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齊景公能當上皇帝 是因為他的一句話

晏子是春秋時期齊國的宰相, 在在輔佐齊王時, 忠貞體國, 匡君有方, 智慧過人, 見解新穎, 使齊國屹立於春秋亂世中而不衰敗, 晏子本人也被時人與後世譽為“聖人”、“智者”。

晏子, 名嬰, 字平仲, 生卒年不詳。 生於約西元前575年, 死於約西元前500年, 其父晏桓子, 曾佐齊靈公薑環為卿。 西元前556年其父死, 晏子繼承父爵, 曆仕三朝正卿(宰相), 靈公、莊公在位較短, 晏子的政績主要是在齊景公時代。

齊國原是春秋大國, 曾出現過像齊桓公這樣的霸主, 但經過幾百年的風雲變幻, 齊國開始走下坡路, 國君昏憒, 大臣擅權, 梟雄之輩如田成子在窺視國柄。 因此, 從齊桓公以後, 齊國的國勢因內亂不息而一天天走下坡路, 晏子就是在這種背景中出任國家正卿的。

晏子個頭很矮, 但智慧過人, 在各種非常事變中, 他都能保身安國, 屹立不倒。 西元前548年, 權臣崔杼、慶封聯合同黨發動政變, 將齊莊公薑光殺害, 並召集群卿歃血宣誓, 要求支持他的篡權, 效忠於他的統治。 在宣誓時, 晏子也在場。 崔杼等人大呼:“不忠於崔、慶氏者絕無好下場。 ”晏子聽後, 知道直接反對崔、慶二人, 立招殺身之禍, 但他又必須忠心於王室, 於是他大呼:“晏嬰如不忠於社稷和國君, 上帝臨鑒, 決無好下場。 ”這句話沒有錯, 但明眼人一聽就知道晏子反對崔、慶二人, 但又挑不出毛病。 所以, 晏子講完後, 有人勸崔杼殺了晏子, 但崔杼說:“此人有民望, 其辭又順, 殺之不祥, 舍之得民。 ”於是只好立齊莊公的異母弟姜杵臼為君,

史稱齊景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