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預防大於補救!防性侵教育短片,讓孩子遠離傷害!

作為家長, 面對虐童者, 除了憤怒, 我們還有更加迫切的任務去做:教會孩子如何預防被虐。

★分享美國How To Tell Your Child機構製作的兒童防性侵視頻。 動畫視頻內容簡單易懂, 又實用有效, 三步就可以教會孩子“防性侵”的安全知識, 強烈推薦父母和孩子一起觀看:

這個小視頻的內容雖然是關於預防性侵的, 但是裡面教孩子識別壞人、警惕5個警報和與孩子共建立“照顧者”名單和“愛心圈”的做法對預防孩子的人身安全也通用。

視頻的結尾更有意義。 當孩子問, 為什麼會有人想要強行背我、親我、接觸我呢?老師充滿智慧的回答,

既沒有讓孩子感受到害怕與緊張的氣氛, 又巧妙地教會了孩子如何說“不”:

因為有一些人生病和脆弱的心理, 他們喜歡傷害別人, 而且, 他們真的很害怕。 如果你們不喜歡某人觸碰你們的方式, 你們必須說“不”, 也不需要害怕。

如果遭遇到這樣的壞事, 說“不”永遠不會太遲, 告訴你的爸媽或熟悉的人, 還可以讓其他孩子遠離那個壞人。

所以, 當和孩子一起看完視頻時, 還請記得跟孩子鄭重其事地保證:無論他面對什麼困難和問題, 爸爸媽媽會永遠相信他、保護他。 不計一切代價!讓孩子建立說“不”的勇氣。

作為家長, 又該怎麼發現孩子的異常呢?

★Child help USA刊登在Parents網站中的, 有一段關於孩子可能遭受虐待的信號, 希望能説明父母們:

身體虐待

1.不明原因的燒傷、擦傷、割傷或某種物體形狀的傷痕

2.咬痕

3.孩子出現反社會行為

4.對成年人產生恐懼

5.在學校出現非常多的問題, 如蹺課、偷東西、遲到、學習能力突然下降或者喪失等。

情感虐待

1.漠然, 對事物表現出無興趣的狀態

2.萎靡不振, 情緒抑鬱

3.易怒, 對周遭有敵意, 產生過大的壓力

4.注意力渙散

5.厭食

性虐待

1.對性行為產生不恰當的興趣或者認知

2.頻繁噩夢、尿床

3.在需求方面有巨大的變化

4.過度順從或者過度攻擊

5.對某個特定的人產生恐懼

在短片的開始, 老師就推翻了孩子們關於壞人的“想像”。

在孩子的心裡, 壞人應該是有著巨大的牙齒, 大而紅的眼睛, 巨大的手和邪惡的笑容。

但老師否認了他們的這些天真的想法,

並說, 壞人有時候看起來和其他人是一樣的, 他們也有可能是長得好看, 有和藹的微笑和炫酷的人, 他們甚至在口袋裡藏著美味的糖果。

也就是說, 在孩子面前, “壞人”這兩個字, 並不會寫在壞人的臉上。

當然了, 年幼的孩子很難理解為什麼有和藹微笑的人會是壞人, 所以他們會很困惑, 也就在真正的“壞人”面前喪失了保護自己的能力, 被壞人的外表或者口袋裡美味的糖果所欺騙。

要怎樣教給我們的孩子去辨別壞人呢?老師在接下來的內容裡告訴了我們答案。

老師先是告訴孩子們, 對於男孩女孩來說, 哪裡是隱私部位。

並且, 女孩與男孩是不同的。

然後向孩子們解釋說,隱私部位之所以叫做隱私部位,是因為它們不能在大眾場合展示。

接下來要講的五種報警,是整部短片的重中之重。這五個警報,不僅非常全面的概括到了各種危險的場景,也讓孩子輕輕鬆松的就能夠理解。

視覺警報:如果有人看你的隱私部位,或者讓你看其他人的隱私部位,這就叫做“視覺警報。”

言語警報:如果有人談論隱私部位,這就叫做“言語警報。”

觸碰警報:如果有人觸碰你的隱私部位,或者叫你觸碰他們的隱私部位,這就叫做“觸碰警報。”

 獨處警報:壞人只有在你獨自一人的時候才能傷害你,倘若與陌生人單獨待在一起,這就是“獨處警報。”

 約束警報:如果有人擁抱,背或者親吻你,這就是“約束警報。”

當然,在這五種警報以外,也有三種特殊情況:

沒有人被允許看隱私部位,談論或是觸碰隱私部位,但是“爸爸媽媽可以。”那也只能是在他們需要幫你清洗隱私部位或者你的隱私部位受了傷的時候。

其他人只有在父母允許的情況下才可以,比如保姆幫助洗澡,或者在媽媽的陪伴下去看醫生。

當孩子問及跟自己的姑媽擁抱,屬不屬於約束警報的時候,老師的建議真的是妙極了。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製作一個“愛心圈”,只有在這個圈子裡的人,才是可以擁抱和疼愛孩子的人。

這五種警報給孩子教育孩子如何在壞人面前保護自己,三種特殊情況又讓孩子能夠分清疼愛和警報。對於孩子來說真的是比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

在短片的後半部分,老師給孩子們提出了十個問題,來考驗孩子們聽課以後,是不是真的把這些可能會遭遇到的危險“聽進心裡去了”。

在陪伴孩子看完以後,咱們的媽媽們也可以模仿老師的問答形式,來考驗考驗我們的孩子,是不是也一樣記住了這些危險的行為是怎樣發生的。

當女孩的媽媽在旁邊時,醫生能不能檢查女孩的隱私部位呢?

可以的

如果一個男人觸碰一個女孩的胸脯,可以嗎?

不行,這是“觸碰報警”

如果一個照顧者幫一個男孩穿他的衣服,可以嗎?

可以的

如果一個男人在女孩面前脫衣服,可以嗎?

不行,這是“視覺報警”

如果一個女人對女孩說“漂亮的乳房”,可以嗎?

不行,這是“言語報警”

 如果一個女人,帶一個正在跟朋友玩耍的女孩去偏僻的街道,可以嗎?

不行,這是“獨處報警”

如果老師叫一群孩子進入教室,可以嗎?

可以的

如果一個陌生女人把一張裸女的圖片展示給小男孩看,可以嗎?

不行,這是“視覺報警”

一個陌生男人擁抱和親吻孩子,可以嗎?

不行,這是“約束報警”

姑父能不能擁抱他的侄女呢?

可以,但前提是他在她的“愛心圈”裡,否則的話,就屬於“約束報警”

十個題目,非常清楚的涵蓋了之前老師羅列出來的所有危險行為以及在這些行為下的特殊情況。

也真心覺得這段視頻是我們能夠送給孩子,教給他們如何進行自我保護的一份非常好的禮物。

當然了,整段視頻的點睛之處,就在於老師最後的那一段耐人尋味的話。一個小朋友問老師說,“為什麼會有人強行背我呢。”

老師是這麼回答的,“因為有些人生病和脆弱的心理,他們喜歡傷害別人。可事實是,他們真的很害怕。如果你們不喜歡他們觸碰你的方式,你們必須說不。”

說不永遠不會太遲,即使已經有人對你做過不好的事,或者正在做不好的事,你們甚至現在就可以開始說不。

你們必須要勇敢,並且告訴你們的爸爸媽媽,或者是你們熟悉的人。

通過描述它,你們也可以幫助其他孩子遠離那些壞人。”

最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從小和孩子培養建立信任感,父母們可以對孩子多加觀察,每天都堅持和孩子談心,製造輕鬆愉快的氛圍,讓孩子願意和家長分享外面發生的事情。

讓孩子感覺“任何事情都可以說出來”,父母是可以信任和依賴的!

本文由搖籃網綜合整理,素材來源於“成長樹”

更多資訊請關注搖籃網微信公眾號(yaolan-com)

然後向孩子們解釋說,隱私部位之所以叫做隱私部位,是因為它們不能在大眾場合展示。

接下來要講的五種報警,是整部短片的重中之重。這五個警報,不僅非常全面的概括到了各種危險的場景,也讓孩子輕輕鬆松的就能夠理解。

視覺警報:如果有人看你的隱私部位,或者讓你看其他人的隱私部位,這就叫做“視覺警報。”

言語警報:如果有人談論隱私部位,這就叫做“言語警報。”

觸碰警報:如果有人觸碰你的隱私部位,或者叫你觸碰他們的隱私部位,這就叫做“觸碰警報。”

 獨處警報:壞人只有在你獨自一人的時候才能傷害你,倘若與陌生人單獨待在一起,這就是“獨處警報。”

 約束警報:如果有人擁抱,背或者親吻你,這就是“約束警報。”

當然,在這五種警報以外,也有三種特殊情況:

沒有人被允許看隱私部位,談論或是觸碰隱私部位,但是“爸爸媽媽可以。”那也只能是在他們需要幫你清洗隱私部位或者你的隱私部位受了傷的時候。

其他人只有在父母允許的情況下才可以,比如保姆幫助洗澡,或者在媽媽的陪伴下去看醫生。

當孩子問及跟自己的姑媽擁抱,屬不屬於約束警報的時候,老師的建議真的是妙極了。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製作一個“愛心圈”,只有在這個圈子裡的人,才是可以擁抱和疼愛孩子的人。

這五種警報給孩子教育孩子如何在壞人面前保護自己,三種特殊情況又讓孩子能夠分清疼愛和警報。對於孩子來說真的是比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

在短片的後半部分,老師給孩子們提出了十個問題,來考驗孩子們聽課以後,是不是真的把這些可能會遭遇到的危險“聽進心裡去了”。

在陪伴孩子看完以後,咱們的媽媽們也可以模仿老師的問答形式,來考驗考驗我們的孩子,是不是也一樣記住了這些危險的行為是怎樣發生的。

當女孩的媽媽在旁邊時,醫生能不能檢查女孩的隱私部位呢?

可以的

如果一個男人觸碰一個女孩的胸脯,可以嗎?

不行,這是“觸碰報警”

如果一個照顧者幫一個男孩穿他的衣服,可以嗎?

可以的

如果一個男人在女孩面前脫衣服,可以嗎?

不行,這是“視覺報警”

如果一個女人對女孩說“漂亮的乳房”,可以嗎?

不行,這是“言語報警”

 如果一個女人,帶一個正在跟朋友玩耍的女孩去偏僻的街道,可以嗎?

不行,這是“獨處報警”

如果老師叫一群孩子進入教室,可以嗎?

可以的

如果一個陌生女人把一張裸女的圖片展示給小男孩看,可以嗎?

不行,這是“視覺報警”

一個陌生男人擁抱和親吻孩子,可以嗎?

不行,這是“約束報警”

姑父能不能擁抱他的侄女呢?

可以,但前提是他在她的“愛心圈”裡,否則的話,就屬於“約束報警”

十個題目,非常清楚的涵蓋了之前老師羅列出來的所有危險行為以及在這些行為下的特殊情況。

也真心覺得這段視頻是我們能夠送給孩子,教給他們如何進行自我保護的一份非常好的禮物。

當然了,整段視頻的點睛之處,就在於老師最後的那一段耐人尋味的話。一個小朋友問老師說,“為什麼會有人強行背我呢。”

老師是這麼回答的,“因為有些人生病和脆弱的心理,他們喜歡傷害別人。可事實是,他們真的很害怕。如果你們不喜歡他們觸碰你的方式,你們必須說不。”

說不永遠不會太遲,即使已經有人對你做過不好的事,或者正在做不好的事,你們甚至現在就可以開始說不。

你們必須要勇敢,並且告訴你們的爸爸媽媽,或者是你們熟悉的人。

通過描述它,你們也可以幫助其他孩子遠離那些壞人。”

最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從小和孩子培養建立信任感,父母們可以對孩子多加觀察,每天都堅持和孩子談心,製造輕鬆愉快的氛圍,讓孩子願意和家長分享外面發生的事情。

讓孩子感覺“任何事情都可以說出來”,父母是可以信任和依賴的!

本文由搖籃網綜合整理,素材來源於“成長樹”

更多資訊請關注搖籃網微信公眾號(yaolan-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