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曹仁用毒箭為什麼都沒能射死關羽?

《三國演義》第75回, 關雲長刮骨療毒, 是著名的“想起來就難受”系列英雄故事之一。 初讀時略覺誇張, 後來不再較真兒, 畢竟真實世界裡也發生過外科大夫梗著脖子瞪著眼給自己做手術的事。 真正讓我耿耿於懷的是, 為什麼那枝毒箭沒能要了他的命。

這不是主角光環亮不亮的問題, 在陳壽的《三國志》裡也有關羽喝著酒吃著肉開著刀, 血流滿盆的描寫, 只不過動手的並非華佗, 而是軍醫。

看來“刮骨”不是神醫的獨有技能, 而是“療毒”的通用手段——中了毒箭, 也不用放棄治療。

華佗說:“此乃弩箭所傷, 其中有烏頭之藥,

直透入骨;若不早治, 此臂無用矣。 ”

換句話說, 頂多廢條胳膊, 並無性命之憂。 我查了查要人命的某度百科, 上面說只需0.2毫克烏頭堿就能叫人中毒, 症狀首先是噁心、胸悶、全身發麻, 我們都知道關羽在演義裡中箭非止一次, 但是翻身落馬只此一回, 可見華佗的判斷是對的;症狀其次是昏迷、衰竭, 繼而死亡。 關羽沒死, 除了身體素質特別好外, 肯定也跟藥性不強有關係。

曹仁用錯藥了?

有可能。 烏頭有川烏、草烏之分, 前者人工種植, 毒性小些。 那天站在樊城北門之上狂射關羽的有五百弓弩手之多, 可見一定是批量生產的毒箭, 原材料大概也是標準化種植。

此外, 我在《名著中的懸案》一書中看到了更有趣的解法, 說關羽中箭之前剛剛水淹了七軍, 生擒於禁, 刀斬龐德, 威震華夏。 而樊城的水勢甚危, 嚇得曹仁差點蕩起雙槳開溜, 虧得滿伯甯相勸, 才堅守下來, 旬日之後水勢漸退。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 在大雨如注, 江水滔天的日子裡, 箭頭很可能沾過水, 不客氣的說, 泡在水裡也未可知,

因此毒性稀釋, 此其二也。

最有意思的是, 濕了的弓箭會不會被士兵拿火來烤呢?我們只能猜測, 如果真有此連鎖反應, 那真是關羽洪福齊天。 因為烏頭堿的特性就是遇熱分解, 病人在用藥時內服烏頭必須久煎以去其毒性。 如此說來, 關羽是無意中用水性技能克制了曹仁的毒性技能, 方才有刮骨療毒之後事。

啞巢父 出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