫且環保衛生。

如果大家好信還可以去瀋陽故宮看看, 後宮妃嬪在冬季使用的暖手爐和雕花銅火鍋。 還有他們在瀋陽漫長的冬季穿的精美如畫的夾襖、棉旗袍。

這一點很像《甄嬛傳》的情節。 冬天寒冷的時候, 這些美麗的小主坐在火炕上, 手捧手爐, 或圍坐閒談, 或吃著火鍋唱著歌。 掌上博物館原創作品禁止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