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電商產品思考一:如何提升用戶的複購率?

做電商產品的過程中, 一直強調的是增強流量和轉化率。

流量瓶頸

產品從0到1的時候, 我們在產品反覆運算的過程中要逐漸引入用戶。

那麼就會涉及到推廣。 當時john做電商產品的過程中, 在免費和付費兩個層級上都做了推廣。 其中, 分析了流量和ROI的趨勢, 大致表現:

當我們在今日頭條等流量大的自媒體上投放廣告, ROI肯定是增強的。 無論從品牌和內容上來看, 都達到了比較好的效果。
當我們投放的趨於平緩的時候, 更多的是希望有自增的流量。 所以在產品反覆運算的過程中, 更多的是重點放在自增的模式上。

所以我們針對ROI的影響做了一個各維度的影響度:

第一層:核心使用者分層

產品現階段使用者人群分層越少。 標誌著你的用戶人群越精准,

此時使用者所回饋的資料對產品版本反覆運算會少走很多彎路。 場景的劃分也會更加仔細, 關於場景劃分和用戶人群的劃分(這篇文章說的清晰, 便不在贅述了)。

第二層:商品競爭力第三層:產品體驗

對於產品體驗層級來說, 使用者進入產品的那一刻起, 就會註定會被分流的。

首頁的目的:

針對於C端來說, 能讓使用者一目了然的知道產品的資訊結構, 我知道在哪兒買什麼?我知道在哪兒去領優惠券?……(下面京東的首頁是不是能一目了然的知道在哪兒幹啥?) 針對於B端來說, 能讓商家按業務側重點去分配流量, 哪些商品的點擊訪問量高, 我著重展示哪些商品資訊……

清單頁的目的:

准!想方設法讓用戶找到合適他的商品。 展示商品的品類, 通過標籤設置, 讓用戶可以快速找到商品。

這個分流是合理的, 如果近大化的首先讓使用者留在產品中, 然後讓使用者到達你想讓他到達的位置。 用戶從進來到出去的轉化率肯定是越來越低的。

第四層:優惠體驗

產品的優惠程度肯定會滿足用戶需求:

自己可以優惠;別人用了我的推薦同樣可以優惠

那麼在設計優惠這個點的時候, 應該對準的是用戶自身的優惠和以用戶為中心覆蓋圈子周圍的優惠。 這樣會達到流量引入和複購率的目的。

當然, 這並非電商產品的本質,電商最終促達的是成交。然而我們提高用戶轉換率的同時,應該後面思考用戶體驗感和如何促達複購。

本文由 @John 原創發佈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這並非電商產品的本質,電商最終促達的是成交。然而我們提高用戶轉換率的同時,應該後面思考用戶體驗感和如何促達複購。

本文由 @John 原創發佈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