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做全職媽媽才不是沒有追求的人生

全職媽媽正成為一種時髦的選擇

首先, “全職媽媽”早已不是一個苦哈哈的無奈之舉, 相反, 正成為越來越多年輕高知女性的主動選擇。

當Facebook首席運營官雪麗·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著書立說, 要求女性不要輕易為家庭和孩子犧牲事業時, 美國范德堡大學法律和經濟學教授Joni Hersch做了一個有趣的研究。

她從2003年至今, 調查了超過10萬個獲得了大學學位的女性, 發現:其中接受了哈佛、普林斯頓等一流大學教育的媽媽, 將近30%當了全職媽媽, 將近38%是兼職, 或者就近社區工作, 剩下的僅有32%是在全職工作。 而那些拿了MBA學位的媽媽,

全職工作的也只有35%。

相比之下, 普通大學畢業的媽媽們, 有將近66%是在全職工作。

美國波士頓Suffolk University歷史系助理教授薛湧博士曾說, 常青藤正在掀起一股“主婦潮”, 這並非心血來潮地趕時髦, 而是源於深刻的社會和家庭根源:

“能上常青藤的女性, 往往得益于成功的家教。 這種家教, 又往往建築在受過良好教育的母親的無私投入上。 等這些女孩子讀了大學, 回首自己在學業上的成功, 自然會認識到母親的角色是多麼重要。 她們越是注重教育的價值, 就越意識到自己的責任, 乃至不放心把教育自己孩子的責任外包給學校。 ”

所以, 當你為“全身投入育兒放棄職業的女性感到惋惜”時, 人家說不定也在為“被職業束縛無法專注履行教育責任的女性感到惋惜”。

當全職媽媽不僅不浪費

還收穫換角度看世界的機會

再者說了, 全職媽媽從來都不只有“單一世界裡的單一經驗”, 相反, 優秀的全職媽媽往往能把孩子的每一面都當成自己的一扇窗, 打開另一個世界。

比如少年商學院英國專欄作者李爽博士, 她一家定居倫敦15年, 兩個女兒目前就讀於英國頂級私立女校, 她第一次當全職媽媽, 是剛懷上大女兒時, 當時, 她買來育兒百科, 天天照本宣科, 養到半歲多能走能跑, 又有保姆當下手, 開始閑得發慌, 重返職場。

堅持不到4個月, 她發現自己總是加班到不能回家看孩子, 趕緊辭了職。 折騰來, 折騰去, 她終於發現, 自己此前之所以“閑得發慌”, 是因為對“全職媽媽”這個概念沒有任何規劃,

於是, 她找來幼教老師, 來家裡上班, 一對一教大女兒, 自己也跟著老師學;她開車接送孩子上學、放學, 享受和女兒們在車上的聊天, 汲取孩子們的新鮮觀點;從校內到校外, 學習的資料到休閒活動的選擇, 她學習用互聯網選擇更適合孩子的課程項目……

於她而言, 做全職媽媽, 不但不是一種浪費, 而是難得的換個角度看世界的機會。 當學校的音樂總監, 給她發來四五個附件, 介紹如何説明女兒備考音樂獎學金、平時如何支援練習到考試時的心態、各學校音樂的獎學金概況、本校給予的額外支持……她看得津津有味;當女兒在英國和歐洲比賽, 得去英國擊劍協會和歐洲擊劍協會網站瞭解賽事安排、排名標準……她也覺得受益匪淺。

更多全職媽媽

把自己經營得有聲有色

對“全職媽媽”這四個字的偏見, 還源於對“失去獨立人格”的恐慌——媽媽把全副身心依託于孩子身上, 而不關注自己的內在成長, 這從《做全職媽媽是沒追求的人生》一文對“全職媽媽”的描述可見一斑:

“對孩子事無巨細的關照提醒, 風風火火來去行走, 聲音舉止特意要引人注目, 就像在提醒人們:看啊, 我有孩子, 我是媽媽!……亂糟糟短髮, 運動便裝, 粗糙得一塌糊塗。 ”

但我們想說, 全職後把自己經營得有聲有色的媽媽, 一點也不比上面這段文字所描繪的媽媽少。

她們的手機相冊裡, 有孩子無數大頭照, 記錄著每一個成長瞬間, 但她們的行程裡, 也有和孩子無關的時候,

在戶外支支帳篷, 在公園散散步, 看劇, 和朋友侃大山……這是一種“積極”的休息, 從家庭、孩子的頻道轉換出來, 跳一場操、畫一幅畫, 烤一個蛋糕……

她們關注孩子的興趣發展, 但更注重和孩子發展“共同興趣”。 比如現居英國, 有一對中英混血雙胞胎的華人媽媽大衛吉娜, 她的丈夫和她的英國公公都非常愛車, 父子倆從小就一起研究、實踐怎麼把各種零件組裝到一起, 現在每年, 父子倆都去參加創意車展。 組建了新的家庭, 有了孩子後, 全家買了輛可折疊式房車, 遊走英國, 孩子還不到兩歲的時候, 她就帶孩子去騎平衡車。

現在, “晨騎”已經是她和兩個孩子每天的打開方式, 不僅孩子熱愛戶外騎行, 她自己也樂在其中。

再牛的全職媽媽

也不能替代“甩手式爸爸”

而最讓人所不能接受的是,《做全職媽媽是沒追求的人生》所描繪的“理想女性”的形象——她們的後備箱裡裝著剛囤來的尿片奶粉,隨身大包裡是吸奶器和冰袋,卻正飛車開往城市的另一個對角去見客戶;她們每隔三小時驅車回家照看嬰兒一次,淩晨四點卻還在趕論文,或者乾脆帶著嬰兒出一個長途差……

並揚言——“最初的平衡一定是艱難的,但這只是身為億萬女性之一的人,必須要面對的自身處境和課題”——看到這裡,我不禁想問,男人們都去哪兒了?

當我們談育兒時,任何不談家庭分工的論調,都是耍流氓。當我們討論“女性做全職媽媽到底可不可惜”時,最不該繞過去的,就是敦促男性承擔起自己的家庭責任。

這幾年,美國一些高知家庭開始流行用企業管理項目的方法管理家庭團隊。這種做法,首先把每個家庭成員類比為一個項目組,要做出一個“產品”——一個能讓人充分發揮自我潛能的家庭氛圍,有這麼幾個基本的步驟:

團隊建設:建立“家庭核心價值觀”。什麼是你們家庭成員覺得最重要的?什麼是你們這個家庭堅持的東西?……這些原則性問題,列成簡潔明瞭的家規,貼在家裡最明顯的地方。

互相管理:建立“早晚任務清單”。媽媽不當嘮嘮叨叨、不時吼叫的瘋婆子,每個人都要想清楚自己要幹的事情,列出來,貼在家庭事務板上,幹完一項打一個勾。

明確分工:家務活不是誰的專利。在家裡豎一塊板,上面列清楚一家各個成員一周需要分工協作的家庭事務,成員自願領取任務,比如誰願意遛狗,誰願意澆花,誰願意洗衣服……每個成員用一個顏色的便利貼,貼在“待做欄”,誰完成了就把自己那個任務便利貼移到“完成”那欄。

有商有量:定期開家庭會議。一起評估上周計畫的執行,一起制定新計畫。

這些基本步驟都在保證一點:所有人都在為家庭付出(點此閱讀更詳細攻略)。

少年商學院專欄作者、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訪問學者周穎,多年考察猶太教育後發現,猶太家庭裡,全職媽媽的比例非常之高,但與此同時,猶太父母有非常明確的分工——因為在猶太的“聖經”經典裡,有這樣的記載:“父母對孩子意味著什麼呢?父親塑造孩子的大腦,母親塑造孩子的靈魂。”父親多陪伴孩子成長,這是文化,是常識。

我們分享過太多父愛之不可或缺,以及正確打開方式的文章。臺灣暢銷書作家李偉文就有個讓人讚歎的習慣,雖然工作繁忙,他卻一直堅持一個家庭活動:每週和孩子一起看至少3部電影。到今天,孩子都上初三了,他們一家還在堅持,而且不亦樂乎(我們曾分享過他整理的52部生命教育電影清單,點此查看)。

當然,不是每個父親都有這個時間,但當個好父親從來都是個技術活,就算忙碌,依然可以從價值觀上,給孩子有益的引導。

比如華文卡內基創始人、四個孩子的爸爸黑幼龍,他有一個堅持——家裡大小事,必須和孩子開會,一起決定。當時,他正考慮轉換跑道,離開美國休斯飛機公司,準備回臺灣到光啟社,就在樓下公園的噴水池邊組織了一次家庭會議,問太太及孩子們:“我想換工作到光啟社,你們說好不好?”請每個人都發表意見,最小的兒子那時候才上幼稚園大班,但一樣有發言權。

說實在的,那會兒孩子都小,對於父親想要換工作一事,能表示什麼意見?不過,他還是鄭重其事地讓他們挨個兒發表意見。多年後,他的幾個孩子長大成人,回憶當年,都還記得全家曾經一起在噴水池旁開會,討論爸爸是否換工作的話題。

有沒有個人追求

和全職不全職毫無關係

一位朋友曾說,“我不怕容顏變老,但我怕的是心態衰老,而於我,折騰、挑戰、嘗試新鮮事物,就是讓我時刻保持對於這個世界的好奇心,對生活的熱情。”這種追求,和每個人過的生活、喜歡的狀態無關,關鍵的是,任何時候,我們都接納現在的狀態並享受其中。

職場媽媽也好,全職媽媽也好,說白了,都只為成就更好的人生。任何一種主動選擇都應該得到尊重。“平衡得了家庭和事業的就是女中豪傑,在家全職帶孩子就是邋遢大媽”的論調,希望不會再有。

也不能替代“甩手式爸爸”

而最讓人所不能接受的是,《做全職媽媽是沒追求的人生》所描繪的“理想女性”的形象——她們的後備箱裡裝著剛囤來的尿片奶粉,隨身大包裡是吸奶器和冰袋,卻正飛車開往城市的另一個對角去見客戶;她們每隔三小時驅車回家照看嬰兒一次,淩晨四點卻還在趕論文,或者乾脆帶著嬰兒出一個長途差……

並揚言——“最初的平衡一定是艱難的,但這只是身為億萬女性之一的人,必須要面對的自身處境和課題”——看到這裡,我不禁想問,男人們都去哪兒了?

當我們談育兒時,任何不談家庭分工的論調,都是耍流氓。當我們討論“女性做全職媽媽到底可不可惜”時,最不該繞過去的,就是敦促男性承擔起自己的家庭責任。

這幾年,美國一些高知家庭開始流行用企業管理項目的方法管理家庭團隊。這種做法,首先把每個家庭成員類比為一個項目組,要做出一個“產品”——一個能讓人充分發揮自我潛能的家庭氛圍,有這麼幾個基本的步驟:

團隊建設:建立“家庭核心價值觀”。什麼是你們家庭成員覺得最重要的?什麼是你們這個家庭堅持的東西?……這些原則性問題,列成簡潔明瞭的家規,貼在家裡最明顯的地方。

互相管理:建立“早晚任務清單”。媽媽不當嘮嘮叨叨、不時吼叫的瘋婆子,每個人都要想清楚自己要幹的事情,列出來,貼在家庭事務板上,幹完一項打一個勾。

明確分工:家務活不是誰的專利。在家裡豎一塊板,上面列清楚一家各個成員一周需要分工協作的家庭事務,成員自願領取任務,比如誰願意遛狗,誰願意澆花,誰願意洗衣服……每個成員用一個顏色的便利貼,貼在“待做欄”,誰完成了就把自己那個任務便利貼移到“完成”那欄。

有商有量:定期開家庭會議。一起評估上周計畫的執行,一起制定新計畫。

這些基本步驟都在保證一點:所有人都在為家庭付出(點此閱讀更詳細攻略)。

少年商學院專欄作者、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訪問學者周穎,多年考察猶太教育後發現,猶太家庭裡,全職媽媽的比例非常之高,但與此同時,猶太父母有非常明確的分工——因為在猶太的“聖經”經典裡,有這樣的記載:“父母對孩子意味著什麼呢?父親塑造孩子的大腦,母親塑造孩子的靈魂。”父親多陪伴孩子成長,這是文化,是常識。

我們分享過太多父愛之不可或缺,以及正確打開方式的文章。臺灣暢銷書作家李偉文就有個讓人讚歎的習慣,雖然工作繁忙,他卻一直堅持一個家庭活動:每週和孩子一起看至少3部電影。到今天,孩子都上初三了,他們一家還在堅持,而且不亦樂乎(我們曾分享過他整理的52部生命教育電影清單,點此查看)。

當然,不是每個父親都有這個時間,但當個好父親從來都是個技術活,就算忙碌,依然可以從價值觀上,給孩子有益的引導。

比如華文卡內基創始人、四個孩子的爸爸黑幼龍,他有一個堅持——家裡大小事,必須和孩子開會,一起決定。當時,他正考慮轉換跑道,離開美國休斯飛機公司,準備回臺灣到光啟社,就在樓下公園的噴水池邊組織了一次家庭會議,問太太及孩子們:“我想換工作到光啟社,你們說好不好?”請每個人都發表意見,最小的兒子那時候才上幼稚園大班,但一樣有發言權。

說實在的,那會兒孩子都小,對於父親想要換工作一事,能表示什麼意見?不過,他還是鄭重其事地讓他們挨個兒發表意見。多年後,他的幾個孩子長大成人,回憶當年,都還記得全家曾經一起在噴水池旁開會,討論爸爸是否換工作的話題。

有沒有個人追求

和全職不全職毫無關係

一位朋友曾說,“我不怕容顏變老,但我怕的是心態衰老,而於我,折騰、挑戰、嘗試新鮮事物,就是讓我時刻保持對於這個世界的好奇心,對生活的熱情。”這種追求,和每個人過的生活、喜歡的狀態無關,關鍵的是,任何時候,我們都接納現在的狀態並享受其中。

職場媽媽也好,全職媽媽也好,說白了,都只為成就更好的人生。任何一種主動選擇都應該得到尊重。“平衡得了家庭和事業的就是女中豪傑,在家全職帶孩子就是邋遢大媽”的論調,希望不會再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