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撿西瓜丟芝麻

脫域

●尼德羅

出門在外的人, 總會非常關心家中父母的健康。 今年春節, 我聽母親說父親血壓很高。 去年, 父親要去做胃鏡檢查, 有三次都因為血壓太高而被迫推遲, 直到第四次才可以做。 我聽了很焦急, 趕忙找了父親瞭解此事, 希望可以勸告他改變一些生活習慣。

父親有晚睡習慣, 有時候是泡乒乓球論壇, 有時候是看無聊的抗戰雷劇, 十二點睡覺那是家常便飯。 除了晚睡, 父親還在週末和晚上開了一個乒乓球培訓班, 最多的一個月同時有20多個孩子跟著他練習。 作為一個做事極端負責的人, 父親勞心勞力是少不了的。

我在談話中指出, 如果能做到早睡, 並減少培訓班的精力付出, 父親的身體和精神壓力減輕, 那麼他的身體指標應該可以趨於正常。

這種關心其實夾雜著非常理性的計算。 表面看起來, 父親通過培訓班賺了一些收入, 但假如身體因此患上某種疾病, 那麼帶給我的負擔會很大。 對他自己來說, 相對于患病時的經濟支出和精力消耗, 晚睡得到的滿足和兼職拿到的收入, 無異於芝麻和西瓜的比照。 我的一位鄰居長輩, 就是因為明知自己患有高血壓, 還要拼命幹活以減輕在大城市買房的兒子的負擔, 最終落得中風癱瘓的局面。 並且, 她的心理就此備受打擊, 心態失衡, 家庭關係弄得一團糟。

工作、娛樂和身體之間的關係,

很難有一套完全正確的標準可以參考。 但就這對關係的協調, 實際上包含了自己對身體、生活和世界的認知水準。 換言之, 一個人需要對自己身體, 對自己生活狀態和對外部世界都有一個較深的瞭解, 才能明白自己努力、勤奮的方向和邊界在哪裡。 羅胖在“羅輯思維”中將這種認知水準不足或認知偏差造成的後果, 稱為“認知稅”, 而通俗來講, 就是“撿芝麻丟西瓜”的狀態。

工作、娛樂和休息之間的關係處理, 也許發生在同一個時間截面上。 而如果以線性存在的時間為參照, 很多人也會在人生進程中因為觀念偏差造成“撿芝麻丟西瓜”的後果。 例如, 教育部剛剛取消了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的統一規定,

此前“8月31日”以後出生需要晚一年上學。 在各地, 為了應對這一硬性規定, 不乏父母親將孩子提前剖出的現象。 這種看似極端的做法, 實際上卻是非常普遍的“搶跑行為”。

那些在幼稚園就給孩子報奧數, 通過校外輔導試圖進入名牌學校的孩子, 與提前剖腹並無大的區別, 也都屬於集體性的搶跑行為。 事實上, 提早剖腹在醫學上是安全的, 否則醫生也不會實施手術。 但搶跑的問題在於, 人們往往只為了一個看起來特別耀眼的目標, 卻忽略了很多潛在的價值。 提早剖腹, 父母看到的只是不用晚一年上學這樣的“優勢”, 卻沒有看到晚一年上學的好處, 以及按照正常分娩的帶給母子的好處。 幼稚園報奧數班, 的確可以讓他們的成績在一開始更好,

但卻沒有考慮他們心理層面的承受力。

在我目力所及的範圍, 有很多表現優秀的“別人家的孩子”, 主要是那些在重要卻單一的考核指標中的勝出者。 海外名校畢業, 會鋼琴芭蕾小提琴, 顏值高皮膚白等等。 一旦與之真正交往、接觸乃至合作, 我就會發現對方的判斷力、團隊意識或學習能力, 其實並不能讓人恭維。 假如與之戀愛交往, 還可能發現一堆性格乃至人品問題。 這當然不是這些優秀孩子的錯, 正如林妙可也不能為自己18歲以前的人生負責一樣。 他們其實和普通人一樣, 只是因為指標意義上的優點被放大, 反而造成了深交後的“缺點放大”。

正如父母高品質的陪伴, 比市場上的優質早教要更寶貴,

在許多事情上, 選擇方向比努力程度更關鍵。 如果因為工作忽略了身體, 如果把教育投資當成教育本身, 如果僅僅看到搶跑的好處, 而無視這一行為慣性下孩子心理將要承受的重壓, 那麼“撿芝麻丟西瓜”的局面就很可能出現。 要“撿西瓜丟芝麻”, 而不是“撿芝麻丟西瓜”, 看起來顯得理所當然, 但背後不是金錢的比拼, 也不是資訊接收工具的比拼, 主要是資訊篩選和分析能力的較量。 要真正做到其實並不容易, 因為它需要真正的淡定和自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