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保持著人民作家的初心與本色

當年《縣長拾糞》就是這樣寫出來的。

日出而作。

“拾糞是俺的習慣。 ”

講述。

10月27日, 一篇叫《縣長拾糞》的小說發表在《解放軍報·長征副刊》上, 同時配發有《解放軍報》編輯曹慧民的導讀《根脈》和《求是》雜誌社編輯孫廣遠的短評《泥土裡的黃金》。 這篇寫於上世紀50年代的小說,

穿越了大半個世紀, 在十九大之後再次見諸報端, 被孫廣遠稱為“從塵封的書堆裡發掘出”。

《縣長拾糞》講述了上世紀50年代, 剛剛上任的馬縣長沒端官員的架子, 以平民百姓的身段帶頭下地拾糞, 發展生產, 獲得了百姓的贊許和擁護。 小說2600多字, 一個渾身散發出泥土味不忘本色和初心的黨員幹部躍然紙上。 短評《泥土裡的黃金》說:“拾糞已經成為歷史, 更不需要縣長們再去拾糞了, 但縣長拾糞、總司令拾糞所體現的共產黨人、人民公僕的初心與本色卻歷久彌新, 輝光如昨。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 中國共產黨的初心與使命, 就是為人民謀幸福, 為民族謀復興。 不忘初心, 永葆本色, 才能勇於擔當, 不負使命。 深深地紮根於泥土裡,

紮根於人民中, 與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走在一起, 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初心與本色才不會淡忘, 不會丟失。 ”《根脈》一文說:“再三捧讀十九大報告, 真理的光芒, 照亮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飛躍, 讓古稀老人講述的這個故事獲得生命。 ”

敬仰和感動之餘, 獲知《縣長拾糞》這篇小說的作者竟然是我們商丘老鄉、老作家王根柱。 從網路上可以查到:王根柱, 1934年生於河南省虞城縣, 1950年畢業於商丘師範學校, 任小學教師多年。 自1951年在上海《大公報》發表處女作詩歌《黑三娃》開始, 陸續出版《縣長拾糞》《荒沙灘上的金銀莊》《拖拉機開來的時候》等短篇小說集, 小說被譯成俄文, 著有多幕話劇《紅纓傳》等。 上世紀50年代創作發表電影文學劇本《鋼珠飛車》《康莊大道》,

並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上映。 至今, 年逾84歲的他仍筆耕不輟, 2016年創作發表電影文學劇本《花木蘭正傳》, 另一部反映東方火文明起源的電影劇本《火祖》正在創作修改中。

一位農民作家, 一直身居鄉下, 84歲高齡了依然筆耕不輟。 他有著怎樣的生活和經歷?帶著這樣的疑問和好奇, 近日, 記者來到了王根柱老人的家鄉——虞城縣利民鎮土園村採訪。

新的一天, 天還不亮, 王根柱老人就起床了。 一番洗刷後, 老人看看水缸裡養的蓮藕、架上的花草, 離吃飯還早, 轉身回屋, 拿出本子和筆, 徑直走向門口的糞筐, 隨手將本子和筆放進糞筐裡, 肩膀上一背, 出門去了。

“糞筐每天都背嗎?”記者忍不住問老人。

“是呀,背習慣了。”

“這習慣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從寫下《縣長拾糞》。”

記者算了一下,上世紀50年代至今,老人這背糞筐的習慣已堅持了半個多世紀。

“莊稼已經收割完,田野裡到處是趕牲口的吆喝聲和清脆的揚鞭聲。農業社要趁大凍沒來時,趕緊把秋茬地翻耕一遍。”

這是《縣長拾糞》一文的開頭,節氣比眼前稍早一些。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今天的田野,早已聽不到“趕牲口的吆喝聲和清脆的揚鞭聲”,麥苗蔥蘢,到處湧動著原生不息的鄉村力量。

路上,老人聊起《縣長拾糞》的寫作:“馬縣長的原型是一位老八路,在豫皖交界處打遊擊,解放後當了區長。當時正進行土改複查,我作為一位工作員跟他一起下鄉。他家原是農村的,副業是編簍子。每當我們工作休息時只要旁邊有木條子,他順手就能編一個簍子。當時我們正在黃河故道大沙灘植樹造林,剔下一些不能用的小樹苗,劉區長竟然編了一個糞筐,並且挎了起來。我們只以為他是玩的,誰知他當成件事幹了起來。每天串村發動群眾,他總挎著糞筐。後來縣裡開會,他竟挎到了縣裡。當時人們見了沒有不笑的,但縣長點名表揚了他。許多下鄉的幹部也挎起了糞筐,竟然成了一種風氣。對農民也影響不小,村裡誰不背糞筐竟然成了恥辱。我寫小說時把區長改成了縣長,把題目定為《從城裡來的人》,在雜誌上發表,到作家出版社出書時,改為《縣長拾糞》。”

王根柱老人一直生活在鄉下,他的藝術人生一直與鄉村和土地緊緊地扭結在一起。像一株莊稼,一棵樹,甚至叫不出名字的野草。腳下就是流金的土地,抓一把就是肌膚相親的泥土。這樣的作家,他的作品深深立足于田野,散發著泥土的味道。

記者隨老人來到他家不遠處的一個菜園子,園子四周拉起院牆,裡面種著蒜苗、菠菜、芫荽等,都是農家飯桌上的家常菜。這個菜園子是老人這半個多世紀的“創作基地”。老人跟記者指指菜園子西北角,說《縣長拾糞》就是在那裡完成的。當初,老人有了這篇小說的構思,一路背著糞筐和䦆頭來到這裡。那時紙張貴得多,這裡也沒有桌椅板凳,他就把糞筐放倒在地上,紙張在上面一鋪,他坐在䦆頭上,一張紙,一氣呵成,密密麻麻,完成後直接拿出去投稿了。

王根柱老人的創作,差不多都是這樣,寫在田間,地頭,路邊,家裡的桌邊案頭,靈感來了,哪兒都能奮筆疾書。老人的孫子王站說,家裡沒有空調,三伏天,為防酷暑,老人每天在淩晨起床,趁著那一點涼爽寫作;到了冬天,為防嚴寒,老人在菜園子一角用塑膠膜搭建個“小溫室”寫作。雙手凍爛了,就在桌邊隨時放著兩盒凍瘡膏。已是古稀之年,為一篇文章去縣城或市里采風,百十華里,騎著自行車說走就走。

雖然深紮農村,但王根柱老人的思想一點都不老化,瞭解國內外文壇的新動向,接受新的知識、新的創作理念,一點都不含糊。五年前,為更好地跟外界接觸,老人狠狠心為自己買了一台電腦。這裡說起來還有一個讓人心酸的笑話。老人買電腦時問人家是不是買了電腦就能上網?人家告訴他不能,需要安裝寬頻。他問貴不?人家說農村安裝寬頻,得一千多塊錢吧。他一聽,心疼了,就問,安裝“窄帶”能便宜不?在場的人都笑了。如今,老人不僅學會了使用電腦,看電視、閱讀、創作全在電腦上,為了打字不總麻煩家人,他的電腦旁邊永遠放著一本字典。

10月18日,老人就是在電腦上收聽收看十九大報告的,3個半小時,像個小學生似的端端正正地坐著,一動沒動。至今,說起習近平總書記的十九大報告,老人仍然激動不已,連說“這是一場透地雨”,隨後,脫口背出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老人說,他這一輩子都在跟泥土打交道,寫作就像在土地上種莊稼,地都透了,就會播種,來年就會有一個大豐收。

採訪中,王根柱老人說出了他的一個請求,寫他可以,但文章中不要稱他為“作家”,他說他哪裡是作家,就是一個農民。

這就是我們深紮農村的農民老作家,創作出更多反映時代風貌的好作品。就像短評《泥土裡的黃金》所說:“《縣長拾糞》的作者也是埋在泥土裡的一塊‘金疙瘩’。他年逾84歲,一生以高度的文化自信謳歌時代,謳歌人民,不求聞達,安貧樂道,至今保持著人民作家的初心與本色,難能可貴。”

記者要離開的時候,夕陽的村莊與麥田沉浸在金色的霞光裡,仿佛一幅著色的國畫,流動著無限可能的新希望。這是豫東平原的鄉村,是《縣長拾糞》中的鄉村,是王根柱老人筆下從苦難走向希望的鄉村,也是當下中國正在歷經轉型和變革的鄉村,一次次接受“透地雨”的澆灌、漫灌,從而嬗變出美麗鄉村的面貌和風采。

“是呀,背習慣了。”

“這習慣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從寫下《縣長拾糞》。”

記者算了一下,上世紀50年代至今,老人這背糞筐的習慣已堅持了半個多世紀。

“莊稼已經收割完,田野裡到處是趕牲口的吆喝聲和清脆的揚鞭聲。農業社要趁大凍沒來時,趕緊把秋茬地翻耕一遍。”

這是《縣長拾糞》一文的開頭,節氣比眼前稍早一些。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今天的田野,早已聽不到“趕牲口的吆喝聲和清脆的揚鞭聲”,麥苗蔥蘢,到處湧動著原生不息的鄉村力量。

路上,老人聊起《縣長拾糞》的寫作:“馬縣長的原型是一位老八路,在豫皖交界處打遊擊,解放後當了區長。當時正進行土改複查,我作為一位工作員跟他一起下鄉。他家原是農村的,副業是編簍子。每當我們工作休息時只要旁邊有木條子,他順手就能編一個簍子。當時我們正在黃河故道大沙灘植樹造林,剔下一些不能用的小樹苗,劉區長竟然編了一個糞筐,並且挎了起來。我們只以為他是玩的,誰知他當成件事幹了起來。每天串村發動群眾,他總挎著糞筐。後來縣裡開會,他竟挎到了縣裡。當時人們見了沒有不笑的,但縣長點名表揚了他。許多下鄉的幹部也挎起了糞筐,竟然成了一種風氣。對農民也影響不小,村裡誰不背糞筐竟然成了恥辱。我寫小說時把區長改成了縣長,把題目定為《從城裡來的人》,在雜誌上發表,到作家出版社出書時,改為《縣長拾糞》。”

王根柱老人一直生活在鄉下,他的藝術人生一直與鄉村和土地緊緊地扭結在一起。像一株莊稼,一棵樹,甚至叫不出名字的野草。腳下就是流金的土地,抓一把就是肌膚相親的泥土。這樣的作家,他的作品深深立足于田野,散發著泥土的味道。

記者隨老人來到他家不遠處的一個菜園子,園子四周拉起院牆,裡面種著蒜苗、菠菜、芫荽等,都是農家飯桌上的家常菜。這個菜園子是老人這半個多世紀的“創作基地”。老人跟記者指指菜園子西北角,說《縣長拾糞》就是在那裡完成的。當初,老人有了這篇小說的構思,一路背著糞筐和䦆頭來到這裡。那時紙張貴得多,這裡也沒有桌椅板凳,他就把糞筐放倒在地上,紙張在上面一鋪,他坐在䦆頭上,一張紙,一氣呵成,密密麻麻,完成後直接拿出去投稿了。

王根柱老人的創作,差不多都是這樣,寫在田間,地頭,路邊,家裡的桌邊案頭,靈感來了,哪兒都能奮筆疾書。老人的孫子王站說,家裡沒有空調,三伏天,為防酷暑,老人每天在淩晨起床,趁著那一點涼爽寫作;到了冬天,為防嚴寒,老人在菜園子一角用塑膠膜搭建個“小溫室”寫作。雙手凍爛了,就在桌邊隨時放著兩盒凍瘡膏。已是古稀之年,為一篇文章去縣城或市里采風,百十華里,騎著自行車說走就走。

雖然深紮農村,但王根柱老人的思想一點都不老化,瞭解國內外文壇的新動向,接受新的知識、新的創作理念,一點都不含糊。五年前,為更好地跟外界接觸,老人狠狠心為自己買了一台電腦。這裡說起來還有一個讓人心酸的笑話。老人買電腦時問人家是不是買了電腦就能上網?人家告訴他不能,需要安裝寬頻。他問貴不?人家說農村安裝寬頻,得一千多塊錢吧。他一聽,心疼了,就問,安裝“窄帶”能便宜不?在場的人都笑了。如今,老人不僅學會了使用電腦,看電視、閱讀、創作全在電腦上,為了打字不總麻煩家人,他的電腦旁邊永遠放著一本字典。

10月18日,老人就是在電腦上收聽收看十九大報告的,3個半小時,像個小學生似的端端正正地坐著,一動沒動。至今,說起習近平總書記的十九大報告,老人仍然激動不已,連說“這是一場透地雨”,隨後,脫口背出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老人說,他這一輩子都在跟泥土打交道,寫作就像在土地上種莊稼,地都透了,就會播種,來年就會有一個大豐收。

採訪中,王根柱老人說出了他的一個請求,寫他可以,但文章中不要稱他為“作家”,他說他哪裡是作家,就是一個農民。

這就是我們深紮農村的農民老作家,創作出更多反映時代風貌的好作品。就像短評《泥土裡的黃金》所說:“《縣長拾糞》的作者也是埋在泥土裡的一塊‘金疙瘩’。他年逾84歲,一生以高度的文化自信謳歌時代,謳歌人民,不求聞達,安貧樂道,至今保持著人民作家的初心與本色,難能可貴。”

記者要離開的時候,夕陽的村莊與麥田沉浸在金色的霞光裡,仿佛一幅著色的國畫,流動著無限可能的新希望。這是豫東平原的鄉村,是《縣長拾糞》中的鄉村,是王根柱老人筆下從苦難走向希望的鄉村,也是當下中國正在歷經轉型和變革的鄉村,一次次接受“透地雨”的澆灌、漫灌,從而嬗變出美麗鄉村的面貌和風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